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5 年,教育部啟動了旨在應對老齡化問題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天津職業大學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是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專業之一,其“學生和企業采用選項選擇的方式組建現代學徒制班級,一經確定便簽訂三方協議,協議中明確規定養老機構或福老基金會為試點班的學生提供一半學費,企業每年提供數額不等的獎學金和獎教金” 的模式備受關注。調查發現,該校采用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校企雙導師授課、三跟進管理方法成果喜人;養老服務崗位人才需求得以解決;學生畢業后留在養老行業的比率達到100%,合同期滿后留用比率達到80% 以上。而政府出臺政策促進產教融合、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落實職工工資福利待遇,也為試點成功提供了重要保障。
關鍵詞:天津;老年服務;現代學徒制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6916(2020)20-0044-03
現代學徒制是當前我國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辦學主體是學校,本質是工作本位的學習,關鍵是處理好學習和學徒的關系。
一、天津地區實施現代學徒制的背景
截至2018年底,津城60歲以上的戶籍老年人口達到24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23.4%,接近戶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天津已進入深度老齡化。呈現出老年人口增加快、規模大;高齡、失能老人增長快、社會負擔重;農村老齡問題突出;老年人家庭空巢化、獨居化加速等特點。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是應社會需求而誕生的養老服務類專業,天津市首家開辦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院校是天津職業大學,該專業自誕生以來受到了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民政局的高度重視,2019年天津職業大學創辦老年福祉與管理本科專業,全國首家養老服務類本科專業。基于專業的性質以及社會民生的迫切需求,2015年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列為國家現代學徒制首批試點專業。之后,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青年職業學院、天津城市職業學院、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老年護理專業、社區管理與服務專業(老年教育與指導)等相繼被列為國家第二批、第三批學徒制試點專業或是地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主要是面向養老與社區專業群,培養從事對機構、社區及住宅老人進行生活及健康照護、先進技術應用以及現場管理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就業崗位主要是養老機構護理崗位、養老機構社工崗位、養老機構身心康復崗位、保健服務崗位、老年人能力評估員崗位等。試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以來,各院校教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升,學生就業質量得到了顯著改善,企業對養老類人才非常滿意。
二、天津地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現狀調研概況
(一)調研方法
1.問卷調查。對參加現代學徒制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對學徒學習的認識、實際效果及認可度。
2.訪談。對養老機構的領導、崗位師傅、學校教師、養老機構的老人進行訪談,了解學徒(學生)學習的狀況及實際效果。
3.座談會。通過召開校企聯席座談會、主要學生干部座談會、全體學生座談會,了解學生們對現代學徒制學習的滿意度。
4.實地參觀考察。通過參觀養老機構、學生宿舍、食堂等了解學生的實際工作環境、生活環境。
(二)調研范圍及對象
1.調研企業:本次調研選取天津地區的椿萱茂老年公寓(遠洋集團推出的養老品牌)、康寧津園(由政府引導,由天津市旅游集團開發建設的全國首個大型養老機構)、天津云杉鎮宜老社區(天津濱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北辰區愛馨瑞景園老年公寓、天津市龍福宮老年產業連鎖機構、天津市養老院(國營養老機構)、濱海第一養護院(國營養老機構)等多家養老機構。主要是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發放問卷60份,收回58份,有效率97%。訪談方式主要是針對企業的高管和個別管理人員。
2.調研學校:天津地區開設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老年護理專業、老年教育指導專業院校的學生、教師及管理人員。學生主要是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發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80份,有效率96%。訪談對象主要是學校高級領導和個別管理人員。
三、天津地區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現狀調研結論
