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志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實施,家長的教學觀念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對于分數的關注也開始逐漸下降,從關注分數的高低,逐漸將關注的重心轉移到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上。而伴隨著這一轉變的,還有體育課程在初中階段所占的比重。因為在以前的學習過程中,體育課程一直都是不被重視的,這并不利于學生整體綜合素質的發展和提升。而在如今的教學中,體育課程的重要性開始顯露出來。所以,教師在課堂中就需要提高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合理使用教學器材;完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效果;積極融入課堂教學活動
在體育課堂中,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對于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在初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重視。而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體育活動可以有效調節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從而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就算僅僅是為了升學考試,教師也需要讓學生意識到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合理使用教學器材,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教師也需要完善課堂中的教學方式,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選擇最適合學生學習的。這樣可以優化教學效果,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也可以得到加強。
一、合理使用教學器材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隨著教學環境的不斷改善,體育器材的種類也開始變得豐富多樣。學生對于體育課程是不怎么感興趣的,因為學生一直都是在與時間進行賽跑。但是,教師也依然需要通過在教學過程中,合理使用教學器材,從而讓學生在實際訓練的過程中,體會到運動的樂趣。這樣才可以有效的釋放學生心中的壓力,從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體育鍛煉和社會適應”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思考自己在人際交往中有沒有遇到過挫折。因為在與陌生人溝通交流的時候,其實是非常難以把握語言的精準性的。而且不管是學生還是已經參加工作的人,都是需要適應社會的,而不是說讓社會適應你,這就是不可能出現的。首先人是必須要具備社會適應能力的,而體育活動有利用提高人的社會適應能力。通過在體育課堂中的學習,學生就可以將學到與他人、社會和諧相處的方法運用在實際的人際交往過程中來,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于不同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教師也可以通過合理使用教學器材,從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優化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完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效果
初中生在體育課堂中學習理論知識內容的時候,明顯比在實際操作練習時候的學習效率要高。因為在其他科目的學習中,學生很少有可以實踐的機會,在課堂中即使教師會開展一些探究性的活動,但是也僅限于學生在課堂中的討論。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想要提高學生在實際練習中的運動效果,就需要完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和撰寫,這樣可以在不同的程度上優化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發展你的體能”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對于自己的身體狀況進行簡單的評價。教師可以給出幾個不同維度的評價指標,讓學生從零到十進行打分,零是最差,十是最好,然后將最終的數字進行相加,所得出來的數字就可以代表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教師在帶領學生了解了自己的體能之后,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個人意愿,讓學生選擇適宜的鍛煉方式來發展自己的體能。在課堂中教師也可以通過完善自己的教學方式,來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三、積極融入課堂教學活動
學生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加,在課堂中,幾乎很少主動融入學習活動中來。對于學習來講,能夠聽懂和理解教師在課堂中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已經是足夠了。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從而讓學生積極融入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的學習氛圍,也可以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有效性。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科學鍛煉的基本原則”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討論自己理解的,在運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因為在運動的過程中是可以發泄不良的情緒的,所以,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首先就是需要引導學生樹立科學鍛煉有益健康的信念。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運動的過程中克服各種問題,從而代之以自覺、愉悅和積極的心態,在課堂中開展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活動。
總而言之,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同樣也會影響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所以,不僅是教師要重視體育鍛煉,也需要讓學生意識到體育鍛煉之于身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就像學習不僅僅是為了考試成績,更多的是讓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認知這個世界,這樣才可以促進學生的良好發展。而同樣的,在體育課堂中進行鍛煉,也不僅僅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更重要的是在運動的過程中,通過汗水的流逝,從而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強化體育學習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劉強.關于初中體育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4,4(30).
[2]秦勇.現代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的結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