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娜娜
摘 要:核心素養是人們現在越來越關心的一個話題,而音樂作為能夠啟迪心靈、增進溝通的一種語言也越來越得到重視。如何在圍繞核心素養的前提下進行小學音樂教學是每一位小學音樂教育者應該思考和學習的一個課題。以“關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的研究與分析”為題,對現在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進行討論,以更好地提高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提升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成果。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音樂;課堂教學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全球化思想的不斷影響,我國的教育也在逐步地進行調整和改革,使我國學生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和發展。從素質教育的提出到實行的這些年看,我國的教育還是取得了很大的效果,中小學生的素質和課程教育得到很大提升,從專注語、數、外的教育到現在的德、智、體、美、勞全面而均衡的發展,使小學生藝術類的教育和啟蒙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當然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因為其愉悅身心、啟迪智慧的作用成為小學課程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關于核心素養的教育更是使中小學生在學習的同時提高了對音樂學科的理解和個人綜合素養的提升。
一、何為核心素養?
在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提出了“核心素養”的概念,而所謂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它是關于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要求的結合體,在核心素養中突出強調了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核心素養具有堅持科學性、注重時代性、強化民族性的三個原則。在核心素養的教育概念中更關注過程,關注學生在其培養過程中的體悟,而非結果。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黨中央關于立德樹人的具體教育要求,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綜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在小學音樂的教學課堂上,教師要首先明白核心素養的含義和地位,才能在領悟方針的情況下對小學生實施更有價值、更有針對性的音樂教學。
二、核心素養觀念下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必要性
核心素養是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的一種要求和培養,同時核心素養的提出也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指明了具體的實施方針。小學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啟蒙階段,以核心素養為背景的小學音樂教學是科學、系統的音樂教學。
1.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力
對音樂的審美和鑒賞是音樂學習的一個目標和核心任務。從小學階段就以核心素養為要求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使他們能夠以一個更加豐富、立體的態度去系統地進行學習,掌握更加科學的音樂鑒賞方法。
2.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受力
音樂是一門藝術氣息濃厚的學科,當今社會鼓勵全面發展個人素質和能力,對藝術的感受力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以音樂核心素養為前提的小學音樂教學更加符合時代的要求和學生的學習順序,同時因為強化民族性的原則,能夠使學生在廣泛涉獵音樂分類的同時更加注重對我國傳統音樂形式的學習與研究,從而提升學生對傳統藝術的感受力。
3.提升學生的個人修為
學習不僅是為了學習學科的內容,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學科去感受和提升,核心素養的觀念能夠使教師和學生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更加關注人文精神的教育,使學生從小培養優良的品質,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修為,在學習音樂知識的同時,感受音樂對人類精神的熏陶和影響。
三、核心素養觀念下小學音樂教學的研究與創新
1.適應時代,強調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
當今時代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標不斷演進,教育方法越來越科學。在新時代的教育改革之下,我們要承認和強調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更多的則是扮演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一改往日的教學方式,更多地采用以學生為主的新型教學,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培養他們更加自主的學習態度和能力。
2.不斷改進,結合多媒體進行創新教學
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嚴重影響了教師新的授課方式的開展。科技的進步使各行各業都嘗到了技術進步帶來的甜頭,而在教學上多媒體技術的引進極大地方便了教學,生動、形象、新鮮的畫面和影像能夠迅速抓住學生的眼球,與傳統的教學相比,教學氛圍和教學效率都有了明顯的改善。
3.發揚個性,提倡學生的思想解放和自由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學生的思想有時候是很無厘頭的。但是追求學生的個性自由和思想解放就是要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音樂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對音樂的理解也是不拘一格的。只有真正做到發揚個性,思想自由,小學生才能真正地走進音樂,小學的音樂課堂才是充滿歡樂和自由的。
參考文獻:
白婧.基于核心素養培育的中小學音樂教學研究[J].北方音樂,2019(22).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