天津地區老年服務類專業在試行現代學徒制過程中是學校按照錄取分數線錄取,入學后第一年學生自愿選擇是否參加現代學徒制班級學習.院校的合作企業主要是天津市大型養老機構,學生和企業是采用雙向選擇的方式組建現代學徒制班級,一經確定便簽訂三方協議,協議中明確學生、學徒的雙重身份。養老機構或天津市福老基金會為參加現代學徒制試點班的學生提供一半學費,學生畢業后在市養老機構至少工作兩年。企業每年提供數額不等的獎學金和獎教金,激勵教師和學生工作、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一)學校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教學效果喜人
1.學校采用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采用三段式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第一學年在校學習,學校負責通識課程的教學,并在學校實訓室內對學徒進行養老護理基礎技術技能的訓練。第二學年兩個學期,每學期10個教學周在學校學習理論與實踐課程,10個教學周在養老機構進行崗位課程學習,采用跟崗觀察學習、師傅在企業課堂講授、師徒討論等學習形式。學徒第三學年第五學期在學校接受經營管理類課程教育,第六學期在企業進行畢業綜合實踐。畢業綜合實踐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頂崗實習,根據企業工作實際情況、學徒培養意向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企業安排適合學徒為期15周的畢業綜合實習,側重操作、實踐性工作內容。第二階段是項目設計實習,為期5周,根據崗位實際需要,在校內導師和企業師傅的共同指導下確定學生(學徒)需要完成的設計項目,充分利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完成項目設計、實施評估等環節,既可以是企業工作崗位的真實項目,也可以是企業的預設項目,目的是考察學生(學徒)的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畢業綜合實踐使學生在學習空間與時間變化中實現了工學交替和教學做一體化,完成了學生(學徒)對養老職業認知→認同→熱愛→堅守→發展,即五步的職業操守與道德的養成。
2.校企雙導師授課
人才培養過程中施行校企雙導師授課。在校期間,以學校教師為主;在企業學習以企業老師為主,學校教師更多是輔助企業教師做好學徒的組織與管理。根據企業實際需要,學校將傳統文化與理論技能序化成型為全新的養老教學理念,實施以學習型為中心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按照“先易,后難”“先動手,后動腦”順序優化教學進程。按照護理技術技能、老年社會工作技術技能及養老機構經營管理能力培養,依次開展教學與實踐,強化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術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在崗位上強化“大愛、慎獨”等職業素養的修煉和實際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
3.三跟進管理方法
學徒前結合每位學生的情況和特點,與其溝通意向學徒企業和崗位;學徒中定期回訪學徒企業,了解學生在企業的學習狀況,及時溝通、解決學生學徒過程中的相關問題;學徒后開展問卷調查、組織座談會,調查了解學生學徒前后的變化以及學徒制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和需要改進地方。學徒結束后學校實施三表彰:學徒結束后舉辦現代學徒制試點表彰大會,重點表彰優秀學徒、優秀帶教師傅、優秀帶教院長,并分享優秀的學徒經驗和帶教經驗。
通過幾年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課程教學與行業需求吻合度顯著提升,教師“雙師”素質能力明顯提高,專業服務行業發展能力持續增強,學生由不認可養老升華為熱愛養老,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高。
(二)企業積極性很高,崗位人才的需要逐步得到解決
截至目前為止,天津市養老機構共計437家,90%以上民營機構,規模大小不等,多者員工200多人,床位上千張;少則20—30 人,床位幾十張。
1.企業量身定做“準員工”培養方案
目前,近百家大型養老企業與院校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共同培養老年服務、管理類人才,招生即招工,量身定制專業人才,提高養老服務、管理水平,穩定員工隊伍。企業積極參與學生在校的培養過程,和院校一起制定“準員工”培養方案。
2.師傅手把手傳授崗位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企業派出精英師傅參與院校的課堂教學;學生進入企業學徒后,企業嚴格挑選德才兼備的員工作為學徒的帶教師傅,科學設計跟崗、輪崗、頂崗學習工作的內容與任務,并制定學徒在企業的綜合培訓課程,安排師傅為學徒授課,師傅言傳身教培養學徒的專業技術、技能。
3.師徒心貼心做好服務
師傅通過自己的言語、行為為學生做好示范,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養成尊老、敬老、愛老的職業操守。企業創設眾多積極情境讓學徒充分接觸服務對象——老人,讓學徒發自內心的愛上老人,將他們視為自己的親人,對養老機構產生深厚的情感。
4.加強互動,以情留人
階段性的學徒課程結束后,企業組織原帶教師傅與學生保持經常性互動,掌握學生在校的動態和學習情況,經常邀請學徒(學生)回養老院參加活動,以確保“準員工”的培養質量,防止“準員工”的流失。
(三)學生樹立了專業大愛情懷,解決了就業難問題
在入學前,75%的學生對校企合作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不清楚,25%的學生大致了解現代學徒制,至于該院校與哪些企業合作共同培養人才并不是很清楚;學生在現代學徒制學習過程中35.12%的學生抱著試試看的態度,44.05%的學生認為參加現代學徒制是校企合作,教學效果可能會更好,能學到更多實踐技能,只有5.95%的學生想畢業后直接進入該企業工作,14.88%的學生是當時高考的成績只能選擇這個班級,屬于無奈的選擇。
