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高職課程開發是當前提升高職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主干課程《話術》為例,通過對人力資源管理行業未來需求分析,對《話術》這一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設計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了探討和改革實踐。
關鍵詞:話術;課程開發;人力資源管理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79
1 引言
在大數據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傳統型人力資源管理向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轉變,人事溝通技巧在戰略型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從人力資源管理未來發展趨勢來看,《話術》課程就成為人力資源管理專業不可缺少的一門應用課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了解和掌握人力資源話術的相關理論,根據話術中的基本行為和技巧,掌握幾種常見人力資源話術形式,如電話邀約話術、面對面招聘話術、面試話術、培訓話術、績效面談話術、離職面談話術、對外勞務合作話術等,理解與掌握如何通過話術來進行日常人力資源管理,旨在培養學生在人力資源管理實踐過程中與人溝通的素質,提升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在鞏固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實訓使學生熟練掌握電話邀約話術、面對面招聘話術、面試話術、培訓話術、績效面談話術、對外勞務合作話術等。
2 合理安排課程內容開發
1)課程教學安排。該課程充分利用教學平臺和優質教學資源,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開展“課前預習、課上學習、課后拓展”的教學活動,學生則通過“課前自主預習—課內主動參與—課后總結練習”三個主線流程,在學習過程中理解重點、掌握難點,從而完成本節課學習任務和目標。主要教學要求有:(1)課堂教學要求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多采用實操和具有代表性的實例教學。(2)采用多媒體教學與案例討論、分組模擬等多種教學手段。完善智慧職教網上教學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學生不僅在課上,而且能夠通過模擬實驗室、網絡環境自主進行學習和模擬操作。(3)加強校內實訓基地的軟、硬件設施,建立人力資源話術實訓場所,開放學校拓展基地,以滿足教學的需要。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深入企業進行頂崗實習,積累經驗。
因此,考慮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特點,結合課程學習任務(項目)描述、內容排序及學時要求,進行以下課程教學內容安排,如下表1所示:
3 成績評定辦法及標準
課程的評價側重于評價的多元性,采用過程考核與期末考核相結合,項目評價、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模式。考核圍繞職業能力為中心,結合學生課堂表現情況、日常作業完成情況、技能實操情況及期末形成綜合技能考試情況,綜合評價學生的成績。主要采用以下措施:1)平時成績(占70%)。平時成績包括:考勤(50分),平時點名10次以上,每次曠課扣5分,每次遲到或早退扣3分,扣完為止;作業(30分),至少布置1次作業,每次作業最高5分;課堂課后表現(20分),上課表現差被點名一次扣5分,回答問題一次加2-5分。2)技能實操(占30%)。固定小組技能模擬,每組安排操作任務進行展示。
參考文獻
[1]周芬芳,張東.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HR軟件操作》課程開發與實踐[J].軟件導刊,2013(9).
[2]白迎超.基于國家職業資格的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1(12).
[3]陳美娜,秦燕,趙玉欣.企業信息化人力資源管理軟件應用現狀調查報告[J].經濟研究導刊,2010(07).
[4]教兵.關于高職會計電算化專業“會計實用軟件”課程建設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03).
作者簡介
彭花(1984-),女,湖南益陽人,碩士,副教授,就職于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教研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