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塬塬
摘 ?要:隨著國際交流和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英語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斷創新優化英語教學方式也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小學是學習英語的基礎階段,而詞匯又是學習英語的基礎,所以詞匯的大量積累是學習英語的第一步。如何在引導學生記憶單詞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養成學生有效記憶單詞的好習慣,以及教會小學生高效的記憶單詞的方法是近年來教師不斷探討的話題。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自然拼讀法;游戲教學法;思維導圖法
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教育的不斷改革,使得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也在被不斷革新著。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首先是詞匯的拼讀和積累,那么如何省時高效地教會學生記憶單詞,積累詞匯量,是教師面臨的首要問題。本文接下來將探討如何通過自然拼讀法、游戲教學法以及思維導圖法來教會學生積累詞匯量,以達到提高小學詞匯教學質量的目的。
一、采用自然拼讀法展開詞匯教學
詞匯的語音教學往往是在英語教學中容易被忽視的部分。對于初學英語的小學生來說,首先是教會他們如何利用二十六個字母的讀音去準確拼讀單詞。因為詞匯只有在能夠拼讀出來之后,才能根據讀音去加深記憶,從而達到增加詞匯量的目的。所以教師不提倡學生死記硬背的記單詞,一般會選擇自然拼讀法幫助學生正確的拼讀單詞,從而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達到有效牢固的記憶詞匯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Do you like pears?》時,我會通過發音拼讀來增強學生對單詞的詞形和意思的記憶,然后開始對英語課文進行范讀,并要求學生標記出在聽的過程中自己不認識的單詞。緊接著再利用這些學生不認識的單詞教會學生音標,要求學生可以自己利用音標去拼讀單詞,最后把課文連貫地閱讀出來??傊@種自然拼讀法就像漢語拼音一樣,可以讓學生根據對字母或字母組合的拼讀來學習并記憶單詞,相對于有些學生的死記硬背來說更容易加深對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升學習效果。
二、運用游戲教學法增加學生詞匯量
小學教學中的游戲教學是基于小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和認知能力比較弱的基礎上的,利用游戲教學法充分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英語,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作為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的特點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游戲教學設計,緊跟學生的學習進程,采取有效的游戲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游戲教學實現互動學習,增加英語詞匯量。
例如,在教授《Colours!》時,我會利用游戲對學生進行教學,游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并學習關于“顏色”的基礎英語單詞。在游戲之前我會先平均分發給學生我提前制作好的顏色小卡片,并教會學生每個卡片的顏色用英語怎么說,再讓學生隨機抽出另一個學生的卡片并用英語說出是什么顏色的。這種游戲教學法很簡單,以此類推,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學到了知識,從而達到提高英語成績的目的。由此可見,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游戲教學的模式已經逐漸被肯定,也開始被大部分教師所采納實行。這種游戲教學方法不僅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學到了知識,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文學素養,從而達到增加學生英語詞匯量的目的。
三、利用思維導圖法加深學生詞匯記憶
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工具,是一種可以寫在紙上的記憶方法。對于有些學習英語比較吃力的學生來說,有些長單詞的記憶難度大,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學習效果微乎其微。所以教師要積極創新和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去幫助學生進行小學英語中的詞匯積累,改變學生的學習現狀,積極探索出有利于學生學習英語單詞的思維導圖,加深學生詞匯記憶。
例如,在教授《I have a ball》時,我會教給學生“ball”是球的意思,然后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那么,你都有什么球類的玩具呢?你最喜歡的是哪個呢?”帶著這個問題,學生會聯想到很多的球類,比如“足球”“籃球”“排球”等。同樣學生也會提出疑問:這些球類應該怎么用英語去說呢?為了解決學生的疑問和加深學生的記憶,我會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看到我提前畫好的關于“各種球類及其英語單詞拼寫”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討論并總結出其中的規律,即不管什么種類的“球”,它的英語單詞中都帶著“ball”。這種通過整理總結得出的思維導圖的記憶方法不但讓學生一目了然,還省時高效,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以及加深了學生關于詞匯的記憶,以達到積累英語詞匯量的目的。
總之,要想學好英語,要重視小學這個基礎階段,小學英語中詞匯的積累更是重中之重。實踐證明,教師可以通過自然拼讀法和游戲教學法來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自信心,還可以運用思維導圖法來提升學生的詞匯學習能力。這種新型教學方法的運用不但可以增加學生的單詞記憶量,還可以有效地延長記憶時間,從而為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愛紅.巧用游戲,激活小學英語課堂[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7(35):81.
[2]葉莉玲.淺談小學英語低年段詞匯教學策略[J].學園,2017(3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