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淑汝
【摘 要】當前,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小學各個學科都做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教學變革,原本“一刀切”的上課形式,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小學教學了。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每個學生的靈活性和理解力不同,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就難以適應學生的需求。因此,教師可以采取障礙跑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保障學生與環境的適應性,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本文通過分析小學體育課的現狀以及采取障礙跑教學的意義,探討采取障礙跑教學的方式。
【關鍵詞】障礙跑教學;小學體育;教學情境;核心素養
一、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現狀
在體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很多小學的體育課教學普遍存在教師的付出與學生的收獲不成正比的現象。課程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枯燥,學生不樂于接受課程的模式,教師也無法調動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學生無法感受到體育精神以及體育運動所體現出的魅力,因而對體育運動課程并不上心。同時,由于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基礎不同,班內學生的課堂效率和課上收獲參差不齊。不同水平的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感受不同,而教師很容易“顧此失彼”,難以把握學生的總體水平,難以進行科學合理的課程規劃,導致學生上課效率較低,學習和練習的動作不夠標準,難以達到應有的課堂效果。因此,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開展“障礙跑”,對學生的反應能力和靈活性進行鍛煉,對在活動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糾正。
二、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采取障礙跑活動的意義
教師在授課的時候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并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傳授,決不能貪圖省事,一概而論。但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教師在課堂上的精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要。障礙跑運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運動靈活性和機動性,也能讓學生之間在進行體育活動的過程中相互合作,實現共同進步,避免由于學生之間的水平差異而引起的學生自傲或自卑的心理,保障了學生的心理平衡和健康,也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對學生的訴求進行分類整理。在對不同班級上課時,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教授不同的教學內容。在體育課堂上進行障礙跑教學,學生能在課堂上進行互動,能克服與同學在相互合作練習時的戒備心理,從而拉近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有利于教師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情況,從而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效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采取障礙跑教學的策略
(一)采取科學的分組方式
要采取障礙跑教學的形式,首先就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在學校進行障礙跑教學,肯定不能讓學生一窩蜂全部進行活動,而要進行合理的分組,讓學生按照順序進行活動。因此,教師要對學生的現有知識、能力水平進行科學的評估和檢測,將學生的理解能力、身體的柔韌性、協調性和對課程的興趣要求等各項因素都考慮在內,進行科學的分組和調控,讓水平大致相同的學生進行互動與合作,實現相互之間的激勵和共同學習。同時,要結合學生的不同情況,對每一組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教授不同的教學內容,并不斷推進,讓所有的學生都得到應有的提高。教師在對不同小組的學生進行授課時,要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切不可因為分組的原因,對活動能力較差的學生另眼相待。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當然,也要對學生進行階段考核、分類考核,考慮學生普遍出現的問題,因材施教,并對學生進行發展性評價,使學生不斷提高。
(二)采取靈活的授課方式
教師要通過調查和觀察,掌握班級內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等基礎情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并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為每個學生創造整體發展的機會。教師可以選擇“三人或多人組隊”的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融入班級活動中,讓學生在與同學共同練習時,掌握障礙跑動作的要領,在與同學組隊時,不斷增強自己的耐力和毅力,感受學習障礙跑的樂趣和魅力。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找到水平相當的同學進行障礙跑練習,也能促進學生間的人際互動,形成有利于每個成員協調發展的集體力量,也有利于學生了解中華傳統障礙跑,體味中國體育運動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也要打破小組之間的界限,實時保障每一小組內學生的水平大致相同,學習內容合理高效。切不可把學生固定到一個小組中,不再變動。這樣不利于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展,也很容易導致學生之間出現矛盾和不和諧,不利于學生之間的友好相處。因此,教師要采取這樣靈活的方式,鼓勵學生不斷上進,激發學生的學習和訓練興趣。
(三)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
教師在授課時,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對不同小組的學生,教師的授課方式也應不同。對于水平較好的學生,教師在教授了障礙跑的基本方法后,就要加強學生的自主訓練,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同時,還可以教授一些難度較大的動作,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和水平。對于水平一般的學生,教師就要中規中矩地進行教學,帶領學生進行學習和練習,適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障礙跑步法和技法的能力,調動學生對學習障礙跑的興趣。對于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就要手把手進行教學。從理論到訓練,教師都要加強引導,及時糾正學生不規范的動作,及時督促學生練習。同時,教師在教授障礙跑動作時,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生的體育素質,把握適當的課程節奏。在上課時,采取不同的方式給不同的學生上課,不僅可以讓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和練習的方法,也能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聽課效率。
(四)選擇適當的課程內容
因為不同學生的理解力和貫徹落實能力不同,教師就要因材施教,盡可能在課堂上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訴求。因此,教師在設置障礙時,也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教師如果讓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去通過復雜的障礙,可以提升他們的自信,但讓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去通過那些較為復雜的障礙,很容易讓他們對障礙跑的學習失去信心,久而久之,很容易自暴自棄,對學習不再抱希望。因此,教師在設置障礙時,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在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上的差異,找到適合不同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培養他們對學習障礙跑的興趣和信心。在活動時,教師也要結合學生的能力和水平,保障學生能通過障礙跑活動,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有所收獲。教師要通過采用適當的課程內容的方式,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提升學生的障礙跑素養,提高小學障礙跑的課堂學習效率。
四、結語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和進步,小學體育課采取障礙跑的教學方式也要不斷更新。為了更好地適應新時代對體育課程的要求,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采取“障礙跑教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速度,并讓其找到水平相當的同學進行合作訓練,充分激發學生對障礙跑的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提高體育課的效率,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提供更多機會和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史祥俊.無器械的障礙跑[J].體育教學,2020(4).
[2]宋寶玉,劉瀚濤.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初中生障礙跑拓展訓練教學案例[J].科技風,2020(11).
[3]張麗莉.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教學情境的創設——以五年級障礙跑教學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