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培基
【摘要】課堂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教師實行教學的主要舞臺。而語文這一學科所涉及的文字性內容較多,學生學起來容易枯燥乏味。這就需要教師創新自身的教學方式,選擇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教學。本文將針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進行研究說明,旨在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3-0078-02
Research on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Constructing Effective Chinese Classroom in Primary School
(Central Primary School,Daxi Town,Pinghe County,Zhangzhou City,Fujian Province,China)YE Peiji
【Abstract】Classroom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knowledge,and it is also the main stage for teachers to practice teaching.However,the subject of Chinese involves a lot of textual content,which makes students easy to learn.This requires teachers to innovate their own teaching methods and choose effective methods for teaching.This arti‐cle will study and explain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the Chinese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s,aiming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hinese classroom in elementary school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Chinese;Efficient classroom;Effective strategies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越來越受到重視,而對小學語文高校課堂的構建,也是許多語文教師著重關注的內容。這就要求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同時結合每一位小學生的特點,從而對教學方案的設計進行優化。如此一來,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其后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教師的教學質量也能夠得到全面提升。
一、重視新舊知識的結合,鞏固小學生的記憶
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但小學生想要學好,也必須要擁有足夠的基礎,那么教師從第一次講授了新知識之后,每堂課都要重視聯系舊知識,可以以舊知識為指引,從而慢慢融入新知識,這樣對小學生鞏固基礎有一定程度的幫助。語文來源于生活,生活也離不開語文,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充分引用生活中的語文知識,使小學生的思維得以發散,同時還能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其思維空間得以擴大。此外,教師在進行教學備案時,要提前準備好豐富的教學內容,讓語文學科的特征能夠得到充分的體現,使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對相關知識進行理解。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將新舊知識有機結合,進而讓學生的知識網絡能夠在穩定的基礎上逐步擴大,有利于促進其全面發展。
二、應用趣味性較強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最好的老師,而良好的開端也更容易獲取成功。這就要求教師在每堂課開始時,就要注意采取措施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充分調動小學生的積極性,如此才能真正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果。具體而言,就是要重視課堂導入環節的趣味性,以此來讓學生的好奇心增強,課堂注意力更加集中。比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在上課之前教師就可以提前準備壁虎模型等一些教學工具,然后正式上課時為學生展示,這樣能夠輕松吸引到小學生的注意力,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回答對壁虎有哪些了解,而學生的回答也會各種各樣,此時教師就應當選取合適的機會,告訴學生壁虎是一種益蟲,應當受到保護,當學生有所了解之后,教師再把小壁虎的尾巴摘掉,當學生感到驚訝時,就順其自然地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入課本內容中。這種導入環節所花的時間并不多,但卻能充分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其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如此便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效率。
三、重視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是將知識強行灌輸給學生,如果不改變這種腐朽的教學觀念,那么就不能很好地遵循新課標所要求的內容,并且也不利于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提升。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學生被迫接受知識的局面必須改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多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研究,使現如今素質教育的精髓能夠充分得以體現,同時這也是創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教師在教授《火燒云》一課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相關的工具書去查詢課文中的生詞生字,以便于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后再向學生提問:課文是如何描述“火燒云”這一壯觀景象的?火燒云從出現到消失的整個過程是怎樣的? 在問題提出之后,教師要求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尋找答案,以此來讓其了解課文中所表達的主要內容。此外, 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同時將課文每段的大意歸納出來,這樣就能讓學生了解到課文的敘述方法以及整篇課文的整體結構。教師在課堂中充分應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火燒云的變化過程,使其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到課文所描述的內容,同時還能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
四、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實現高效課堂的前提是要學生在學習方面有足夠的主動性,而完成這一目標最為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讓其更有自信心,學生的自信心越充足,就會越喜歡學習,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能力也會越高。如此循序漸進,學生的語文成績能夠得到充分的提高,而教師的課堂教學亦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不斷追求高效的課堂效率,同時也要充分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探索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科學合理地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從而創設一個趣味性高、輕松活躍的課堂環境,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為其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為語文高校課堂的構建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陳冬冬.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之我見[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7).
[2] 魏芳.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9(9).
[3] 劉詣.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9(29).
( 責 編 楊 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