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江
【摘要】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優化教學環境,加強交流與合作;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有成功感;適當進行開放式教學,從這方面探討如何讓學生主動參與物理教學。
【關鍵詞】物理教學?主動參與?學習興趣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參與是新課程實施的核心。如何實施,應尊重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教學環境,加強交流與合作;給每位學生以期望和激勵,讓學生有成功感;適當進行開放式教學。
一、培養興趣,讓學生自覺參與教學過程
學習興趣是學習過程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它使人們樂于獲得知識技能和不斷探索、追求真理的一種寶貴的心理因素。它帶有情緒色彩,學生如果帶著這種情緒去學習,就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1.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是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泉。
正是因為這樣,很多教育家都很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赫爾巴特學派甚至將興趣視為教育過程必須借助的“保險絲”。他們都認為“好學”對教育非常重要??梢?,將興趣作為學生學習過程發生的運行機制,是有識之士的共識。
2.要使學生有興趣,必須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
自由活動是人發展的內在依據,學生的學習也應如此。學生并不只受教于老師,而且自己也獨立學習。學生應當是主動的學習者。許多教育事實也反映出,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出自學生本身。我們應該讓學生自發地主動地學習,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讓學生自己找到并發現、糾正自己的不足。如果我們把每種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序完成,就會妨礙他們的主動參與和自主發現,妨礙他們的發展。
3.要留給學生學習的自由,必須充分尊重學生。
教師往往只根據教材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最容易忽視學生學習與發展的實際情況。教師憑想象充分準備一堂課,并依此設計如何去講授,雖然可以完成教學任務,但其結果往往也只是學生被動地接受。如果我們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課堂上交給學生恰當的主動權,效果就大不一樣。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物理教學離學生的生活近,研究的是我們周圍事物的原理及運動規律。因此,課堂上學生的主要活動是通過動腦、動手、動口參與教學活動。我們不僅要鼓勵學生參與,而且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才能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和發展。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活動的開放度。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良好的主動參與條件,提供充分的參與機會,具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巧創激趣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實踐證明,精心創設各種教學情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
2.運用探究式教學,使學生主動參與。
教學中,在以教師為主導的前提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根據教材提供的學習材料,伴隨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的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教師著力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探索,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品嘗到自己發現的樂趣,才能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只有達到這樣的境地,才會真正實現學生的主動參與。
3.運用變式教學,確保其參與教學活動的持續熱情。
變式教學是對物理試題中的物理情景進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情形的變式,以暴露問題的本質特征,揭示不同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的一種教學設計方法。通過變式教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常給人以新鮮感,能喚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使其產生主動參與的動力,保持其參與教學過程的興趣和熱情。
三、強化交流與合作,促使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相對而言,傳統課堂教學較為重視師生之間的聯系、溝通,而忽略學生之間的相互聯系,忽視發揮學生群體在教學中的作用?,F代教學論認為,教學過程應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過程,它不僅是一個認識過程,而且也是一個交流合作的過程,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了開放的活動方式,提供了寬松和民主的環境,更有利于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促進學生智力、情感和社會技能的發展及創造能力的發展。為此,我們以強化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為核心,徹底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講,學生主聽”的單一的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共同發展。具體應做好以下幾點:
(1)改革課堂教學的空間形式。在教學的進行過程中,可以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合作與交流,這種小組的形式縮短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間交往的機會,有利干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和合作。
(2)小組學習任務的布置。小組內的交流與合作學習主要以協同活動為中介實現的,因此我們在組織小組交流與合作學習活動中,應把需要討論、互相啟發、反復推敲的問題布置給學習小組,讓小組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和合作學習。我們不僅要指導組內交流,而且要引導組際交流;不僅要交流學習結果,更要重視交流學習方法。
(3)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訓練學生的合作技能。教育學生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互幫互助的合作意識,使每個人都能為集體目標的實現盡心盡力。不斷向學生傳授合作的基本枝能,使他們既善于積極主動地表現自己的意見,敢于說出不同的看法,又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相互啟迪,并能夠綜合吸收各種不同的觀點,共同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有針對性地予以指導,訓練學生養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四、運用“有控開放”式教學,實現學生參與教學過程
物理課堂教學必須由“學生聽、教師講”的格局和程式代之以由“教師精心設計、學生積極參與”的多種教學活動。把課堂徹底放開,變“一言”為“群言”的教學模式。要讓學生頭腦中的各種錯誤觀點充分表露出來,并且緊緊抓住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必要的時候教師要發揮“點撥”作用,使學生的思維疏通。只要一人導通,就可以以一帶十,搞活全局。在“有控開放式”教學中,要把思維訓練放在重要地位。思維能力是一切能力的核心。“有控”就是指整個教學過程從目標制訂、活動組織、思維導向、訓練實施、信息反饋都是在教師的控制和引導下進行。所謂“開放”,就是充分肯定和尊重“學”的主體地位,教師應恰當的設“疑”立“障”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活躍,情緒振奮,渴求獲得解答,豐富知識。設疑在于求思,“學而不思則罔”。教師在教學中要“道而弗牽”“開而弗達”。真正改變那種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局面,形成學生過河老師搭橋的良性循環的嶄新局面,這樣便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學生不會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便于學生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