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
摘 ?要:音樂課程是讓人感到“愛與美”的,我們在眾多美妙的歌曲里感受親情、感受友情,在美妙的旋律中感知自然的流動與變換,音樂的魅力就在于此,音樂可以增強人們的情感體驗,讓整個世界因為音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因此,本文以小學音樂為載體,結合教師的親身實踐,對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個人觀點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高效課堂;問題分析;構建策略
小學音樂教學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其核心素養,激發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師應該打造情景構建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游戲互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以及實踐活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擴展音樂視野。
一、小學生在音樂中的學習問題及分析
小學音樂教師的素質還有待提升,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需要自身有較強大的樂理知識與演唱功底,這樣在進行教學時才能自然、高效,為學生做出一個良好的榜樣。在教學形式上,一些教師多機械地教學,對于歌曲、樂曲直接給出,沒有及時地引導學生自己進行練習,未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尤其部分年輕的教師,他們在教學時與學生的互動感比較差,缺少課堂的反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性較低,這樣的情況都會影響學生的音樂學習的學習效率。而一些小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在態度上不夠端正,忽略了音樂樂理知識的學習,教師應該多進行注意并予以改正。
二、探究關于小學音樂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情景構建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激發了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
情景構建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是教學導入的良好方法,學生在生動的場景下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因此,小學音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音樂情境中感知情感,用動畫、圖片、視頻等形式來激發學生對于音樂曲目的理解,擴展自己的思維靈活性,讓學生在音樂中暢想,在暢想中思考,在思考中去體會音樂背后的內涵,用輻射性的思維去欣賞音樂,用真心去感受音樂,即在現象中再現音樂曲目,提升自己對于音樂的興趣。
例如,在講解《找春天》這首歌曲的時候,筆者就構建了情景構建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我首先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幾幅春天的圖片,美麗的春景圖吸引了學生的目光,之后筆者播放春天的歌曲,如《春天在哪里》《最美的春天》,歌曲伴著文字的流淌,學生更能感受春天的美麗與溫暖。如果直接呈現歌曲,學生會對歌曲與內容產生分離感,不能真正地投入到學習當中,但是,當學生可以欣賞了圖片之后就會在大腦里留下知識印記,這樣,學生在欣賞樂曲時就會進行思路的整合,從而提升對于音樂的理解力。情景構建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習方式。
(二)游戲互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提升了學生對于節奏的認知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合理地加入游戲對于學生來說是有效的,小學生的自主性較低,教師應該秉承激發學生音樂興趣,實施音樂啟蒙教育的目標,積極的進行游戲化的音樂課堂建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種類的游戲設置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比如運用身體當“樂器”,提升學生的節奏感,又比如歌曲接龍,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讓學生進行猜歌曲的游戲,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可以更深的去理解歌曲,并嘗試去體會節奏的變換與起伏。
例如,在講解《咯咯噠》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開展了游戲互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筆者請小學生模仿小雞、母雞、公雞的叫聲、動作,我先指導學生聆聽《公雞母雞》《我的小雞》《母雞叫咯咯》等音樂,學生分為小組開始模仿的游戲,一組學生進行表演,另一組同學猜這些小雞在干什么,教師要評選看誰猜的又快又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增強課堂氛圍。游戲互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使課堂的合作性更強,小學生在學習完這節課之后增強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讓整體的教學氛圍變得溫馨快樂。
(三)實踐活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培養了學生對于演唱的能力
小學音樂教師可以在班級開展多類型的課堂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在校園舉辦校園歌手大賽、樂器演奏大賽以及班級的合唱比賽,鼓勵每一名學生都真正的參與到音樂中去,教師要依照每一個學生不同的音色來指導學生進行演唱練習,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音樂感悟。
高效的實踐活動提升了學生的音準,提升了學生的律動感,讓每一名同學都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提升課堂的活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校園開展一些音樂的社團,讓學生多學樂器,讓大家在相互的合作和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樂感,使學生全方位的發展。實踐活動下的小學音樂課堂增強了學生的綜合性素質,為實現教師打造高質量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目標做出了重大的努力。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增強個人的道德品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高效且豐富的教學手法,讓小學生的音樂靈感逐步增強,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和藝術氣息。
參考文獻:
[1]李麗珍.德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滲透[J].中國教育學刊,2015(08):108.
[2]黃小冰.高專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現狀思考與對策研究[J].藝術教育,2016(08):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