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濤
摘 要: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進程,英語教學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在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環境下,中學的英語教育需要注重傳統文化資源的滲透,使中外文化達成友好的交流,為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文化觀念。中學英語教學進行中國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現實問題,本文將圍繞著教學中存在的教學問題展開探究,并總結出對策,以保障中學生的英語學習。
關鍵詞:中學英語 中國傳統文化 現實問題 對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32.024
近年來,我國社會的經濟實力穩步增長,并且逐漸邁入了全球化的發展進程當中。英語作為全球適用范圍最廣的一門語言,在全球化的趨勢中有著積極的作用。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中學生可以為社會的建設貢獻自身的力量。當下社會中評價高素質人才的標準便包括英語的使用能力。為了使中外的文化完成交流,中學英語教師開始將中國傳統文化滲透到中學英語的課堂中。然而,中學英語的教學仍存在著較多的現實問題,教師應當及時地完善教學設計,為學生總結出有效的教學對策。
一、傳統文化滲透到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1.使傳統文化得到傳承
在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中,外來的文化知識融入了我國人民的生活、學習之中。外來文化為我國人民的視野帶來了新的體驗,豐富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社會中的各個方面有外來文化的體現。外來文化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新的挑戰。中學英語教學便是外來文化滲透的重要體現,將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中學英語教學中可以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和發展,有助于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在全球化的社會環境中得以立足。同時,使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全新的發展。
2.完成友好的文化交流
全球化的發展歷程中,國家之間不僅存在著經濟上的貿易交流,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同樣是極為重要的。我國的教育工作者逐漸意識到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關鍵性,因此文化交流成為教育工作者重點開展的內容。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外來文化的關鍵場所,因此在中學的英語課堂中融入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可以使中外的文化進行交流。文化交流是當下社會的發展趨勢,傳統文化滲透到中學英語課堂中為學生帶來了新的課堂形式。同時,中外文化的交流可以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收獲新的內容。中華民族的文化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使傳統文化與英語文化完成友好的交流。同時,也為英語課堂的教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保障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保障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我國的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內容,將傳統文化滲透到中學英語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文化觀念等,有助于保障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使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念得到貫徹、落實。
二、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
1.不夠重視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
通過對當前中學英語教學課堂的現狀進行分析調查,能夠發現中學英語教學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的過程仍存在著較多的現實問題。首先,中學英語教師仍然不夠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中學英語教師普遍認為傳統文化的傳承是其他學科的任務,教師也沒有意識到傳統文化為英語課堂帶來的積極幫助。因此,當前的中學英語教師仍然循規蹈矩地為學生開展著陳舊的英語教學模式,我國的傳統文化資源滲透受到了忽視。
2.英語課堂形式和內容的局限
當前大部分中學英語課堂的形式和內容都存在著局限性。首先,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沒有得到與時俱進地發展,同時教師的傳統文化意識較低,因此教師對學生開展的英語課堂形式較為單一。教師運用著陳舊、老套的教學形式,傳統文化的知識內容沒有得到有效地滲透,使文化交流無法順利開展進行。同時,英語教師開展傳統文化滲透的形式較為表面。教師沒有將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深入發掘,使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地發揮。教師對學生開展的傳統文化教學內容過于單一,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多樣,教師沒有將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充分開發,導致了當前中學英語課堂在整體上呈現著枯燥、乏味的現象。
三、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對策
1.利用傳統文化引入英語課堂
中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當保證教學課堂的整體性,英語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發揮出最佳的價值。所以,中學英語教師需要重視課堂環節的設計。許多英語教師通常開門見山式地展開英語教學,導致了學生沒有及時地進入學習的狀態,將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較低。我國的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內容,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的內容滲透到英語課堂的引入環節中,以此來保障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促使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升,為英語課堂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九年級英語全一冊教材中《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在課堂開始時將學生帶入到傳統文化的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我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展開想象,同時在黑板中為學生展示我國其他傳統節日對應的英語單詞,如端午節(The Dragon Boat Festival)、春節(The Chinese Spring Festival)等。傳統節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形式,通過傳統文化的情境展示,教師引入了英語教學的課堂內容。同時,中學生對英語課堂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好奇心得到激發,學生的注意力得到吸引,有助于學生將更加專注的學習精力投入英語課堂中。傳統文化的滲透使英語課堂引入環節得到了良好的構建,英語課堂高效開展的同時,我國的傳統文化得到了傳承和弘揚。
2.開展對比教學,深化文化交流
對比教學是一種有效的教學策略,中學英語教師可以將對比教學的教學策略應用到自身的課堂中。教師可以依據英語教材為學生分別展示英語文化的內容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同時引導學生對中英文化的內容進行對比,使學生感受中英文化的異同之處。通過對比教學的開展,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了中英文化之間的差異,有助于學生樹立起完善的文化意識,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觀念,使中英文化之間的交流得到深化。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教材中《Music》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為學生分別展示我國的傳統音樂類型和傳統樂器,以及西方的音樂類型和音樂樂器。教師引導學生對中外的音樂進行比較,使學生感受中外在音樂方面的異同之處。比如教師為學生展示我國的傳統樂器古箏、西方的樂器吉他(guitar)等。學生在中英比對的教學中掌握了“Chinese traditional、classical、country music、hip-hop”等中外音樂類型。對比教學的開展使得學生的知識面更加豐富,激發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傳統文化觀念更加明確,保證了文化交流的深入開展。
3.拓展英語課堂的傳統文化教學內容
中學英語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應當對學生的主觀意識進行充分地考慮,教師需要為學生構建具有趣味性和針對性的英語課堂,使我國的傳統文化資源可以有效地滲透其中。教師可以將傳統文化的內容進行拓展,豐富中學英語課堂的形式和內容。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生動具體的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的感官受到強烈的刺激,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教材中《Food and Culture》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展示我國傳統食物的視頻和圖片,豐富學生的英語課堂內容。美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組成內容,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展示紅燒肉、剁椒魚頭等美食圖片,使學生掌握“Red braised pork、Steamed fish head covered with chillies”等單詞。通過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將教學的內容進行創新和拓展,中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得到培養,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弘揚。
總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財富,中學英語教師應當將傳統文化合理地滲透到英語課堂中,為學生構建更加多元化的英語課堂,使中外文化得到友好的交流,保障學生的英語能力提升,使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 黨軍林《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載體,提高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效——以農村中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為例》,《才智》2018年第1期。
[2] 周雨婷《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讀與寫》2018年第22期。
[3] 靳欣悅《試論中學英語教學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現實問題與對策》,《校園英語》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