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
【摘要】初中歷史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學生通過歷史學習系統了解中西方歷史文化的發展,提升自己的文化內涵。近些年來,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大眾對初中歷史教學的要求正在發生變化,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越來越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與意識成為了學生成長發展中的重要能力,也成為了初中老師們教學中的重要任務。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去思考探究問題,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記憶所學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同時學生創新探究意識也能夠得到培養,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初中? ?歷史教學? ?問題意識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9-078-01
引言:初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學習習慣與方法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老師需要積極創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幫助學生掌握更豐富的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方法太過單調,“填鴨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學生也缺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探究問題的能力,這樣導致學生的學習效果得不到理想的結果。基于此,初中歷史老師應該在新課改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去鍛煉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進而幫助老師提高教學質量。
一、構建融洽師生關系,創設良好提問氛圍
在現代教育中,融洽師生關系是老師順利開展教學工作的關鍵。老師與學生關系融洽,學生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與老師一起探討研究學習問題,這樣既能夠讓教學氛圍變得和諧友愛,又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初中歷史老師要想有效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首先就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與學生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提問氛圍,讓學生敢于提問,勇于提問,從而不斷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與意識。例如,在講述八年級的《香港與澳門的回歸》一課時,在講課時,老師可以設計一些小游戲去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如可以讓學生與老師一起演唱七子之歌的歌曲。這樣老師與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可以相互溝通交流,學生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親近與友好,進而構建起融洽的師生關系,也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這樣老師在具體講述教材內容的過程中,學生才能夠在發現問題時敢于提出來。這樣的教學既能夠有效改善傳統歷史教學帶來的弊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又能夠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幫助培養學生敢于提問、積極思考的學習能力與意識。
二、創設良好情境課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在現代教育中,教學方法豐富多樣,其中創設情境課堂是運用最廣泛、最受歡迎的方式之一。情境課堂能夠通過各種活動內容為學生建立不同的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有更加深刻的體會,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發現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感受到學習的娛樂性與創新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基于此,初中歷史老師在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的過程中,就可以積極創設一些良好的課堂情境,利用情境氛圍引導學生逐漸發現問題,從而在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提高老師的教學有效性。例如,在講述九年級的《文藝復興運動》一課時,老師可以選擇一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作品片段如但丁的《神曲》讓學生們進行角色扮演,將文中的對話內容作為臺詞進行表演。在表演過程中學生們會對其內容有個更加深刻的理解與體會,讓學生有更直觀的感受,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會主動進行思考,出現這種對話內容的背景原因是什么?這些對話包含著怎樣的情感等等。這樣通過情境表演去引導學生思考,更能夠讓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有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形成。
三、積極開展實踐活動,組織學生探究問題
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們擁有著極強的好奇心。所以,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創新教學方式去開展實踐活動等去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形成主動探究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在提高教學水平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的能力與意識。例如,在講述完九年級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內容后,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場以“蒸汽手工”為主題的手工制作比賽,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制作以蒸汽為主要動力的手工作品,在制作過程中學生需要對作品的制作進行探究思考,并且也會主動探究第一次工業革命對現代社會帶來的影響。在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擁有更多的機會去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發揮自己創新思維,提升自己的合作能力,同時也能夠不斷培養自身的問題探究意識,進而有效提高綜合素質。
結語:總而言之,學生只有善于發展問題,樂于提出問題并探究問題,才能讓學生對學習充滿激情與主動性,從而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初中歷史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充分認識到學生問題意識形成的重要性,并積極實施手段進行培養。當然,在培養過程中也要注重有效性,通過構建融洽師生關系、創設良好教學情境、開展實踐活動等方式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提問氛圍,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組織學生探究問題,進而讓學生在提高學習能力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問題意識,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后續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廖國鋒.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分析[J].才智,2020(17):186.
[2]胡捷.問題意識,創新培養——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才智,2020(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