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吉蘭
摘 ?要:小學語文教育肩負著知識教育、審美教育、德育教育的多重使命,具有鮮明的人文性、工具性、情感性教育特征。小學階段是文學啟蒙的黃金期,而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兒童文學作品是符合他們認知能力與興趣愛好的閱讀材料,語文教育過程要彰顯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特性,加強指導兒童文學作品的賞析活動,讓學生在品讀與鑒賞兒童文學作品中獲得思維發展,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文素養;兒童文學;賞析藝術
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活潑好動、充滿好奇心,以多姿多彩的兒童文學作品為載體,引領他們融入生活、感知世界,基于趣味性、生活性與價值觀的多重引導下融入閱讀活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地閱讀,在寓教于樂的兒童文學世界獲得啟發,潛移默化地提升閱讀能力、創造能力與審美能力,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與有效性。
一、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特性
(一)兒童文學作品的語言生動
兒童文學作品之所以深受低年級小學生的歡迎,與其生動的語言描述、豐富的情感體驗以及獨特的文學魅力不無關系。如日本作家黑柳徹子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窗邊的小豆豆》,通過在電車上、初次與小林校長見面等不同的場景進行人物對話,塑造了鮮明的小豆豆、小林校長以及其他相關人物的形象特征。精彩的對話過程充滿了生活氣息,通過生動的語言將孩子們帶入特定情境,激起閱讀興趣,豐富生活體驗。
(二)兒童文學作品的情節豐富
想讓小學生真正讀懂兒童文學作品,并在文本對話中獲得難忘的體驗,一方面文學作品要有吸引力,能夠打動學生;另一方面文學作品要符合生活體驗與認知水平,激活想象與創造。例如,《綠山墻的安妮》描寫了豐富的兒童生活,故事情節深受感動。個性鮮明的小女主人公安妮從小失去了父母,直到11歲時來自綠山墻的馬修與瑪麗拉兄妹領養了安妮,她的純真與善良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即使身世悲慘,安妮還是保留一份天真,并懷抱夢想。豐富的故事情節帶給讀者無限的想象,這恰好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
(三)兒童文學作品的內涵深刻
兒童文學作品看似輕松、趣味,但實際上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涵,有待讀者去挖掘、去體驗,在此過程中學生不僅積累了文學知識,更獲得了人格全面發展。例如,意大利兒童文學作品《木偶奇遇記》中,講述了匹諾曹如何從小木偶變成真正的小男孩的歷程,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精彩的冒險經歷滿足了小學生好奇、好玩的天性,他們仿佛進入了文學作品描述的虛擬世界,由此打開視野,自由地幻想與想象,在把握作品內涵的同時,更是潛移默化地塑造了人生觀與價值觀。
二、小學語文教育中兒童文學作品的賞析策略
(一)聯想創造,感知文本魅力
從低年級小學語文的課文編排規律來看,多以符合小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的兒童文學作品為主,以鮮明個性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充滿童真童趣的故事背景,深深啟發著小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閱讀思維,以兒童文學作品為出發點,啟發小學生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與表達能力。與此同時,以兒童文學作品為載體,讓小學生逐漸感知語文課程的魅力,提高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例如,閱讀課文《比尾巴》時,這是一篇朗朗上口的童謠作品,在大家有感情朗讀的基礎上,再結合生活體驗鼓勵他們自編自演新的歌謠,如“誰的尾巴能再生?壁虎尾巴能再生”“誰的尾巴能玩水?小魚的尾巴能玩水”,通過聯想、創造與表達,在兒童文學作品鑒賞中打開了小學生的學習思路,感知文學作品的魅力。
(二)品讀鑒賞,把握趣味情節
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簡潔明了,但是故事情節卻既生動有趣,又內涵豐富。鑒賞兒童文學作品的過程中要牢牢把握主題思想,讓孩子們在讀童話、讀詩歌、讀故事的同時展開想象,仿佛走進童話世界獲得難忘的體驗與感知,在閱讀與思考中訓練思維力、提升審美力。例如,閱讀課文《荷葉圓圓》時,這是一首輕松、活潑的散文詩,作者在文中運用了大量比喻和擬人的表現手法,如“荷葉是我的搖籃”“荷葉是我的停機坪”“荷葉是我的歌臺”“荷葉是我的涼傘”,通過閱讀感受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對荷葉的喜愛之情,感受荷塘夏天的生機勃勃,在趣味情節中啟迪學生的想象與智慧。
(三)課后延伸,養成閱讀習慣
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豐富,可選擇的書目繁多。結合低年級小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閱讀能力,要結合他們的學習特征推薦有意義的書籍,從課內學習延伸到課外閱讀,激活閱讀興致,在閱讀積累中掌握知識、養成習慣。例如,有些學生的好奇心強,他們喜歡奇幻冒險,推薦書籍《舒克和貝塔歷險記》《三毛流浪記》《海底兩萬里》;有些學生活潑好動,推薦情節有趣、圖文并茂的讀物,如《“小溜溜”溜了》《這樣的尾巴可以做什么》、《了不起的狐貍爸爸》等等。其次,除了給學生推薦讀物,指導閱讀方法也很關鍵,要做到“授人以漁”,尊重每個人的個體差異滲透個性化的閱讀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生成濃厚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在閱讀中大有所獲。
綜上所述,真正有意義的小學語文教育要重視兒童文學作品賞析環節,激起小學生的奇思妙想,讓他們在多姿多彩的兒童文學世界放飛想象的翅膀,在品讀鑒賞中感受兒童文學作品的魅力與特征,基于小學生的閱讀思想與心理特征,突出兒童文學作品的特色,優化語文課堂教學結構,創新兒童文學教學方法,發揮兒童文學的教育價值,讓小學生真正愛閱讀、會閱讀、樂閱讀,打好閱讀基礎,提高閱讀素養。
參考文獻:
[1]羅宇飛.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融入兒童文學作品的教學嘗試[J].語文課內外,2020,(16):103.
[2]張培錄.兒童文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南北橋,2020,(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