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連
摘 要: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知識的積累、綜合素養的提升以及道德品質的培養都有著直接的影響。傳統文化是我國文化的精髓,是國家和民族延續和生存的精神支柱。我國教育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十分重視,而語文閱讀教學則是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最佳途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的基礎。基于此,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應該重視傳統文化的滲透,引導學生理解并傳承傳統文化,為今后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精神文化基礎。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如何有效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感受、理解并且接受傳統文化就成為教師的主要教學問題。顯然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無法達到傳統文化的滲透和傳承的。因為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教學方法過于單一,更多的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簡單閱讀,依靠閱讀技巧來進行問題的解答。這樣的教學方法適用于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無法引導學生有效地理解文章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更不用談如何接受和傳承傳統文化。鑒于此,教師所需要做的就是改進傳統的教學思維,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小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蘊含的傳統文化,接受和傳承傳統文化,促進小學生正確道德品質和價值觀念的建立。
一、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加強理解
單純利用課本來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很難提升教學效率,因為大多數小學生因為年齡所限,理解能力有欠。當教師單純地對文章內容和技巧進行講解時,大部分學生更多是被動地記憶而不是理解。小學生可以在考試的時候將這些閱讀題的答案回答正確,但是對文章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和思想精神卻無法真正理解和接受。這樣的教學就使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效果不佳,無法有效地進行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教師需要做的是利用合理的教學手段或者是教學資源,加強學生的理解,引導學生理解文章中的傳統文化和思想,達到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教學效果。
筆者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為了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多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閱讀教學,將充滿文字的文章轉變為生動的視頻和圖片,創設出與文章相似或相同的情境,提升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進行《將相和》一課的教學時,僅通過文章教學,很多學生會認為這是兩個大人因為一點小事而爭吵最后又和好的故事,無法深入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深層含義。于是筆者將關于《將相和》時代背景的影視片段進行播放,讓學生通過視頻可以直觀的感受在當時趙國內憂外患的情境,藺相如身為趙國最高的領導人,被人質疑卻沒有生氣反而是深明大義地躲避著廉頗,不與其產生沖突,以維護趙國國力。廉頗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放下身段主動道歉,兩人攜手治理趙國。通過視頻的播放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藺相如為國為民的氣節,即便是無端受人折辱也不與其產生爭執,一切以大局為重。通過實際教學可以知,利用信息技術對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很有幫助,有效地滲透了傳統文化,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結合歷史故事,開展閱讀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本中,許多文章都與歷史有著直接的聯系。但是教師并沒有重視起來,而是繼續沿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來進行教學,使學生感覺到閱讀課枯燥無趣,閱讀效率不高,更無法體會文章中蘊含的傳統文化。
根據課文內容有機地結合歷史故事開展閱讀教學,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傳統文化,有助于小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和道德品質的建立。歷史故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能有效地結合文章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
例如在進行《石灰吟》一詩的教學時,便可利用作者于謙所處的歷史背景,與于謙有關的史實進行教學,講述明朝的土木堡之變以及于謙堅守北京城的故事。學生在聽過這首詩的歷史背景后,對詩中的含義便有了更深的理解。明白了于謙“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含義,對什么是忠于國家、什么是仁義就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表明合理結合歷史故事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能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對滲透傳統文化也能起到很好的助益。
三、利用游戲,加深文化感悟
直觀的感受比一味地閱讀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中的思想,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找到更多適合小學生性格特點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達到滲透傳統文化的教學效果。小學生對游戲有著很深的興趣。教師可以抓住這一點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將傳統文化在閱讀教學中進行滲透,引導小學生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
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游戲引導學生更好地感悟文章,理解和接受文章中蘊含的傳統文化。筆者開展最多的游戲就是角色扮演游戲,讓學生扮演文章中的角色,通過背景和對話來直觀地感受到文章人物的內心,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達到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草船借箭》這一課的教學時,筆者讓學生根據草船借箭的課文內容來扮演相關的人物,有的學生扮演諸葛亮,有的學生扮演魯肅。通過表演草船借箭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古人的智慧以及魯肅的忠厚,這對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掌握很有幫助,而且通過游戲來開展閱讀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閱讀效率也有了提升。這就證明了游戲教學是幫助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的有效方法之一。
四、開展名著閱讀,加強傳統文化滲透
只通過課本來進行閱讀教學,不僅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空間,對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也有著一定的負面影響。基于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名著閱讀,在開拓閱讀形式的同時,加深學生的知識底蘊以及傳統文化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滲透,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和道德品質的建立,對學生健康的成長很有幫助。
筆者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時會開展名著閱讀活動,讓學生挑選古今名著進行閱讀,并且在閱讀之后將自己的感想以及名著內容進行簡單表述,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蘊含的傳統文化,同時加深學生的知識底蘊,對小學生健康的成長和學習都很有幫助。
例如筆者曾經開展過“讀名著,明事理”的閱讀活動,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歡的名著進行閱讀,并且說出自己閱讀的收獲。在表達的過程中,有的學生表示自己閱讀了《岳飛傳》,對岳飛“精忠報國”的忠義非常向往,對岳家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軍紀更是欽佩。有的學生則是閱讀了《三國演義》,對劉備的仁、關羽的忠以及趙云的義有了很深的感悟。通過名著閱讀的開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都有了更深的感悟,這些都表示了名著閱讀對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滲透很有幫助。
總而言之,將傳統文化滲透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和重要內容。教師需要從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上進行轉變,引導小學生更好地傳承和理解傳統文化,將傳統文化根植于小學生幼小的心靈,助力學生健康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 邱文美《如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課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5期。
[2] 薛小鋒《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西部素質教育》2020年第2期。
[3] 楊衛衛《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對策》,《課程教育研究》2020年第2期。
[4] 王興華《在讀寫中玩出美好童年—就“讀·
行·誦·寫”四位一體教學法訪談山東壽光丁立美老師》,《內蒙古教育》2017年第23期。
[5] 周魏寧《穿越語言文字之美 感悟生命本真之趣—
淺談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年第12期。
[6] 陶繼新《一粒種子,滿園春色—丁惠臻老師“說話接龍”開發歷程及課堂教學覽勝》,《新教師》2017年第8期。
[7] 王丹如《師古學古,“今”為“古”用—淺談小學
語文課堂教學中國學經典的滲透》,《教育觀察》2017
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