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曲
摘要:“課程思政”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建設,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頂層設計,才能使得各類課程更好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關鍵詞:高職院校;課程思政;探索
一、新時代加強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的時代價值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既指出了思政理論課發展的重點之所在,同時也指明了大學各類課程和思政理論課同向同行、協同建設的根本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這是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具體要求。同時習總書記還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學生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1。“課程思政”是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和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的有效切入,也是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重要抓手。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素質優質技能人才的地方,而高素質優質技能人才必然應該是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科學闡述了新形勢下高校立德樹人工作應遵循的理念、路徑和方法。當今社會,互聯網飛速發展,各種知識與信息快速傳播,思想政治教育同樣應該適應新的形勢,加快推進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創新,加強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的建設,立足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頂層設計,使得各類課程更好地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課程思政”是將所有課堂作為育人主渠道,旨在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入各門課程的教學和改革,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效結合,實現立德樹人的潤物無聲,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的根本任務。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其他各種專業課程同為高職院校育人主陣地,很多專業課程教授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本身,也關系到學生開闊視野的培養,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形成全員、全方位的大思政體系,將思想政治教育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專業教學中,有利于學生更加投入專業學習、培養專業興趣的同時,有利于自身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成長為一個合格社會人。“思政課程”是“課程思政”的指引方向,“課程思政”為“思政課程”提供全面的支撐。兩者不是互相取代,而是互相補充、共同發展。
二、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建設應遵循的規律分析
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與教書育人規律。專業課程教學不是專門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而思想政治工作也應該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進行,而不是純粹灌輸式教學,這樣可能反而不利于內化于心并落實于自身行動,真正接受并身體力行。因此,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應該加強教學設計,將專業知識教學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將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在合適的時間、恰當的知識點自然而然地流露,在這期間,教育對象沒有感覺自己被“思政”,而是愉悅的接受知識和觀念。第二,高職學生認知規律。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有不少是因為高考中未能考入普通高等院校而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這使得他們在進入高職院校學習時心理、思想狀況比較復雜。高職院校學生在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調試能力方面也參差不齊。要加強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就要堅持以人為本,使學校教育觸及學生心靈深處,解決學生思想困惑,要把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人的社會屬性是人的根本屬性”的觀點和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的教育結合起來,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也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品質、工匠精神等等,讓學生認識到自己是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只要自己愿意同樣能為社會做出貢獻并得到社會認可,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實效。
三、高職院校“課程思政”實踐路徑分析
第一,要完善各類專業課程的課程目標、教學目標。因為課程目標、教學目標是基礎,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確定了,然后是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的改進。修訂后的課程目標除了專業知識教學目標,也有德育的目標,更利于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的實現。專業課程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修訂可以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也參與其中,這樣一方面確保了“課程思政”的方向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充分參與其中,也能讓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更了解高職學生的專業學習,也就利于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能充分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把學生的專業學習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結合起來。
第二,要開發各學科課程的思想政治教學資源。各學科的老師要結合本專業的特點、相關行業的實際、學生特點來開發思想政治教學資源,深入挖掘專業學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案例,這樣一方面有利于立德樹人,也有利于更加熱愛本專業本課程、更加投入到本專業本課程的學習中,有利于專業技能人才培養。比如一些專業課程知識教學使本身就涉及到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辯證看待問題得能力,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又比如一些課程中可以充分挖掘典型案例培養學生本專業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如工匠精神、勞模精神等等。可以說各學科課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學資源是豐富的,有待專業課教師的挖掘。
第三,要厘清“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之間的關系。兩者不是互相取代的關系,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是對學生進行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有完整的體系,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著引領作用,而其他課程則是專業方面的教學。雖然如此,但兩者不是對立的,應該起到同向同行,互相促進發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12-09(1)
[2]虞麗娟.從“思政課程”走向“課程思政”[N].光明日報,2017-7-20(14)
[3]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