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任務引領指向深度閱讀為論述話題,突出任務對培養學生深層次閱讀中的驅動作用。依據任務閱讀的特征,注重背景激活、難題驅動、合作探究和隨筆拓展等策略指導,注重多元化、開放性和差異性引領,利于學生在聚焦問題中找到探究破解的方法,增強學生閱讀主動性與創造活力。探討任務引領下閱讀模式轉變,是豐富學生認知視野與思維,凸顯深度閱讀的有益嘗試。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任務;合作;表達
英語課程標準將任務性原則作為閱讀的重要教學建議,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帶著問題深入探知,在合作探究中發現破解問題的對策。很多教師也是以此為切入點,紛紛嘗試任務閱讀模式,從存在的“淺閱讀”問題出發,將英語閱讀中“結果論英雄”主動遷移和拓展,從讀前背景豐富到讀中的合作探究再到讀后拓展延伸,讓深度閱讀始終成為學生積淀豐富知識底蘊和文化內涵的主要途徑。實踐證明,任務引領下的英語深度閱讀不僅是開闊認知視野與豐富思維的需要,更是學生掌握閱讀技法和理解技巧的必不可少前提,需要師生認真探索和嘗試一番。
一、 圍繞背景激活任務——吸引注意
基于閱讀素材背景提示下的理解,是學生獲得豐富認知視野與方法的重要前奏。教師不妨結合語篇表達主題,圍繞相關背景作深入拓展延伸,能在最大限度吸引學生眼球和注意力的前提下增強其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不妨圍繞閱讀素材背景激活相關任務,引領學生在主動大膽嘗試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設想和意見,賦予文本更多看頭和嚼勁。
圍繞背景激活任務使得學生走出本本主義的學習思維束縛,給學生提供更為寬廣的認知平臺。很多同學能夠根據背景設計的任務主動研讀語篇,能有效圍繞背景作深層次的感思,如,在八年級英語下冊的Unit 8 的“Reading—Green Switzerland”閱讀指導中,不妨結合“Where is Switzerland?”和“What is there in Switzerland?”內容,給學生足夠的自我研讀時間,引導他們從中找出相關內容。很多同學圍繞“Switzerland is a wonderful and beautiful place”的表達主題,紛紛從Switzerland的地理位置、氣候變化、民情風俗等方面主動梳理相應的知識點,從相應的話題任務中主動提出相關意見,能有針對性表達自己的認知思維情感。教師可結合有關Switzerland知識點,設置如下話題任務:Did you go to Switzerland? Why is Switzerland so green? 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Switzerland?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深入探究,引導他們在主動研讀中深化認知。通過這樣的文化背景輸入,很多同學能有針對性說出自己的認知感觸,在主動探析過程中獲得多樣感思與和真切體驗。
教師可結合語篇表達背景,多給學生相應提示,引導他們主動融入語境中深入探索,找出其中的相關表達元素。很多同學結合文章背景,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設想意見,能結合其中的內容主動說出自己的感思。教師結合學生在研讀文章中發現,不妨多給他們相應的思考話題,引導他們針對自己閱讀認知,多以筆記圈劃的形式找出有價值信息,幫助他們形成有針對性認知,從而拓寬自己的表達思維方法。
二、 聚焦問題預設任務——明確目標
教師結合學生的理解難點,以問題為導向,突出任務創設的目標,多給學生預設相關任務,讓學生在主動深思的過程中增強感知體驗。教師可結合學生的問題,注重層次性、開放性和多樣化,多給學生預設相應的任務,于學生在聚焦問題中生成豐富感觸。教師以聚焦問題為導向預設相應的任務,利于學生在有的放矢閱讀中深化理解,積淀知識和文化底蘊。
英語閱讀中以話題任務為突破口,多給學生相應提示和引導,定會利于學生形成明確學習目標方向。教師在聚焦問題預設任務的時候,可針對文本重點和學生認知難點予以創設,如,在九年級英語上冊Unit 1的“Reading—People who are happy with their jobs”閱讀引導中,可運用此法。很多同學在閱讀中,針對“Ideal happiness”的話題,圍繞“What is there in happiness?”和“How do you understand ideal happiness?”等話題主動從語篇中摘錄出相關信息。教師可建議學生在整體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The job and happiness”,不妨預設如下的問題:How do you understand happiness? Which job do you like best? Do you think the favorite job is good for us?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主動從語篇中摘錄相應的信息,幫助他們形成開放化認知感思。
教師可針對學生在自我閱讀中發現的問題,多建議他們聚焦自身問題主動提出相應意見,讓他們有針對性說出自己的感思。教師可多鼓勵學生根據不同的問題深入研讀語篇,運用筆記圈劃、同桌交流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疑惑,讓他們能針對自身的問題大膽說出自己的認知感觸。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問題,結合語篇閱讀重點有針對性創設相關任務,讓他們在主動探討中強化識記運用。
