盧業軍
摘? 要:合作學習是指合理性地進行分工互助學習,它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的效率,進而提高學生的能力水平。然而,當代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意識還很薄弱,缺乏一定的認識,受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實效性不夠強。本文基于提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的策略進行研究,通過對小組合作學習概念的理解,得出建立合理科學的學習小組、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明確提出合作的目標、適時把握合作的時機、將合作學習的成果設入評價體系當中等有效措施,從而全面闡述了提升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策略研究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效率;策略;初中學生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它不是一個趨于形式上的概念,而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首先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受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小組合作教學,引導學生闡述自己的意見,從而實現思維上的交流。教師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中要避免以獲得答案目標為導向,要積極引導學生不斷思考,并闡述自己的想法,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綜合學生的能力水平,來設計出合理的教學方案,保證教學的循序漸進,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避免小組合作學習僅僅只是局限于課堂中,學生出現任何疑問時,教師要組織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來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二、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所存在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
通過實踐教學活動表明,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表現空間與表現機會。但在實際小組合作學習中,很多班級成績優良的學生都會重復教師角色,使得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沒有發揮空間,甚至只能作為小組中的聽眾,沒有充分的表達空間和思考空間,只是機械式地學習數學知識。教育改革的主體是全體學生,但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國綜合教育質量,如果無法保障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成績,那么小組合作學習勢必會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積極作用,其功能與傳統教育模式無異。
(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缺乏必要的指導
小組合作學習是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學習內容,進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保障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性。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將一些簡單的學習要求告知給學生,過高或過低地估計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缺乏實質性作用。除此之外,初中學生的年紀大約在12~17歲之間,其認知能力還有待開發。對于初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來說,如果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標、過程、方法表達得不夠明確,僅憑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勢必會影響合作探究效果。
(三)教師缺乏引導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引導作用,成為每個小組的參與者、引導者,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要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小組突破現有的知識瓶頸。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求教師能夠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找出學生所面臨的問題,進而實施針對性教學,但是很多教師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重要環節,無法實現針對性教學,自然也無法提高教學質量。
三、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相應措施
(一)建立合理科學的學習小組
由于不同學生的特點不同,學習成績以及能力水平也有所差別,因此,我們應當綜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進行合理分組,盡可能做到每個小組的能力相當。將學生分為4個學習小組,同時選出組長,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并將小組討論的結果向全班做出匯報。只有這樣,學生每一次的合作學習都是既愉快又高效的。
(二)小組成員各司其職
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教學時,總是有幾名學生看著同學忙上忙下,而自己無事可做,根本不清楚自己的任務是什么,這一現象就是典型的分工不合理現象。要想提升學生合作學習的效率,就要保證小組成員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任務。具體的示范教學如下:首先我會讓每個小組投票選出一名組長,由這名組長記錄好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流程步驟以及結論。剩下的小組成員根據學生的特點各司其職,例如:可以選取一名表達能力優秀的同學作最后小組結論的展示以及匯報工作,剩余的同學負責計算以及分步畫圖工作。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來,并提出自己的意見等等。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清楚地意識到自身的缺點以及閃光點,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
(三)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
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前,都要做好備課工作,準備得充不充分,材料是否齊全則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效果。學生也是如此,合作學習不僅僅只是發揮自身的作用,最重要的是要發揮整個小組的作用。我們要將兩個作用相互結合起來,來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教師的引導下,為合作學習的優異目標而不斷努力。例如:教師在教授三角形的全等條件時,教師可以從三角形之間的聯系開始著手,通過不斷的溝通交流來提高學生對三角形的認知,使得學生充分理解三角形全等的條件。
(四)明確提出合作的目標
在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我們應當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系,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引導地位,而學生則是主體地位。同時教師在制定合作學習的目標時,要根據新課標改革后的要求以及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設計。合作的目標不得設置得過高或者過低,要符合實際。因此,要從教學的內容開始入手,特別關注學生自身的差異性,保證每個小組的實力水平都相當,這樣學生才能夠在相互競爭中得到可以展示自己能力水平的機會,幫助學生不斷進步。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標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不斷加強小組合作教學的研究工作,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確保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方式的正確以及合理性。同時初中生在進行合作學習時,也要進行合理的分工,確保每一名學生都有足夠的任務。以上是我對于學生合作學習效率的研究,希望會給其他教師帶來一定的教學思路,能夠使我國教育行業做到最好。
參考文獻:
[1]孫婷.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8):69.
[2]石強盛.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A].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創信息技術研究院,2017:13.
[3]董學成.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4,30(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