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成華
【摘要】隨著現代社會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學校的教育教學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而教育領域的改革發展也使得學校教育教學有了長足的進步,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也被貫徹其中,它不僅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科知識技能,還要求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此,本文就將重點對具體的問題情境創設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問題情境;創設策略
受到小學生年齡特點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那些生動有趣的內容往往可以更好地吸引其注意力,使其產生探索和主動學習的欲望。但是由于其實踐經驗較缺失,心智也尚未成熟,所以在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往往會無所適從,產生消極和迷茫的心理。為了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重點通過情境創設的方式帶動學生們去對問題進行探索,確保在個性化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以此提升教學效果。
一、在學生現有經驗的基礎上創設情境
以學生們的興趣和認知特點為基礎,在實際教學當中,必須要在學生現有經驗的基礎上,展現出數學本身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由于各個年級的學生其學習能力及興趣都存在很大差異,所以為了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在指導教學活動及教學方式的時候必須要把握好上述幾個特點。如在給學生教授“百分數”的相關知識時,可創設這樣一個情境:A和B兩杯水,其容量相當,水量也相同。在A中加入半勺糖,在B中加入一勺糖,哪一杯水會比較甜呢?這種情境可通過互動的模式展現出來。如實際操作,讓學生自己拿著杯子、水和糖去進行實踐,然后嘗一嘗,最后得到結論,B的水更甜;或者是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的方式,將其具體步驟演示一遍。這兩種方式明顯前者更接近學生的生活,也更能引發其學習興趣。
二、在開放式問題的基礎上創設情境
現階段,在開放式問題的基礎上創設教學情境也是廣受歡迎的一種方式,在開放式的環境之中問題的解決方案會比較多,同時學生通過自身認知水平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給學生呈現多元化的教學設計,可有效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及發散思維。如在教授“圓的認識”時,教師可先在黑板上畫出來一個圓,設計出一個開放式的問題情境,即怎樣可以畫出一個圓圓的圓?讓學生們在自己的觀察之下去了解圓,并非是直接接受一些指定的概念或答案,更易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在這之中,很多學生都無法徒手畫出來一個圓圓的圓,這時候教師就可通過繩子和彩筆進行示范畫圓,并故意不把繩子拉緊畫出一個橢圓,然后提問“為什么繩子不拉緊就畫不出一個圓圓的圓呢?”然后讓學生自主討論,最后得到圓中的所有半徑都是相等的,如果繩子沒有拉緊,就無法畫出來一個半徑不變的標準圓。
三、運用游戲教學方式創設情境
小學生由于年齡小,注意力無法實現長時間集中,所以教師可以此為契機,把游戲形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依照具體的教材內容去創設問題情境。如在教授“大數的認識”這節內容時,教師可先通過多媒體給大家展示一種生活中比較常見的物品,然后讓學生去猜一猜具體的價格,教師只需要通過猜高了或者是猜低了幫助大家確定商品價格即可。在這種氛圍之下,不僅能激發學習興趣,還能提升學習效率,最終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云珠.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實現小學數學教學創新[J].新課程(中),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