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麗
摘? 要: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時期,小學的學習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而數學是學生們從小學階段便接觸的一項基本且非常重要的科目,由于數學在今后的學習和應用過程中十分廣泛,因此,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顯得至關重要。對此,本文將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和探討,希望能對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階段;數學教學;邏輯思維;培養措施
引言:
數學是一門極其重要且應用十分廣泛的學科,是探索和研究現代科學技術不容忽視一項輔助性學科,因此數學的學習一直被人們高度關注。而小學數學又是學生們學習數學的一個特殊階段,這階段是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因此,相關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并挖掘學生潛在的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合理科學的途徑,促進學生建立邏輯思維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一、邏輯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只有具備良好且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才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迅速地掌握教師講授的相關知識點,并且進行理解和記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教師提出問題時,可以通過敏捷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解答和反饋[1]。在遇到實際問題時,可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獨自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現階段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堂教學問題
就目前數學教學而言,很多教師在上課之前并未對教材進行全面解讀和分析,因此在課堂上很難把握對于重難點的講解。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會在課堂上提出很多問題,而一旦教師對于教學目標和重難點沒有清晰的認識和理解,就很難給學生做出合理清晰的解釋,不能夠很好地將知識框架和內容詳細串聯起來,就是由于教師無法做到對知識全面的掌握和剖析,所以也很難幫助學生對知識有全面的清晰的理解。與此同時,課堂的學習氛圍也很枯燥,相關教師無法做到和同學們合作探討學習,這樣很難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從而會大大降低課堂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教師專業技能和素養有待提高
教師是教授學生學習和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人物,教師傳授知識的方法和內容會深刻地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技能水平需要受到高度重視。但就我國目前而言,我國小學數學教師整體專業水平并不是很高,而且存在部分教師不是很注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甚至他們無法意識到自身存在的教學問題和方法。我們大家都知道,要想學好數學,必須注重前后知識的聯系,因此需要相關教師做到低年級知識和高年級知識的相互結合和滲透,哪怕是在教低年級的學生也要自覺地提升高年級知識的理念的教學方法,進而將不同階段的數學思想和知識融會貫通地影響學生,才能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建立知識體系[2]。
三、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措施
(一)努力培養學生區別與聯系的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在講解某個新知識點時,往往會運用“比如”“對照”等相關詞匯,拿“對照”而言,其主要是指在思維辨別過程中依據之前所學過的或接觸到的知識進行對比和學習,進而引起學生對之前內容的回憶,同時也會對新課的學習充滿了信心。而隨著后期學生會接觸越來越多的數學知識,因此會運用大量的與之前學過知識的對比,而這時候就需要學生加強對于新知識和舊知識的理解區分和比較。比如當教師講解“正數”和“負數”時,一開始先引入正數的概念,了解之后再接著引入負數的概念,此時可以通過正負數的關系和區別,讓同學們自行引出負數的定義,會加深學生對于正數的理解以及負數的學習。同樣在我們剛學習毫米、厘米時,教師可以通過之前學習過厘米和分米的進率是10,進而讓同學們猜測毫米和厘米的進率是多少,再加上教師后期的講解會大大加深學生對于這三個長度單位之間的理解。因此,相關教師應當努力培養學生區別與聯系的能力,當遇到概念較為混淆或者有一般性規律的時候,便可以在合適的方法的引導下,提高學生對于相似的知識點的區別與聯系能力,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同時也為今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促進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
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是促進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環節。只有通過合理科學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每個數學概念和推理方法等一系列基本定義,也只有在熟練地掌握每一個數學定義和基本性質的情況下才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索,因為倘若連最基本的概念都不知道,又何談更進一步思考和推理呢?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化,促進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無疑是相關教師非常關注的一項任務,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個特殊的培養學生分析思維能力的黃金時期,很遺憾的是沒有提高大家的重視程度。現階段很多教師認為只要學生了解了最基礎的數學定義和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規律,來應對后期考試就沒有問題了,但這樣的思想不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的綜合性發展,教師只是一味地重視程序化和硬性化知識的記憶,卻缺乏更為重要的理論引導和教學方法,這樣無疑會大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更不利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3]。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方法不斷促進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
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扎實的數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知識的能力,而且會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這就要求相關教師應當注重在數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采取合理的方法和教學手段,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培養學生區分聯系能力、分析思維能力以及推理判斷能力,進而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希望本文的以上內容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幫助,從而促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楊正祥.小學數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20(18):54.
[2]彭海軍.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江西教育,2020(15):67.
[3]任歡.也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20(13):133-134.
[4]吳莉莉.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實例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