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民 范學紅 韓曉云
摘要:指出了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生態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名師工作室助力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職院校根植地方的必然選擇。以名師李惠民工作室為例,總結了名師工作室助力生態環境保護的4條實踐途徑。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名師工作室;生態環境保護;實踐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232-02
1 引言
生態環境是指與人類密切相關的,影響人類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各種自然的和經過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總體(包括大氣、水、海洋、土地、礦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遺跡,人文遺跡、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市和鄉村等) 力量(物質和能量) 或作用的總和。是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系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為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自20 世紀 80 年代改革開放以來,環境污染成為我國環境問題的焦點和難點。最典型的事例為:淮河在 1989 年和1994 年先后發生兩次水污染事故,造成安徽、江蘇兩省 150 萬人飲水困難。為此,國務院當時提出“在本世紀內讓淮河水變清”的目標,并啟動了淮河治理工作[1]。
2 保護生態環境是國家的基本國策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始終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環境保護意識和環境質量如何,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2]。
生態環境保護,是旨在保護和建設好生態環境,消除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污染,有效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實現生態健康可持續發展。1993 年后,我國側重點進一步偏向經濟增長,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失去“剛性約束”,逐步在執行上變得“富有彈性”。環境保護越來越“弱勢”,與經濟增長所需的環保約束相比,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遠遠不夠[3]。2012 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已超過了美國和歐盟 28 國的總和,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碳排放大國[4]。
曲格平曾說,大家都說中國只用 30 年時間就走完了西方 200 多年的發展路,但環保方面我國也只用 30 年時間就走完了西方 100 多年的污染路。尤其是在 2002~2012 年的 10 年間,重化工業的大發展,使得中國進入了環境壓力最大的時期[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又明確提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六項原則,強調作為宗旨精神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作為堅定決心的“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必須加以堅持。要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問題優先考慮,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讓老百姓吃得放心、住得安心,實實在在有環境質量改善的獲得感[5~7]。
3 名師工作室助力地方生態環境保護是高職院校根植地方的必然選擇
教學名師,是教育部門對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又能長期從事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改革與實踐,教學水平高,教學效果好,在同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地位和知名度,科研成果的學術意義或社會經濟效益大的教師的表彰。名師工作室是由名師領銜人、專業骨干教師、行業企業技術人員等組成的發展共同體。
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在國家相關文件以及職教政策中都提出高職教育要根植地方,積極為當地經濟及社會的發展服務。李輝[8]結合江蘇省名師工作室的建設,認為名師工作室應該成為優秀團隊成長的平臺、教學科研的帶領人、社會服務的窗口。鄭金星等[9]研究了高職院校名師工作室的功能定位,指出在名師引領下的高職院校教師發展共同體,既要著力于提高成員教學、教研水平,更要密切產學研合作,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地方性院校,學院所在地商洛市位于秦嶺腹地,秦嶺是支撐西安這一國際化大都市及關中平原永續發展的生態屏障。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問題先后6次做出重要批示[10]。在當前全國關注秦嶺生態保護的時期,通過本課題的研究,對于不折不扣推動陜西省各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提升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商洛職業技術學院李惠民名師工作室,通過實踐探索高職名師工作室如何在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發揮其人才團隊作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批示精神,為保護地方(秦嶺)的生態環境服務,進而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服務社會民生幸福。
4 李惠民名師工作室助力商洛生態環境保護的實踐
4.1 為學校師生舉辦生態環境保護知識講座
名師工作室成員先后為商洛職業技術學院和商南縣職教中心的學生和教職工舉辦關于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知識講座,以豐富他們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知識儲備,并通過他們將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傳播給更多的人。
4.2 帶領學生開展暑期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實施生態環境保護實踐
名師工作室成員指導學生組建了“環保鄉村美麗商洛”等多個2019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團隊,在商洛市商州區開展生態環境現狀調研及保護知識宣傳,不僅培養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更使農村村民掌握了生態環境保護知識,提升了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環保意識和行為。
4.3 結合科技扶貧,在扶貧村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服務
配合商洛職業技術學院的扶貧工作,名師工作室成員在學院扶貧點商南縣后灣村開展科技扶貧的同時,從生態環境保護角度為村委會提供改善村容村貌的建設方案;為村民作《疫情下生態環境保護與復工復產》講座,對村民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教育。
4.4 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課題研究
名師工作室成員主持開展商洛市政協2019年政校協商課題《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商洛生態環境建設與保障研究》,主持開展陜西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課題《高職院校名師工作室服務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路徑研究》。通過課題研究,提升了名師工作室成員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理論水平和實操能力。
5 結語
根植地方,服務地方經濟社會民生,是地方高職院校的使命。高職名師工作室匯聚了高職學校的優秀人才,發揮優秀人才的作用,助力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有助于名師工作室成員“教研做”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馬維輝. 曲格平眼中的環保40年[N]. 華夏時報, 2018-07-30.
[2]國家環境保護局.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主席令第九號)[EB/OL].[2014-04-25].中國政府網.
[3]李志青. 從經濟發展的視角看環境保護40年[J]. 檢察風云, 2018(13): 34~35.
[4]潘家華, 莊貴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認知迭代與實踐進程[J]. 閱江學刊, 2018, 10(6): 5~13,133.
[5]人民網.生態興則文明興 生態衰則文明衰[EB/OL].[2015-08-04].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6]人民網. “綠水 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與實踐價值[N/OL].[2017-11-07].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7]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M]. 北京: 學習出版社, 2018, 265.
[8]李 輝. 江蘇省職業教育名師工作室功能定位探討[J]. 江蘇教育研究, 2018(Z3): 84~86.
[9]鄭金星, 王延玲, 吳 洋. 淺談高職院校名師工作室的功能定位[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8(11): 68~69.
[10]李雪嬌.整體推進秦嶺生態文明建設 [N].陜西日報,2018-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