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勇
摘 要:應用心理學的重點教學目標應該建立在應用二字上面,因而需要格外重視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內的實踐能力,但是當前由于專業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多不甚合理的教學模式和理念,因此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呈現出下降和薄弱的趨勢。作為學校的專業教師,對于這種教學現象和效果都不能視而不見,而是應該在現有教學的基礎上不斷地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應用能力,切實完成應用心理學的教學目標。因此,本文將重點分析學生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實踐能力薄弱的因素以及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專業教育;實踐能力;薄弱原因
引 言
教師和學生在推進應用心理學專業課程時,應該明確的一點就是學習并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也不是為了提高專業成績而學習,而是為了使學生掌握一項專業的技能,能夠選擇自己喜愛的社會職業,運用自己的專業實踐能力在崗位上面發光發熱,在專業領域內做出自己的貢獻。但是現在的教師的學生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對于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認知停留在簡單的課堂教育,這樣的教學思維是狹隘和片面的。在應用心理學教育中應該格外重視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掌握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實現靈活地實踐應用。
一、導致應用心理學專業教育中學生實踐能力薄弱的因素
(一)專業教學內容與現實脫節,實踐教學指導滲透不足
應用心理學隸屬于心理學下的一個學科,是在基礎心理學基礎上與各行各業進行緊密結合的一種心理學研究方式,因此,賦予了應用心理學非常強烈的實踐要求屬性。但是當前的應用心理學教育過程中,在專業課程選擇和安排方面,都更加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學,對于心理學專業與現實應用之間呈現出脫節的現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實踐方面的指導和滲透不足,這是導致現階段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普遍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學生在受教育階段對于專業領域創新力不強的要素[1]。
(二)專業教師人才短缺化嚴重,學生缺乏實踐教學引導
在學校中開展應用心理學教育專業需要配備一大批優秀且專業素養合格的教師隊伍,這是一門學科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科教育的根本保障。但是當前很多學校的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師人才短缺現象比較嚴重,幾個教師往往需要負責整個專業學生的日常教學工作,在教學任務分配等問題上難以顧及所有的學生,這導致教師只能進行專業理論教學,沒有時間用于指導學生實踐。此外,由于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有待提升,對于實踐方面的指導也沒有科學性和系統化的教學經驗。
(三)教學思維偏向于應試教育,忽視學生實踐能力提升
在應用心理學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教學和培養思維依然停留在應試教育的目的上,因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對于學生的專業課程的教學和理論的指導看得比較重,因為其直接關系到學生的成績。但是對于學生在應用心理學實踐方面的重視程度就較為薄弱,學生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缺少學以致用的機會,這樣的不符合當代教育的要求和目標,也不利于學生在專業領域內的全方位發展,更不利于學生走向更具有實踐能力挑戰的社會崗位。
(四)課堂教學模式落后于時代,專業教學呼吁創新變革
從當前應用心理學專業教學模式入手進行探究,可以發現現在大部分的課堂都是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給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課本內容的復述和簡單的講解就算完成了一堂課,但是沒有觸及到對于知識和實踐應用的結合,導致學生證只知道理論,卻不知道如何靈活應用。此外,傳統的課堂模式對于學生來說已經習以為常,甚至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教學環境[2]。在信息化發展的教學階段,專業課程也在不斷地尋求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勢必是要被淘汰的。
二、有效提升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的策略
(一)加強課堂與生活實際關聯,有效開展多元實踐活動
對于學生在學習應用心理學專業時表現出來的實踐能力薄弱的問題,教師應該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致力于加強課堂與生活實際的關聯性,使學生能夠運用基本的心理學知識去面對如法庭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以及運動心理學等一些具體的實際應用領域的結合[3]。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有效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在活動中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鼓勵學生在生活中細心觀察,勇于運用知識的力量來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自身知識掌握中的弱點。。
(二)吸納專業素養的教學人才,致力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學校應該在應用心理學專業方面不斷吸納具備專業教學素養的教師人才,尤其是能夠在實踐教學方面給予學生正確指導的教師,可以是實踐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也可以是接受過良好教育的應用心理學專業畢業生。從經驗性和創新性等多個方面給學生帶來實踐教學方面的突破,致力于提升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此外,應該不斷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體系,能夠給學生創建一條系統化的實踐教學道路,能夠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運用課程優勢進行教學實踐地安排。
(三)重視專業的實踐技能培養,明確建立科學教學目標
在專業領域內應該強調對于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充分重視對于應用心理學中應用二字的要求,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建立起科學目標。在給學生進行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融入實踐教學,運用一些社會實踐案例、課程案例分析和情景化教學等方式,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外,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能夠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應用的專業領域內容,實現兩個專業的充分融合,也使得心理學發揮出其應有的效果和價值[4]。
(四)不斷實現教學模式創新化,運用信息技術開拓眼界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應用心理學也應該充分重視對于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能夠在信息化的教學氛圍中,運用技術實現教學的發展。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引入大量的實踐案例進行專業知識分析,能夠運用新媒體教學應用實現情景化教學,將實際的案例搬到課堂上來,使學生在課堂上也能夠實現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升。
三、結束語
學生在學習應用心理學專業的過程中,不僅需要重視對于他們理論化知識的掌握能力,更要注重專業實踐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夠掌握知識應用的技能,將承載應用心理學知識應用在社會的各個領域中,在社會中實現自身的專業價值。
參考文獻
[1] 劉婷.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薄弱反思[J].花炮科技與市場,2019, 98(01):230.
[2] 方艷君.應用心理學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思考[J].速讀(下旬),2019(010):145-146.
[3] 高尚,劉鳳林.基于提升學生實踐能力的應用心理學專業建設思考[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三--熱點討論. 2018.
[4] 趙曉磊.實踐教學:應用心理學專業個性化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