三、 群體合力探究任務——破解疑慮
合作探究運用于英語任務閱讀,旨在發揮學生的集體智慧,引導學生在群策群力的過程中相互學習切磋。教師可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探究任務,鼓勵學生在各抒己見過程中集思廣益,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激情。學生以群體合力探究的方式研讀文本素材,定會利于學生在真正融入協作探究中豐富認知,在相互切磋中掌握語用的規則與方法,增強問題探究技能水平。
群體合力探究能給學生更多相互討教切磋的機會,利于學生在主動交流中深化表達運用,增強自我學習主動性和創造力。教師針對閱讀素材內容,如,在九年級英語上冊第六單元的TV programmes的“Reading—Saturday's TV programmes”閱讀中,可嘗試運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化交流。教師可建議學生結合“What is there in Saturday's TV programmes?”“What can you watch from Saturday's TV programmes?”話題,引導學生從語篇中摘錄圈劃出相應的內容,幫助他們形成一定的深刻印象。在此基礎上,教師可針對語篇表達核心要義,建議學生以小組討論交流的方式,圍繞“What did you find in the article?”“Do you like Saturday's TV programmes?”“How are you going to introduce your favorite TV programmes?”等話題主動進行溝通,讓他們帶著好奇主動研讀語篇。教師可根據學生互動交流,引導他們圍繞“What do you think of Saturday's TV programmes?”話題相互對話,幫助他們主動梳理語篇表達要義。
針對語篇表達的要義,教師可多給學生創設具有鮮明導向性和多元化話題,鼓勵他們針對自身的理解實際大膽提出自己的設想和意見。在此基礎上,教師可建議學生針對自身在英語表達交流中發現的問題多深入溝通,多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整體認知提出有針對性對策,鼓勵他們在博采眾長中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表達技能水平。
四、 隨筆拓展延伸任務——學以致用
讀寫結合是學生豐富表達視野和思維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生展示自己表達技能的重要途徑。書面表達作為學生閱讀思維的延伸,需要學生在不斷審視和認真揣摩的基礎上予以拓展延伸,需要學生在不斷總結反思中體味作者表達初衷和命題者的表達意圖。隨筆拓展延伸任務能給學生更多的支持和鼓勵,能使得學生在讀思結合中發現富饒的表達素材,能讓閱讀跳出單純依賴記憶性理解“窠臼”。
隨筆拓展延伸任務,使得學生獲得足夠自我認知體驗和深入探析的機會。教師不妨結合隨筆表達特征,多從培養學生敏銳語言感知的角度深入引導,讓學生從中深有感觸,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如,在八年級英語上冊Unit 1 Friends的“Reading—Best friends”任務探究中,可嘗試此法。教師可針對optimistic、be glad to help people、humorous等詞匯,不妨請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發現,鼓勵他們就“What characters are about best friend?”“How to make good friends?”“What do we learn from good friends?”等話題收集相關表達元素,引導學生從“朋友是自己一生不可少的寶貴財富”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很多同學通過隨筆方式,結合“There are a lot of good characters about my good friends”,“My best friend can listen to me”,“My best friend can give me a helping hand”等方面的內容主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從“The value of best friends”的角度主動表達自己的認知,能在深入拓展延伸中獲得豐富的有價值的感悟信息。
學生通過隨筆的方式來延伸話題,能使得自身的閱讀感知富有深度和廣度,利于其從中深入研究文本表達內涵。教師可結合學生的語言表達,多給他們相應的隨筆指導,多引導他們在主動剖析和深入甄別的過程中挖掘表達信息,引導他們從探知語篇表達主題向主動拓展延伸的角度深入探索,讓他們在主動嘗試中掌握英語表達的技巧。
總而言之,英語深度閱讀需要時間,需要學生在靜心研讀和深入探究中找到破解問題的出發點和切入點,需要在任務驅動中發現破解疑慮的幽徑。圍繞任務探究,從讀前指導、讀中深究、到讀后延伸,始終圍繞問題創設多元、開放和層次式任務,不僅是喚醒學生主動閱讀激情的需要,更是培養學生協作探究能力的必然需要。這種需要為真正深度閱讀埋下了伏筆,更是值得師生探索嘗試的路徑。
作者簡介:
李拯,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陰中學新城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