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培蓓
【摘 要】 計算教學在小學數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數學學習的基礎,培養學生準確、迅速、靈活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如何扎實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本文主要針對小學數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提出一系列的解決辦法,希望能對一線教師的計算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 小學數學? 計算教學? 訓練
小學生數學思維的提升離不開計算能力的提高。數學計算能力是學生提高數學水平的基礎,高水平的計算能力能幫助學生解決更加復雜和高級的問題。小學生處于數學學習的初始階段,其數學計算能力具有很強的可塑性。教師應通過教學模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進來幫助學生培養數學計算能力。
一、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計算教學中,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樂于學、樂于做,教會學生用口算、筆算和計算工具進行計算,并掌握一定的計算方法,達到算得準、算得快的目的。其次,講究訓練形式。如用卡片、小黑板視算,聽算;限時口算;自編計算題等。多種形式的訓練,不僅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還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二、透徹掌握算理,提高計算準確性
在數學教學中,很多數學老師經常在學生還沒有明白算理時,便盲目地進行計算訓練,導致學生計算時沒有頭緒,從而出現計算困難的現象。因此,老師必須要讓學生透徹地掌握算理,進而提升計算的信心。比如:在《湊整》教學時,老師可以先設計這樣的題目:89+53+11,19+49+51,102+29+98。老師要讓學生先觀察這三道題目有什么共同點,怎么計算比較簡單。問題提出后,學生在積極思考,小組討論之后便會發現:89+11,49+51,102+98加起來都是整百數的規律,很快學生便從自己的計算中掌握了湊整的算理,這樣不僅使學生的計算信心大增,同時也使計算的效率和準確性不斷提高。
三、正確處理計算方法多樣化和優化的關系
由于學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樣的,應關注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對于這些方法,教師都應該加以鼓勵,并為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斷完善自己的方法”。有的教師由于不適度地跨過了“算法多樣化”與優化的“臨界點”,片面追求算法的多樣化,進而忽略了算法的優化和學生的個性化。算法多樣化是數學新課程的一個亮點,是發展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而新課程強調算法多樣化,并不等于只強調數量而忽視質量的提升,教師既是算法多樣化的引導者,又是優化算法的促進者。當教學資源出現多樣算法時,教師鼓勵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并強調“選擇速度比較快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速度。只有正確處理好算法多樣化和優化的關系,才能提高計算能力,才能真正體現新課標的理念。
四、注重課堂練習
計算教學主要是通過多練、多寫、多算才能提高其質量,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抽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練習。要想更好地提高課堂練習的質量,要從幾個方面入手。其一是有充足的練習時間,教師可以每節課抽出5分鐘讓學生練習計算,并讓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提出,以便教師幫助其解決。其二是保質練習,教師在課堂練習時出一些針對性的題目,例如在學習兩位數除法時,教師可以在練習時對不同類型的兩位數除法設置練習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使學生熟悉鞏固練習,并不是在一種算法上練習很多遍,這樣只會禁錮學生的思維,要讓學生根據錯誤找原因,根據原因找方法,以此來提高練習的質量。其三是計算完成后要進行一定的鞏固,在教師加強練習之后,最需要做的是鞏固學生的練習,使學生加深記憶并總結經驗,這樣學生才不會出現剛練習完就忘得一干二凈的情況,并且有效提高了學生課堂練習的質量。
五、優化作業
數學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練習,扎實的數學基礎是提高數學成績的一個開始階段,練習則是將所學知識付諸實踐并強化記憶的一個重要過程。傳統小學計算練習追求題海戰術,認為能夠熟能生巧,量變引發質變,但是小學生比較貪玩,耐力還不夠,如果一味加大作業量和學習量,只會讓學生從小就厭惡學習,對整個學習過程產生逆反心理,更容易使得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熱情下降,弱化數學學習效果。因此,我們在布置課外作業時,需要開展針對性練習和訓練,進而優化習題量和習題類型,讓學生既能更好地進行計算訓練,又能脫離題海戰術。
六、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良好的計算習慣,直接影響學生計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因此,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認真聽課,認真思索,獨立地完成作業,并做到先復習后練習,練習中刻苦鉆研,細心推敲,不輕易問別人或急于求證得數。此外,還要養成自覺檢查、驗算和有錯必改的習慣。教師要加強書寫格式的指導,規范的書寫格式可以準確表達學生的運算思路和計算方法、步驟。教師還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表率。
綜上所述,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在所難免,要想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首先,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方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授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減少學生數學計算過程的錯誤。此外,針對小學生在數學計算中經常出現的題目,引導學生進行針對性地練習,增強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提高教學的整體效率,從而促進小學生整體數學成績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徐芹英.小學生計算錯誤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1(26).
[2] 張惠昀.彰顯內涵算出趣味——如何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J].科普童話,2010(33).
[3] 孫炳榮.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與提高[J].學周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