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越來越突出。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科學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優勢和特點,使語篇教學更加高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和效率。英國學者托尼布贊指出,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記筆記的效率,改善記憶力,增強創造力。思維導圖的應用可以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學習效果,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實現知識的共同建構。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英語教學
【作者簡介】林愛芹(1990.01.06-),女,漢族,山東濟南人,濟南陽光100中學,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一、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又稱心智圖,是20世紀60年代由托尼·布贊發明的一種有效的可視化認知工具,他認為思維導圖是發散思維的表現,能夠激發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
思維導圖是一種刺激人大腦發散思維的工具。它將信息和知識可視化,并提供了簡化的知識結構。思維導圖能圍繞一個中心概念迅速分化為知識網絡。直觀而有力的結構,能清晰地顯示一個領域的知識和內在聯系,是幫助形成語篇背景知識圖式的有效工具。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具有較強的促進學生整體思維的作用,將閱讀文本看成一個整體,而不是停留在詞和短語的層面上去理解全文。在閱讀理解過程中,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top-down)(bottom-up)的交互處理模式,即讀者在閱讀中對語言知識的認知,激活相應的背景知識來預測文章的內容,根據文本形成局部語義網絡,繼續確認和調整預測,有助于理解文章內容、作者意圖和判斷。思維導圖可以激發學生進行語篇加工,主動尋找點與點之間的關系,構建語篇內容結構,增強理解和記憶。同時思維導圖有助于詞匯教學、寫作教學的訓練。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促使學生運用整體的視角進行學習。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英語詞匯是需要學生掌握的相當重要的部分。學生作為英語課堂教學的主體,對教學效果的產生起著決定性作用。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運用英語思維導圖的能力,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重要目的。如果教師一味地強調對學生實施“填鴨式”教學,會使學生陷入思維僵化的循環,產生依賴性思維,而不是主動用思維去思考相關問題。這種錯誤傾向會導致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效率低下。同時,也會限制學生的思維,使其停留在一個較低的維度上。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以制作思維導圖為基礎,引導和鼓勵學生自己制作思維導圖。例如,教師制作與動詞相關的思維導圖時,可以考慮提供給學生一個小范圍內思維導圖的簡單示范,并留下作業讓學生在業余時間制作其余動詞的思維導圖。教師還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完成的作業進行點評和評價,糾正學生在制作思維導圖過程中犯下的錯誤,引導學生形成正確、良好的思維方法。獨立學習能力是學習英語所必需的一項能力。即使教師有最好的方法,也不能直接讓學生利用現成的思維導圖,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實踐,自己制作思維導圖,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轉變為素質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學習。這種方法往往能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建立思維導圖是復習單詞的一種有效方法。通常情況下,學生會根據一個單元來復習單詞,對一個單元的單詞進行分類學習,有時我們還會進行單詞的擴展,然后根據思維導圖記住所有單詞。隨著復習的深入,學生在復習詞匯中可能會產生一些新的學習策略。比如,在關鍵詞周圍添加相關的單詞、短語、句子,從而形成一個具有包容性的英語思維導圖。
教師可以引導協商建立詞與詞之間的聯系,啟發學生探索同義詞、反義詞和與中心詞相關的內容,有助于學生進一步了解單詞的意義,并對這些詞保持更深的印象。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級“My favorite festival”的教學中,試著就主題“ festival”使用思維導圖,試著激勵學生思考與festival相關的主題。主題中添加分支,然后不斷地繪制較細的分支。另外,在課堂上,提倡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因此,當學生完成自己有風格的思維導圖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將思維導圖呈現出來,并分享給大家,使學生獲得進一步的提高。教師最好能很好地總結學生每一次思維導圖的變化。
2.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通過思維導圖,能夠揭示閱讀教學中的語篇主題和細節、語篇表層與語境的深層關系,從而幫助學生整合新舊知識結構,實現知識內化和意義建構。閱讀教學一直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的目的是通過閱讀鞏固語言知識,豐富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學生存在背景知識缺乏、詞匯和閱讀技能欠缺等問題。因此,教師應注意導入英語背景知識,引導學生預測課文內容,教授英語語篇知識,加強英語實踐知識的運用。學生掌握閱讀和語篇結構的雙管齊下的策略,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思維導圖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語篇意識,使學生的語篇結構思維和語篇分析能力提高。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理解和記憶文本內容,促進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深入閱讀和理解,提高學生對材料微觀結構的重讀性和泛化能力。由于閱讀內容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幫助學生構建背景知識支架顯得尤為重要。思維導圖結構發散性強,教師運用它,是學生熟悉的框架點,通俗易懂,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幫助建立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根據學生的回答和理解程度可知他們對新知識的細節表現出適當的靈活性,將實際經驗與理論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通過思維導圖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對英語語篇結構的認識,達到提高語篇理解和記憶的目的。第一,教師在思維導圖中把重要的閱讀背景知識轉化成關鍵詞,幫助學生在閱讀背景下理解思維導圖的構建;第二,文章重點跳過,要求學生運用英語語篇知識,判斷內容的要點和層次結構,歸納出關鍵詞的幾種結構,組織呈現思維導圖框架;第三,要細化問題,引導學生填寫思維導圖框架,增強其重點內容,了解文章的內容細節;第四,借助思維導圖復述文章內容;第五,整合補充閱讀內容。教師通過各種資源,如書刊、網絡等,將知識點組織到思維導圖中,清晰地展示出相關的信息,激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
例如,在閱讀前利用思維導圖建立基礎知識。人教版八年級上冊unit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的教學中,我們在這個單元中寫下“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robots”這個詞成為中心話題。第二節點,要找出我們所作思維導圖的主要分支,例如Environment、Places、Jobs、Predictions、Pollution等。其次是更精確的內容作為第三分支,例如,以Predictions為例分為fewer jobs、pollution、free time、clear air、world peace等。對閱讀前的思維導圖建立頭腦風暴,激活學生的思維,幫助他們在頭腦中組織大量的信息。
3.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在展示寫作任務時,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提前布置作業,例如:讓學生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在學生收集到這些信息的基礎上,教師給學生提供思考和分析的時間,這可以借助于頭腦風暴活動。然后讓學生提出他們想寫的東西,所有這些想法都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
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制定寫作提綱,盡管學生對寫作有很多想法,但雜亂無章的想法不適合用在作文中。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過濾與主題最相關的有價值的信息,并構建文章的結構。學生從在準備階段制作的思維導圖中建立寫作想法,并確定他們的作文結構。首先想要段落,然后通過添加分支擴展思維導圖,使思維導圖更加精確,在思維導圖被畫出來之后,整個作文的結構就明了了。
學生完成作文后,教師與學生進行評價。讓學生與學生交換批改,有助于學生總結他們在寫作中所犯的共同錯誤。另一方面,教師應幫助學生學習詳細的寫作技巧。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記筆記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提出了用思維導圖進行詞匯教學的兩種方法和運用思維導圖進行讀寫教學的教學策略。由于思維導圖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工具,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間,本文只是一個初步的研究,希望本文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吉澤紅.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C].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2019年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新學術論壇年會論文集.中國智慧工程研究會智能學習與創新研究工作委員會:重慶市鼎耘文化傳播有限公司,2019:652-654.
[2]黃云燕.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有效應用[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十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193-194.
[3]黃玉梅.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有效應用[C].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全國教育教學創新與發展高端論壇論文集(卷十一).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教育教學創新專業委員會,2019:372-373.
[4]任靜.初中英語教學環節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年教育與教師發展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1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