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梅
【摘要】小學班主任工作屬于小學管理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工作,嚴重影響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需引起班主任的重視。本文從三個方面入手對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開展進行敘述,給出提升小學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提升? 小學? 班主任? 工作質量? 有效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4-0011-02
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小,心智發育不成熟,導致自身的控制力不足,會在日常生活與學習過程中碰到多種多樣的問題,大大加重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負擔,導致班主任心有余而力不足。近幾年,新課標在我國得到推廣應用,也就對班主任的日常工作提出了嚴格的高要求。因此,班主任需充分發揮協調、管理與教育等的功能,為小學教育的開展提供便利性。
一、小學班主任日常工作項目
1.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道德觀與人生觀
學生進入學校后,與同學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實際上就相當于一個微型社會,但是,小學生的思想與行為均較為不成熟與幼稚,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因此,班主任的工作極為重要,要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引導學生,以輔助小學生培養正確的三觀。在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尊重小學生,嚴禁粗暴對待、侮辱學生,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友善待人,做講文明懂禮儀的學生。
2.管理者與組織者
小學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好班級,組織小學生參與各項活動,以保證班級的正常運行,努力為學生營造高質量的學習環境。班主任組織小學生自行投票選出自己信任的班干部,而班主任平常需與班干部做好交流和溝通,以準確掌握班級的運行狀況,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班主任需以班級的實際情況為基礎,編制完善的獎懲機制與班規,以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紀律意識,從而約束好自己的行為,保證行為的規范性,同時班主任還可以利用小物品,例如本子、筆等獎勵表現好的學生,利用打掃衛生等方式懲處學生,以增強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
3.提升班級凝聚力
班主任老師的管理工作在班級運轉的過程中極為重要,班主任老師需要關心、關懷以及愛護小學生,以促使小學生實現跨越式成長。班主任老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讓小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并將愛心傳遞給老師。班主任老師給予的關愛越多,小學生給予的回報也就越多,小學生深受班主任老師的影響,也會給予他人愛心,促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生活習慣。同時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班主任還能夠提升班級凝聚力,培養學生責任感。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開展中存在的問題
1.工作程序化、簡單化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處在發展迅速的時期,個體間的差異愈加明顯,多數班主任不重視學生間的差異性,實施一刀切政策。雖然班主任日常工作中忙忙碌碌,沒有空閑的時間,但是,卻沒有收獲預期的效果。
2.傳統教育理念的禁錮
我國的學校教育深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限制,班主任側重于管理學生的行為,不重視學生價值觀的培養,主觀依靠成績作為小學生的評估標準,未能夠關注小學生的情感變化,無法及時疏導小學生的不良心理情緒。
3.工作方法僵化、不靈活
小學生由于年齡較小,身心發展不足,因此自身的接受能力較弱,無法在短時間內迅速接受新事物,因此,多數老師并不能夠及時判斷學生的成長與變化,也就無法編制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進行處理,從而導致班主任工作質量不高。
4.缺少專業化的理論知識
現階段,我國小學的班主任老師均是由其他學科的任課老師兼任的,不僅需要承擔學科教學任務,而且還需要管理班級日常工作,力不從心極明顯。這些任課老師并沒有學習過專業的與教育心理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知識,也就無法透過表象看本質,無法深層次發現小學生存在的心理障礙,也就無法準確了解小學生的心理波動情況,嚴重影響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質量。
三、提升小學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有效方法
1.關愛學生,提高學生的熱情
班主任老師要將小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來愛護與關心,以促使小學生保持積極的態度樂觀學習,增強小學生的凝聚力,在班級中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班主任真心的愛護與關心,能夠獲取小學生的信任,保證班主任工作的正常進行。班主任的言傳身教能夠促使小學生理解、關愛與尊重他人,保障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班主任要做到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每一個小學生,不能區別對待。班主任老師要以伯樂的眼光發現小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及時肯定小學生的優點,鼓勵小學生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以增強小學生的自信心。
2.身先士卒,做好榜樣的示范
小學班主任屬于小學生最早接觸的班主任,他們的言行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小學生的行為。因此,小學階段的教育工作極為重要,會影響小學生的一生。由于小學生初入學校大門,班主任與小學生的接觸時間較長,小學生會模仿班主任的行為,因此,班主任給予什么樣的示范,小學生就會怎樣模仿,班主任需牢記謹言慎行,以引導學生的行為。古語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日漸意識到身教的重要性,因此,在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不受到自身情緒的影響,嚴格要求自己,做好示范,語言得當,以培養優秀的學生。
3.班主任堅持學習,提升工作質量
小學生由于年齡尚幼,缺乏自我約束力,班主任老師需重視心理學教育,以小學生心理特征為基礎進行。班主任老師在處理小學生犯的錯誤時,不應出現厭倦、心煩等不良心理,班主任老師需不斷學習專業知識,做好心理建設,自我調節不良情緒,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開展管理工作。高新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較快,小學生接觸網絡的途徑較多,班主任老師需要做好防護措施,要避免小學生接觸不良信息,班主任老師要幫助學生拒絕不良信息,又不失去好奇心。班主任老師要不斷提升自己,了解新鮮事物,對應學生興趣,同時班主任老師需要及時解答小學生的疑問,并引導小學生進行學習。
