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三英
摘 ?要:物理學科實踐性特點突出,因此實踐性教學是我們需要重視的教學模塊。思維導圖參與實踐性教學活動,更利于激發學生思維潛力,引導學生思維發展,在輔助實踐學習方面效果顯著。本研究嘗試探究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活動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方法,希望以下研究內容可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物理;實踐性
引言:
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思維能力上還有不足,導致學生在物理學科知識學習過程中和實踐操作過程中,很容易受挫,化解這些難題需要教師選擇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方法,降低知識理解難度,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發展其物理思維,體現學科特點,構建有效的教學指導模式。思維導圖在物理教學中有很大的適用性,可以幫助學生總結、歸納知識點,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支持。
實踐性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素養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當前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過于重視引導知識記憶,而忽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給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很大阻力。因此,如何將思維導圖有效地應用于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成為當前初中物理老師普遍關注的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以供參考。
一、思維導圖引領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環節是學生熟悉教材、明確目標、學習方法的關鍵契機,實踐性教學活動中,我們更需要科學引導學生參與課前預習活動,建立新舊知識模塊之前的聯系,這時候思維導圖的應用優勢就可以體現出來。教師可以建立完整的或者是待完善的思維導圖,甚至是讓學生自制思維導圖,體現知識結構以及預習的思維過程,全面調動學生參與預習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突出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1]。比如,在學習“運動的描述”這一內容時,老師課前可以讓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的要求,對這一章節的新知識進行預習,把“運動的描述”的主要內容先寫在思維導圖中的主干線上,然后在思維導圖中的分支上填機械運動和變速運動以及勻速直線運動等相關概念,然后再詳細地分析出如何準確地區分出變速運動的種類、機械運動中運動與靜止的區別、勻速直線運動的相關計算公式和原理等知識。通過這樣層層推進,對各個知識點進行預習和梳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能力。
二、利用思維導圖建立概念關系
實踐性教學中很多教師容易忽視概念教學,其實概念關系指導是學生開展實踐活動的基礎,因此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捋順概念關系尤為重要,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有積極意義[2]。很多學生在學習物理概念的時候會出現混亂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學生無法建立各概念之間的聯系,因此知識無法形成系統,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巧妙運用思維導圖,在各類物理概念之間建立聯系,構建系統的知識鏈,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并為日后復習奠定基礎[3]。如果發現學生出現混淆問題,可以展示思維導圖體系進行糾錯,從而區分不同知識點。例如,在學習電學知識后,可以將其中涉及電流、電壓等基礎概念繪制在一張思維導圖中,形象、系統地幫助學生理解其中關系,并用簡單圖畫體現并聯、短路、串聯的區別。另外,教師還可以借助數學模型和計算機技術,將物理概念與實體相互對應,形成映射,進而加深學生印象,鞏固知識。
三、應用思維導圖豐富教學內容
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科學應用思維導圖豐富學科教學知識,避免單一的教材內容帶給學生的枯燥感,在延伸教材方面作用也比較顯著。比如,在教學指導“電壓”相關內容的時候,就可以把圖片電路圖給學生進行展示,并進行提問:接上線路以后,會出現什么情況等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對電路連接的方式進行更好把握。在完成上述內容之后,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觀看電路的簡易圖,然后再引導他們參與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參與電路連接的實操活動。應用這種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學科知識點,使抽象的教學過程具象化,同時以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教學素材引領實踐教學活動。
四、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實驗是物理學科教學活動的基礎環節,實驗操作給了學生驗證猜想和論證結論、體驗知識的機會,因此創新實驗教學思路非常關鍵[4]。實驗教學對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實驗教學中也會涉及很多需要記憶的現象和原理等知識點。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的框架來理清物理實驗中紛繁復雜的知識點間的脈絡與關系。比如,在學習質量與密度這一實驗的相關知識時,老師可以先用幾個不同的物體來做幾組實驗,并且對每一組實驗都畫出一張思維導圖,然后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對這些思維導圖進行討論與完善,在這一過程中不斷構建一個完善的知識結構,將實驗中涉及的知識脈絡理清楚。這樣的設計可以將看似雜亂的知識點變得更有條理,便于學生理解與記憶,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結束語:
總之,實踐性教學是初中物理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維導圖方法,對“教”與“學”都發揮著積極作用。當前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活動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教育者參與教學總結,全面分析實踐性教學指導方法的缺陷,結合初中生特點構建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思維導圖作為重要的可視化思維工具,在物理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優勢明顯,可以體現知識構建的內在思維過程,更利于發展學生的學科思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隨著新時期教育改革深化,我們在物理教育改革方面也獲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客觀來說,依然有很多問題存在于實踐教學活動中。本研究以思維導圖應用為例,分析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活動指導策略,以期全面落實教學改革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偉云.基于科學思維培養的初中物理教學策略[J].物理教師,2018,39(10):47-48.
[2]季衛新.芻議初中物理“科學探究”的思維本質:由偽命題“浮力與深度是否關”想到的[J].物理教師,2018,39(12):40-43.
[3]章冬琴.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觀察,2018,21(08):108-109.
[4]楊帆.思維導圖在初中物理實踐性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13):13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