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明
摘 要:從教育管理角度審視,學校管理要發揮“雁陣效應”,也就是借助于團隊的力量,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努力向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學校要尊重學生生命、助推教師成長、贏得家長的真心支持,最終促進學校實現內涵發展。
關鍵詞:雁陣效應;學生生命;教師成長;學校發展
中圖分類號:G6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9-005-2
現代管理學研究經常會提到一個概念——“雁陣效應”,即雁群在天空中飛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陣或一字斜陣,并定時交換左右位置。生物雁群這一飛行陣勢是它們飛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為它們在飛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夠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
從教育管理的角度看,學校也是一群努力飛向教育理想彼岸的大雁。雁群式的學校團隊目標一致,能夠樹立新的教育理念,朝著辦學目標,堅持不懈地實現學校發展愿景。雁群式的學校像高速飛翔的“人”字形雁陣,分工明確,角色定位準確,團結協作,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為了促進學校和諧發展,筆者從校長的角色定位出發,立足教育管理實踐,發揮“雁陣”式管理效應,從而進一步促進學校內涵發展。
一、核心:培育有生命情懷的學生
學校是培養人的地方,全面貫徹立德樹人的教育方針是學校的神圣職責。泰戈爾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因此,教育之“育”應該從尊重生命開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開闊,使人喚起身上美好的“善根”。校長要明白只有使孩子在成長為有人性的人的情況下,其他方面的能力才有價值。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單純的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學校要幫助學生成長為有人性的人,這是教育久遠而宏大的終極旨趣。
1.保護學生自尊
中學生身心發育漸漸成熟的體現是自尊心的形成。學校在育人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教師應該俯下身子,多走進學生,多去聆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循循善誘,潤物無聲,才是教育中學生的好方法。
2.培養學生自信
初中生成長的過程中,情緒不穩定、自信心缺乏是常見現象。教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密切關注學生行為表現和心理變化。好的教師應該承認學生的差異、尊重學生差異、研究學生差異、幫助他們縮小差異,最后幫他們成人成才。
3.實現學生自主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更是各種課余生活的主人。我們的教育教學應該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自主參與的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和自主活動的環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全過程,朝著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的方向發展。教師應該明白,無論是在課堂上,課外活動中,還是學校班級的常規管理中,只有放手讓學生去探索,去創造,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空間,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終實現學生的自主。
葉瀾教授認為教師的根本任務在于“育人”,在于促進兒童與青少年的精神生命成長與精神世界的豐富。作為教育者,我們也許有許多具體的工作要做,有許多具體的課業要抓,但培養學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尊重學生的生命是教育人的首要工作。
二、關鍵:培養有職業格局的教師
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在于教師,所以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一所學校走向成功的關鍵,因為高質量的教育離不開高素質的教師。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提高教師的素質,讓每一個教師都獲得充分的發展,是校長的必然選擇。
1.做好教師培訓工作
首先要加強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教師要有堅定政治信仰和遠大理想。要做一名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和仁愛之心的好教師。我們利用每雙周召開一次教職工例會,學習國家及上級主管部門有關教育教學的法律法規,使教師明確責任,提高覺悟,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加強自身修養。
其次要加強教師能力的培訓。校長要定期、分批安排教師回到高校“回爐”。記得2003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參加暑期培訓時遇到一對來自德國的夫婦。他們已年過半百,但從和他們的交談得知,他們也是從事中學教育的,但他們堅持每年暑期自費來牛津大學參加相關課堂的培訓,這讓我感觸很深。大部分教師從大學畢業之后很難有機會回到高校讀書。
所以校長要創造機會讓教師多參加學科內的專業培訓和進修。同時要注意將教育學、心理學納入到教師培訓計劃中,讓廣大教師重溫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接受最新教育學、心理學成果,并在自己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
2.搭建教師發展平臺
校長要打造學習型學校,挖掘校內外專家,成立名師工作室。一段時間以來,很多學校片面抓升學率,教師們深陷題海之中,忽略了專業,消磨了生命。學校除了組織學科類專題培訓,更要鼓勵教師參加各種賽課評課、論文評比、課題申報、基本功大賽等活動。發揮老教師傳、幫、帶的作用,通過給他們發聘書、召開青藍工程大會表彰優秀指導老師,來激勵老教師。加強對青年教師培訓,把教法、學法研究,納入到對青年教師的考核中去,促使年輕教師迅速成才、成熟并很快成為骨干。總之,校長應給教師隊伍創造學習提高的機會,進修提高的機會,讓教師思想更偉大、靈魂更純潔、品格更高尚。
三、延伸:培訓有教育眼光的家長
學校組建的家長委員會是現代學校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發揮著排憂解難的“教育義工”作用,還是學校教育的有益補充。家長中不乏有識之士,他們在學識、能力、品格上較為突出。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長資源,把家長的教育運用到學校管理之中。
學校可以以社團活動為載體,邀請熱心教育、具有某方面特長的家長走進課堂,為學生講解自己擅長的知識;也可以誠邀家長參與學校的校慶活動、家長開放日、主題班會等,讓他們見證孩子的成長,體驗老師的辛苦,分享活動的快樂。同時要創新家校溝通渠道,學校和家長要實時溝通,雙方相互了解,共同教育學生。學校要利用多種平臺,在電話溝通的基礎上,鼓勵教師積極使用QQ、微信、校訊通、人人通等新型通信途徑,加強與家長的互動與交流,形成一套多渠道、立體式的家校溝通體系。
優秀的團隊是學校發展的基石,而優秀團隊的構建有賴于校長的教育管理作風、理念與意識。實踐證明,校長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要有引領學校未來、規劃學校長遠發展的能力,要形成獨特的辦學理念和育人目標,努力讓其成為學校全員追求的共同愿景,推動學校可持續發展。辦學是一個長期積淀的過程,不能速成,不能盲目冒進。校長要堅守自己的理想不易,堅持正確的做法更不易。一所學校育人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代人的堅守,繼承和發揚。校長需要一種“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氣度,需要一種靜待花開,“牽著蝸牛去散步”的耐心。學校的工作需要長久的堅持,厚積才能薄發,辦學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常,持之以恒,最終實現學生的成長、教師的發展、學校內涵的提升。
(作者單位:鹽城市鹽都區實驗初中,江蘇 鹽城22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