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廣玉
摘 要: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發展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優秀傳統文化,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是當今青少年的使命。教師應該設計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讓學生全面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與啟迪,切實優化學生的精神世界,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認同感。為此,初中數學教師也要肩負起傳承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使命,切實整合本學科的隱性文化資源,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化認知能力,優化學生的審美情趣。本文將從利用傳統文化導入數學新課、利用數學文化史補充教學內容、利用傳統文化解決數學問題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如何有效滲透我國傳統文化。
關鍵詞:初中數學 傳統文化 滲透策略
數學學科雖然是以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為基礎的,但同樣是滲透我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學科。數學知識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得以豐富,中國自古便有豐富的數學文化成果。如果可以在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滲透傳統文化,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全面掌握數學知識的起源、發展與創新歷程,另一方面則可以有效打開學生的文化視野,優化學生的思維品質。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積極組織傳統文化教育活動,有效豐富學生的文化體驗。
一、利用傳統文化導入新課
課堂導入環節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卻一直影響著學生的思維狀態與學習情感。人們常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如果在課堂導入環節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則可以切實轉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使其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數學探究活動中。
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先人經常會使用數學思想來完成生產生活任務,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成果,可以有效激發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其將傳統文化成果與數學知識串聯起來,產生文化認識,提高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對此,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嘗試使用傳統文化來導入,切實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從文化視角中去思考數學知識的發展史、應用規律,由此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端正學生的數學學習態度。
如在“軸對稱”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就整理了故宮、天壇、頤和園、蘇州園林等極具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物照片,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些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大多數學生都會說出古香古色、壯觀宏大等詞。然后,筆者讓學生從數學角度去欣賞這些古建筑物的結構特點,引導學生說出了“軸對稱”這一數學概念。隨后,筆者解釋了古人在設計、建造建筑物時始終秉承著對稱、方正等傳統理念,自古便強調對稱美,由此形成了中國傳統建筑的特色。接著,筆者繼續展示京劇臉譜、福娃、窗花等多種傳統藝術資料,進一步強調了圖形對稱美的知識,讓學生全面接受文化的熏陶。由此,學生便產生了愉悅、輕松的學習情感,而這可以促使學生全面探究“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有部分表達欲望較強烈的學生還說出了生活中存在的軸對稱圖形,進一步感受了對稱思想對于中國人的影響。
二、利用數學文化史補充教學內容
令人驕傲的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慧受到了世界各國的普遍認可,而我國傳統文化迅速地在全世界宣傳、普及與推廣。其中,數學文化一直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我國有非常著名的數學家、數學著作,由此構成了數學文化史。初中數學教師要全面整合數學文化史的知識,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使其了解我國的數學文化內涵,開闊文化視野,真正實現健康成長。
在中華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有許多在數學領域有突出貢獻的數學家,如魏晉之際的數學家劉徽、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宋代的數學家楊輝等,他們都有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等優良品質,不僅繼承了前人的數學智慧,也發展了前人的數學成果。因此,筆者及時整理了這些數學文化史資料,讓學生閱讀這些古人的生平事跡、數學成果等,還會介紹《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等古代數學著作,希望學生可以有序展開文化閱讀活動。但是,由于《九章算術》《周髀算經》等著作是以文言文來記錄數學知識的,這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較高,所以筆者就與語文教師合作,共同引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由此訓練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切實豐富了學生的文化認識。
三、利用傳統文化解決數學問題
在數學教育活動中,問題解決十分關鍵,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讓學生學以致用。在此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也可以直接滲透傳統文化,利用數學文化史來補充問題的背景,引導學生自主審題、自主整合文化材料,從中確定具體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由此遷移數學知識,切實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中,初中生全面受到了滲透文化的熏陶,有效拓展了文化視野,豐富了文化體驗經歷。
如在關于勾股定理的數學證明與解題應用過程中,筆者就利用西漢時期《周髀算經》一書中關于勾股定理的數學文化史資料,以及東漢時期數學家趙爽使用弦圖證法來分析勾股定理的文化資料,引導學生以這些數學家的邏輯思維為基礎,推導、檢驗勾股定理,由此推進了問題的解決過程。學生自主設計了科學可行的數學探究方案,切實優化了數學思維能力,豐富了文化知識儲備。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全面滲透傳統文化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精神品質,逐步提升學生的文化修養,讓學生自覺投身于振興中華民族的偉大事業之中,為祖國建設與民族繁榮做出自己的貢獻。初中數學教師要組織豐富的傳統文化教學活動,使學生切實受到文化的熏陶,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創設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 李靜業《將數學文化融入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遼寧師范大學2018年碩士畢業論文。
[2] 邱晚春《初中數學文化教學實施現狀的調查研究》,黃岡師范學院2018碩士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