在個人成長中,不可避免地都會犯錯誤,錯誤類型也是多種多樣,多數錯誤都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犯的,部分錯誤甚至是會對他人造成傷害。因此,班主任老師需先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設,避免情緒波動過大,會傷及到學生。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老師需要密切關注小學生的成長狀況,用平常心對待學生與處理班級問題,徹底消除班主任老師的厭煩心理,以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4.坦誠相待,良師益友
在班級工作開展過程中,班主任除了保持原有的威嚴外,還需要與小學生之間構建朋友關系。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需要學生給予支持,以保證工作開展的順利。班主任在與小學生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要以真誠、平等的態度進行,保持師生互動,更容易使班主任走進小學生內心,以保證師生溝通的順暢性。班主任老師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小學生的角度入手,真正了解小學生的需求與想法,為班級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便利性。班主任老師在發現小學生犯錯誤后,要給予批評,但是要掌握批評的度,以防打擊小學生的自信心,要及時糾正,并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幫助小學生健康成長。
5.提高班主任老師自身的素質
班主任老師想要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就需要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的職業素養,主要是因為班主任自身職業素養提高了,心理與處理能力也會隨之提升,在班級管理中才能更得心應手,以提高班級管理的水平。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小學生受到自身年齡的影響,身心發展均不完善,自我約束能力不足,且自制力差,因此,小學階段的學生普遍存在違紀行為。班主任老師需具備高水平的職業素質,以鍛煉班主任心理素質,提高班主任的應急能力與處理能力,以保證班級正常的運轉下去。例如: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小學生開小差,與他人交談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玩其他玩具,班主任不可脾氣暴躁地怒吼,給予他們懲處,班主任老師需要嚴格控制自己的情緒,平心靜氣地處理班級事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若是小學生一再犯錯,班主任老師不能從開始就責罵、遷怒小學生,更不能以厭煩的語氣與態度對待學生,而是需要班主任仔細詢問小學生原因,給他們解釋機會,從而掌握前因后果,后班主任老師在編制處理措施與應對對策,保證事情處理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班主任老師在詢問學生原因后會發現,小學生之所以在課堂上交頭接耳,最主要的原因是對老師的講課內容不理解,又不能打斷老師的教學,只能詢問旁邊的同學。因此,班主任不可一味認為學生“交頭接耳”是不好的行為,以防打擊小學生求知的積極性。
6.構建一支高質量的班干部隊伍
在班級日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老師要意識到自己的重要性與作用,拒絕以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態度開展工作,需將班級管理分成多個板塊交給學生進行管理,讓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因此,班主任老師需要在班級中構建一支優秀的隊伍,選賢任能,充分發揮班干部的作用,以保證班級運轉的良好性與有效性。班干部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不僅能夠有效降低班主任老師的工作量與工作壓力,而且能夠有效提高班級管理的質量。
在班干部隊伍構建過程中,班主任老師需要做好選拔工作,嚴把選拔關,上任的班干部均需要受到本班級學生的認可,提高班級管理質量。在班干部選拔過程中,班主任老師需要選擇民主投票方式選拔,避免一言堂的現象存在,并在選拔結束后,和班干部之間開展積極、有效的交流與溝通,促使班干部全面掌握與了解班干部所承擔的職責與發揮的作用。班主任和班干部之間的交流溝通極其重要,既能夠讓班主任了解班干部學生的情況,又能夠促使班干部了解自己職位的重要性。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構建班干部隊伍并不是要找尋幫助班主任工作開展的幫手,班主任老師要重視學生管理意識的培養,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質量。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需要參與班級管理,且通過輪換制度來任用班干部,以保證每個小學生都有機會公平地參與班級管理工作,以培養小學生的責任感。班干部選拔的方式與方法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選擇靈活方式開展構建班干部隊伍的工作,以促使小學生遵守班級紀律,增強小學生的自制力、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班級管理效果,從而提高小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班主任的工作較為瑣碎,需要班主任積極進行探索與嘗試,以有機融合多方面知識,探索新的途徑,以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質量。而小學班主任工作質量的提高,需要班主任長時間的堅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進行優化,并在實際工作中進行實踐與探究,從而實現優化小學班主任工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晨曦.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文學教育(下),2018(05):124-125.
[2]高杰.城市小學班主任勝任力的問題及其解決策略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3]王云.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現存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
[4]元靜.小學班主任工作滿意度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實證研究——以鄭州市268所小學為例[J].當代教育論壇,2019(01):83-96.
[5]徐艷.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中國校外教育,2015(05):26-27.
[6]楊梅.小學班主任管理模式對小學生學習質量的影響分析[J].教書育人,2020(10):72.
[7]陳梅珍.淺析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難點和優化策略[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4):94.
[8]周慧瓊.淺談新課程下加強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思路和對策[J].普洱學院學報,2016(06):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