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露林
摘要: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之中,特殊教育是我國實行以人為本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對特殊群體來說,特殊教育中的美術教育是較關鍵的。伴隨著現如今人們意識的增強,特殊教育也登上靠前位置,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都希望這些特殊學生能夠更好的成長。在特殊教育的日常教學中,美術教學是增加學生認知感知、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非常適合于特殊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認知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與創造能力和學習自信心的培養,因此必須要注重對美術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組織開展。本文主要圍繞美術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探索提出了具體實施策略,以供參考交流。
關鍵詞:特殊教育;美術教學;重要性;實施
引言
現如今,教育最終目的是培養各層次人才,特殊群體作為社會重要的組成部分,國家和社會應該大力支持針對特殊群體的特殊教育的發展。美術教學的目的是培養人對美的認知與創造,并且這些基本形成的能力,對以后思維培養、創造發現等方面都有實質性的作用。因此,美術教學特別有利于人腦開發,社會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美術教學,對于特殊群體,美術教學顯得更為關鍵。教師應該結合當下特殊教育中美術教學的情況,分析美術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重要性,注重美術教學活動的組織開展,促使學生真正感受到美術藝術的魅力,從而促進他們的相關素質得到培養和發展。
1 在特殊教育中引入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現在由于各方面因素影響,特殊群體在社會中的比重逐漸增加,因此特殊學生的教育情況深受社會所關注。特殊學生很多都是第一次離開家庭來受教育,其中有很多都是在家長關愛下長大,對單獨的校園環境會有所畏懼,并且單獨的校園環境相比于家庭生活是獨立的,需要特殊學生有更強更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相對于正常學生來說,特殊學生的成績并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再加上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容易導致特殊學生缺乏自信心,缺乏對自身的客觀評價,所以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正確看待學習成果顯得格外重要[1]。
正是由于特殊學校學生在生理條件上的特殊性,尤其是聾校學生存在聽力障礙,就應該采取更加適合的教學方式,其中美術教學的運用就是一個重要途徑。一方面,通過引入美術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生動,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美術教學活動在各類教育課程中是最為形象生動的,這對于有生理缺陷的學生來講尤為重要。每個特殊學生所能感知到的外界環境不同,因此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教學,比如對于聾啞學生,因為其聽力受損,所以教師應該利用圖片等直觀手段來向學生傳授知識,這種方法有利于特殊群體吸收知識,在達到一定的教學效果的同時增加特殊學生學習的興趣,進一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可以使團隊更為團結,增加特殊學生歸屬感。一部分特殊學生因為其性格原因導致不合群的問題,這些都可以通過美術教學來進行改變。美術教學生動活潑,并且教師可以根據一定的內容來增加互動,提升同班同學之間的默契度。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特殊技能,達到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效果,這些教學手段都可以增加班級的凝聚力,讓特殊學生的歸屬感進一步加強[2]。
2 美術教學在特殊教育中的具體實施
2.1觀察賞析美術作品,提高認知和思維能力
聾校教師在進行美術教育時,特別是引導繪畫或者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進行作品整體的觀賞與評價。學生在整個被引導的過程中會強調從觀察到動手的整體性,這樣就會逐漸養成整體思考的習慣。例如,在聾校義務教育美術實驗教材“色彩六兄弟”內容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他們色彩艷麗的美術作品,要求細心觀察,動腦思考,之后用手語或口語表達不同色彩的名稱,并且嘗試進行不同色彩的相互搭配,創作一幅生活化的美術作品,從而中感受色彩的美感。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各個器官相互配合,這是大腦認知的培養過程,對于大腦進行思考分析、信息處理都有很大的幫助。
2.2優化教學方式,培養空間想象與創造能力
空間想象能力是以后生活生存都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這對于特殊學生培養散發性思維有很大的幫助。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各個思維層面有一定基礎,比如在“構圖與色彩”上,就對學生的思維水平有著較高要求。特殊學生在學習美術過程中,可以鍛煉出非常好的觀察能力,并可以根據觀察培養操作能力,在色彩填充中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擴充了思維,這些都是空間想象與創造能力的基礎。在美術教育中,特殊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學到不同的思維表達方式和空間想象能力,這些對在實際生活中處理實際問題都有一定的幫助[3]。
2.3營造輕松教學氛圍,增強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
美術教學是在輕松氛圍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這些作用體現在思維等各個方面。由于特殊學生的特殊性,一般的教育過程會對特殊學生有一定的排斥性,這樣會導致特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的出現。但是通過美術教育,特殊學生可以獨立理解甚至是解決一些較深奧的美術問題,他們會對自身的能力有一個全新的認識[4]。例如,在“好玩的泥巴”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搓泥、揉泥、按壓、捏塑,塑造多樣化的造型,并且同時對學生的泥塑作品給予肯定和贊賞,給予語言和體態上的鼓勵,這樣對增強了學習積極性與自信心有著重要意義。
結語
總之,藝術的能量是無窮的,但藝術家的成長也是需要過程的,雖然特殊學生與一般學生有著較大的差別,但可以通過利用美術教學的獨特優勢,培養特殊學生的思維創造能力,同時還能讓特殊學生在教育中感受到自身的價值,這對于特殊學生的人生成長進步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重視美術教學的有效開展,充分體現其巨大的教學價值,用美術藝術澆灌特殊學生的學習成長。
參考文獻
[1]王冬梅.淺談特殊教育專業《特殊兒童心理治療》課程設置[J].中國校外教育,2017(33):105-118.
[2]李春連.淺談特殊教育學校的班主任:塑造殘疾孩子健康心理的工程師[J].學周刊,2018(16):80-81.
[3]唐思敏.淺述初中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及意義[J].美術教育研究,2015(6):135.
[4]孫蘭.淺談特殊教育學校中的美術培育[J].精品,2019(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