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碩 任丹萍
摘要:通識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任。高校的通識教育可以總結為兩個詞——始于迎新,用愛陪伴。通識教育教師可以用迎新來更加充分地了解學生,掌握他們的心理狀況,陪伴可以為學生的心理形成一個牢固可靠的堡壘,幫助新生更好地成長。通識教育教師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對學生進行心靈上的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解決心理問題,并且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通識教育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心理學知識完成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從而為學生的將來開辟一條更加廣闊的道路。
關鍵詞:通識教育;立德樹人;路徑
高校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場所,通識教育教師就是落實這項重要使命的責任人。通識教育教師如何通過更加有效地方式提高自己的通識教育能力,提高自己德育的效果,更好地培養學生們的道德品質,是其需要加強探討的問題。教書育人是一門學問,通識教育教師也要能夠掌握科學的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效果。筆者對現有的工作經驗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從中找出高校通識教育教師完成“立德樹人”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
通識教育對于學生而言實際上是一種人文關懷,因此教育工作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尊重學生的需求。教師要能夠做好自身身體力行的角色,用自己的言行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從而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對于剛剛進入大學的大一新生,還沒有完全適應大學生活,思想和行為還停留在青少年階段,因此通識教育教師就需要對新生進行引導,使其能夠順利進入大學生活中,轉換自身的身份。在這個過程中,不同的新生由于生活背景、思想性格方面的差異,會遇到不同的心理問題,通識教育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的輔助作用,對新生的心理進行疏導。通常在這個階段,通識教育教師可以成為大一新生的輔導員,從而拉近同大一新生之間的距離,更好地促進大一新生對通識教育教師的信任,從而更好地完成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教師作為大一新生的輔導員,要認真落實好迎新和陪伴兩方面的任務,做好同大一新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從而同大一新生建立起良好的感情,更好地促進大一新生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培養學生的感恩精神,使學生在日后的發展中能夠更好地回饋社會。
高校很多通識教育教師同時也擔任專業課程的教授工作,因此可以將專業課教育同通識教育融為一體。專業課教師具備良好的專業知識,同時還應該對學生的通識教育加強側重,使學生擁有扎實專業知識的基礎上擁有健全的人格。通過適時啟引,使學生能夠在通識教育過程中形成更加規范性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舉動,樹立宏偉的人生目標,使學生能夠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從而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其他專業課教師和通識教育教師可以相互合作,通過在教學工作上的互補,來促進學生道德品質和專業素養上的全面發展。
如果說專業課關注的是學生的外在能力,那么通識教育關注的就是學生的心靈需求。因此通識教育教師需要通過對學生的心靈引導,來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擁有足夠的求知欲,但是并不明白學習的方向,因此很容易在學習過程中感到迷茫,在遇到困難和壓力的時候很容易不知所措,導致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良好的學習狀態。針對這種情況,通識教育教師可以與大學語文專業課教師相互幫助,用文學中的經典語錄來使學生明白面對挫折的正確態度,從而激發他們戰勝困難的勇氣。
剛剛進入大學的大學生正處在熱血沸騰的青春期,但同時內心敏感,很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問題。同大學生內心美好的理想相比,現實世界的殘酷讓他們感到了內心的沖擊,因此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更多的是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方面,高校通識教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心理學知識,增強自己的心理學專業能力,擴充自己的心理學儲備,從而能夠更加積極地完成對大學生的通識教育。通過掌握大學生的心理狀況,通識教育教師可以通過更加專業化的方法來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疏通,從而取得更好地通識教育效果。
同時,通識教育教師要不忘對學生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通識教育教師需要具備兩種能力:其一,關注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其二,關注大學生的創新人格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創新人格都是大學生需要具備的優良品質,能夠對大學生將來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作為通識教育教師,要嘗試進入大學生的內心深處,從而引導大學生遵守學校制定的規章制度,幫助大學生積極進行心理道路的探索,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創新精神。
高校通識教育教師對大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非常重要,筆者通過自身在教學工作中的經驗,進行了通識教育相關教學工作的探討。當然,并不是每位通識教育教師都愿意通過做輔導員等途徑來將自己的工作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中,但是輔導員的確是一種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內心世界的有效途徑。通識教育教師要能夠結合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自己的通識教育路徑,為學生建立起更加有效的學習道路,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創新精神。同時,通識教育教師要將德育工作和專業課教育結合起來,使通識教育能夠更好地發揮其在教學工作中的作用,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使學生能夠用自己的智慧和人格來為自己打造一條美好的未來道路。
參考文獻
[1]宋秀娟. 大學通識教育與立德樹人——以大葉大學為例[C]素質教育與立德樹人——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2018年年會暨第七屆大學素質教育高層論壇論文集. 2018.
[2]蘇方勇. 論"通識師資"對我國高校通識教育的影響[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7, 000(001):100-102.
[3]佟會文, 馬曉南. 深刻理解"立德樹人"提升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J].教育教學論壇, 2014(46):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