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都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學校本著立德樹人,以德為本的教學理念,越來越重視德育工作的開展。但初中德育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學生處于青春期,具有明顯的叛逆性,此時的教師更應該發揮引導作用,要讓學生在形成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之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鍵詞:中學;德育管理;問題和策略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也越來越看重德育教育,“德藝雙馨”“德才兼備”,“德”首當其沖,是前提條件。古往今來,無論是孟子的“性本善”,還是荀子和康德的“性本惡”,他們都不能否認教育對于一個人的后天的作用。教育,對于每個人來說,都繞不開學校,都繞不開老師。韓愈在《師說》中言:“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啟示我們,學校和教師不能僅是教書,更應該有育人,要為處在迷茫中的學生指引道路。
一、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
教書育人是國之大事,也是國之重器。十年育樹,百年育人,在這件極具復雜性和實踐性的事情上,錯誤是在所難免的,但只要有正確的目標,在經歷實踐檢驗后,奮發圖強,何嘗不是一件好事!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一直在開展德育教學工作,但普遍存在著一些問題。有的可能過于重視德育工作,而耽誤了學業;有的則把德育工作當成了走過場,把表面的樣子做的特別足,實際上并沒有把德育落實到點上——對學生的日常管理。其實,這些問題在學校德育管理上是可以避免的,只需要一個監督機制,對學校的德育管理措施進行監督。
二、德育工作的教育原則
基于上面的闡述,為了能夠更好的開展和落實德育工作,學校應該從原則上把德育工作落實到對學生的管理中來。
首先,學校可以成立德育管理小組,領導并監督學校相關部門對德育工作的實施,保證班級德育班會的開展,并且定期對教師進行培訓,教師通過“修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一個好的道德品質。
其次,學校應該主動加強和家長的溝通,構建家校網絡。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里來,無不希望孩子能夠成才。他們希望孩子能夠在學校里學到知識,養成良好的素養。在教育目標上,學校和家庭,老師和家長是一致的,所以,學校和家長完全可以擰成一股作用力。較為普遍且成功的例子,利用發達的網絡,學校通過建立家長群,隨時和家長溝通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態,甚至讓家庭成為德育和學習的第二場地。
三、加強德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家庭對學生的德育
對于學生而言,學校和家庭是絕對重要的地方。在學校,無論是日常課堂教學還是開班會,立足點常常是整個班級,圍繞的是一個班級中大部分學生的情況開展教育工作,但這樣對一些內向或者問題不明顯的學生便有些忽略了。如何才能彌補這些不足呢?這個時候家庭環境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的關注度很高,包含學習成績、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質。所以學校應該和家長及時溝通,把家庭教育當成德育的第二場地。這里特別要注意的是,家長要提升自己的道德修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對孩子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另外,學校也可以組織定期家訪,電話溝通等和家長進行交流。
(二)學校對學生的德育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專業場所,學校不妨可以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校規、校紀來管理學生,班主任應該充分利用每周的德育班會,通過一些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小事和名人軼事,向學生進行品德教育。通過名家名事和老師的諄諄教誨引導學生不斷向形成一個好的品德出發,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能夠規范自身,在無形之中形成一個好的道德框架,知道什么事情應該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能夠嚴格要求自己,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一個人道德品質的形成還是在于教師的引導,教師只要引導孩子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孩子就在成功的路上走了一半。
(三)家校共同德育
在開展德育工作的同時,學校和家長應該一起努力,共同把德育工作落實到生活和學習中,教師和家長都應該從自己做起,并向學生提供一個好的環境,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體會到道德品質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要讓學生在形成自己固定的思維模式之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讓學生在自己的思維中逐漸形成一種約束,做到心里有數。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是極其重要的,而家庭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在學校和家庭中受到的熏陶是影響人一生的,所以在德育方面,家校應共同努力,給學生做好榜樣,從自身做起,引導孩子向好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德”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學校對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必須重視的,也是要切實貫徹落實到位的。同時,家庭和學校應該共同發力,擰成一股繩,一起為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努力。學校應該重視德育,加強德育管理,教育者(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應該身體力行,言傳身教,這樣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良好道德品質。
參考文獻:
[1]馬玉英.強化中學德育教學 培育學生健康心理[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0):182.
[2]王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創新中學德育工作[J].新課程,2020(3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