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鄉市安源區第一小學,江西 萍鄉 337000)
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而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最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寫作與閱讀的有機結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讀寫的有機結合幫助小學生鞏固閱讀效果,加深學生對小學語文內容的深刻理解,進而提高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使小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加強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閱讀和寫作均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二者均具有超強的基礎性作用,關系到小學生以后能否學好語文及其他學科。因此,教師應高度重視讀寫結合的教學方法,掌握讀寫結合的重要作用及其自身的價值,充分了解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現狀,給予小學生合理而有效的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全面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質量。
在小學閱讀教學中,讀寫有機結合的教學模式具有重要價值,它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增強學生語文閱讀的動力,還能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鍛煉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這種教學模式一方面可以鞏固學生對語文閱讀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讀寫能力。在習作訓練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訓練,讓學生掌握高效的表達方法。總之,教師要不斷創新和改革閱讀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整體教學水平。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很難改變已經形成的教學方式,這種狀況會礙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傳統落后的教學模式束縛了讀寫結合教學的腳步。部分語文教師仍然采用背、寫、讀的教學模式,讀寫結合教學方法指導沒有得到切實應用,學生仍處于被動學習的境地。
受一些因素的影響,小學生很少有機會走出教室,這種教學模式忽略了對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學生缺乏看的過程,他們頭腦中的景象只是停留在影像和圖畫中,與現實生活存在一定的距離。學生沒有親身的經歷,嚴重缺乏深刻的情感認識,怎能寫出富有情感的文章呢?學生如果缺乏對寫作的興趣,那么他的寫作能力將很難得到提升。
小學生的閱讀經驗是極其匱乏的,他們的閱讀能力較弱。不適合的內容容易對小學生產生不好的影響,也會影響學生的身心健康。當前部分教師沒有嚴格篩選閱讀內容,導致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礙。
關注課文的整體結構是學生有效閱讀的前提,教師應講清課文的脈絡,讓學生發現文章的寫作手法,從而成功將寫作方法輸入到學生的頭腦中,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也能進行寫作能力的訓練。教師應引導學生從文章作者的寫作思路中找到作文的寫作框架,再通過對文章中優美段落、佳句的積累,使寫作語言更加準確、豐富。學生有了正確的閱讀模式,就可以學會如何在作文中表情達意,從而使其寫作能力發生質的改變。
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完成讀寫結合的要求,語文教師就要熟知教學要求,把握閱讀的教學目標,對小學生進行正確的閱讀方法指導,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有效的閱讀學習。在學生的閱讀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捕捉閱讀的寫作鏈接點,為學生掃清閱讀學習路上的阻礙,使學生能夠順利地投入閱讀學習。在抓好學生閱讀的同時,教師應將讀與寫的鏈接點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進行寫作指導和訓練,以課文的學習找尋閱讀的方法,以課文的寫作特點挖掘寫作的技巧,這樣小學生就明白如何去閱讀、寫作了。把握課文的主題是學生閱讀和寫作的關鍵,教師通過主題的展開能使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使學生的寫作呈現言之有物的最佳效果。
使學生由內心產生想要寫作的沖動,促使其參與到寫作中來,這是語文教師所期待的目標。語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指導時,必須有效挖掘文章作者的情感升華點,了解、掌握學生的情緒興奮點,幫助學生進行閱讀情感體驗,進而將學生濃濃的寫作興趣激發出來,為加強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升華他們的寫作興趣而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在進行文章閱讀時,要把握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因為作者是以生活中真實的原型來進行寫作的,文章是我們生活情境的一個縮寫。在學生掌握了文章中人物的形象后,他們對文章情感的體驗會更加真切,從而引發情感共鳴,從自己的內心傾慕作者成功的作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有效啟發引導學生,讓他們積累生活中的實例,這樣學生的生活經驗會更加豐富和充實,從而感悟文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
經驗告訴我們,閱讀與寫作是不可分割的聯合體,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作用。要想讓學生從閱讀中挖掘和發現寫作手法,從習作中鍛煉閱讀能力,掌握閱讀技巧,我們就要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語文教師要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前提下,帶領學生抓好課外閱讀,從課外閱讀中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的教學模式既有利于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又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必須重視讀寫結合的閱讀教學模式,讓閱讀成為小學生寫作的催化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