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實施過程中,學生逐漸喜歡上了老年服務類專業。在養老機構跟崗實習過程中,學徒耳聞目睹了師傅嫻熟的服務技能,視老人如親人的那份博大的愛,也深切感受到了老人那種期待、友愛的眼神。于是,學徒們發自內心地想為老人們做點什么;在輪崗實習過程中,學徒全面了解老人的需求、崗位工作內容及要求,師傅的言傳身教使學徒服務技能迅速提升,逐步培養了學徒們愛崗敬業的精神;頂崗實習過程中,學徒試著完成崗位師傅交付的工作任務,充分體會到了自我價值。通過校內指導教師、企業師傅指導下的自學,機構專題講座、定期師徒討論、學徒之間的交流會等形式的學習,使學徒(學生)專業技能得到強化,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顯著提升。通過崗位學徒學習解決了學生不認同、不接受養老服務業的認知問題,并且深深愛上了養老服務業,決心獻身養老服務業。
天津地區老年服務類專業自試行學徒制以來已有幾屆畢業生了,畢業后留在養老行業的學生比率達到了100%,合同期滿后留在養老行業的學生比率達到了80%以上。
(四)政府引導做好保障
1.民政局牽頭成立企業聯盟
天津市民政局牽頭,積極組建以天津市扶老基金會為引領、若干大中型養老機、社區服務機構、老年地產業、文化旅游業、物流產業等組建而成的養老企業聯盟,為現代學徒制的實施提供眾多高質量的學徒、就業崗位。市政府鼓勵社會資本投入養老服務領域、推進老年健康產業良性發展并積極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全面發展醫療服務,著力發展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與裝備,特色發展中醫藥服務、健康養老養生、健康旅游與文化,創新發展體育健身與休閑、健康食品與保健品,積極發展智慧健康信息與健康管理領域。
2.政府出臺政策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
《天津市促進養老服務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19-2021年)》中提出:深化產教融合,廣泛開展校企合作,依托健康養老服務機構共同招生招工、共組師資隊伍、共創培養模式。以天津職業大學的養老服務類專業建設、研發為基礎,成立天津市老年服務研究中心,天津市民政局委托天津職業大學完成養老護理員培訓包的開發。
3.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養老產業
天津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國家衛健委《關于印發〈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由市發展改革委會同市民政局、市衛生健康委、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委等14個部門印發了《天津市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政府支持政策清單》(津發改社會〔2019〕426號),對參加專項行動的養老企業給予政策支持,持續擴大普惠養老服務有效供給,進一步激發社會資本參與健康養老服務積極性。
4.落實工資福利待遇
支持養老服務機構改善養老護理員工作條件,加強勞動保護和職業防護,依法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落實職工工資福利待遇。吸引大學生到養老服務崗位就業,安心在養老服務崗位工作。
四、總結
近幾年,天津地區老年服務類專業實施現代學徒制以來,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高,學生就業專業對口率達到了100%,企業節省了大量員工培養費用,一度出現養老服務類人才供不應求的局面,逐步扭轉了養老服務類專業招生難,養老機構招工難,學生就業難的社會困境,學生、學校、企業實現了“三贏”。隨著學校、企業合作力度的深入,政府惠濟民生養老政策進一步完善,養老行業協會引導、監督作用的充分發揮,現代學徒制將會發揮更大的人才培養優勢。
參考文獻:
[1]欒良龍,李茁,盧建聲.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中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職業技術,2020(7).
[2]李輝,尹英杰.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大國工匠”人才培養探索[J].職業技術,2020(6).
[3]董魯菲,蘇薈.高職現代學徒制的主體困境:表征、成因與對策——基于227所試點院校的扎根理論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5).
[4]張晶晶,張建軍.2017—2020年美國學徒制動態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5).
[5]吳茜.提升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的吸引力:基于OECD國家的經驗借鑒[J].黑龍江高教研究,2020(5).
作者簡介:王淑文(1969—),女,漢族,天津人,天津職業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責任編輯:董惠安)
基金項目:本文系天津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政校行企四方聯動現代學徒制研究與實踐”(編號:VE3147)、天津市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9年度重點課題“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天津職業大學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例”(編號:2020—1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