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
摘 要:微課程是一種在線教學視頻文件,主要是用于對一些“小問題”的教學。傳統的教學常以教師為主體,單一的教學方法使許多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不高,也難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微課程作為教育的新興事物,以其獨有的優勢逐漸成了輔助教學的一項手段。分析了中學數學突顯的弊端,對微課程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展開了分析,以期能提高其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效果。
關鍵詞:微課程;中學數學;教學輔助;數學教學
現今,眾多學校對于中學數學教學的形式還是以教師為主體,從而進行單一的知識講授。中學的數學是為高中甚至大學數學教育打基礎的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學生普遍對其感到厭煩或排斥,甚至于厭惡,那么今后對于優秀數學人才的培養將會舉步維艱。所以,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微課程在這里起到了良好地緩解單一教學模式枯燥性的作用,它的許多優勢恰好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帶來的不足。
一、教學中關于微課程的普遍定義
微課程是運用建構主義方法、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具有完整的教學設計環節,包含課程設計、開發、實施、評價等環節。運用于我們中學數學教學中,主要就是利用它的在線學習的特性,將一些難點或者重點,運用網絡教學或者是網絡解答的模式,來給同學們提供的一種課外學習方式。它包括微學習和微內容,微學習是處理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以及短期的學習活動,微內容主要和學習內容方面相關。
二、當今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積極主動學習性不高
數學是一門很注重邏輯思維的學科,對于許多學生來說,一旦在數學中遇見難題,就易丟失自信,從而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并且對于大多數女孩子來說,邏輯思維普通沒有男孩子強,所以就會導致女孩子的數學學習與男孩子之間差距越來越大。
2.班級成績兩極分化嚴重
如果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沒有學好,那么后面的知識內容就會感覺云里霧里。由于基礎的不同及學習能力的差異,這會導致班級中同學成績的差異非常明顯,個人學習習慣及最終的學習成績也會出現分化現象。
3.教師個人的教學方式了無趣味
對于大多數的教師而言,數學教學都是跟隨教學課本,刻板地向同學們輸入知識內容。對于數學來說,公式頗多,許多同學理解不了公式的含義,自然也不知道如何運用于我們實際解決問題當中。因為當下某些老師數學教學模式的枯燥性,會讓學生產生許多問題,導致學生對高年級數學內容完全處于懵懂甚至一無所知的狀態。
三、如何在當下的中學數學教學中高效應用微課程課堂教學
1.合理融入課程預習
很多時候學生不會主動進行課前預習,因為沒有養成獨立自主的學習習慣,還有就是對于數學缺乏興趣,沒有興趣去做這一任務。這時教師就可以充分運用微課程的優勢,通過微課堂的形式,在課前給同學們準備一個預習的內容。
比如,在學習人教版教材中的“等腰三角形”這一章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給同學們準備一個視頻,可以是動畫內容,也可以是自己制作的視頻,用生活中常見的等腰三角形的物體做導入,幫助同學們去認識了解等腰三角形的形狀、性質以及它的一些圖形組合的觀察,在課前給同學們輸入一些基本的概念,上課時會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2.在課堂導入高效融入微課程
課前導入部分主要是在課堂上播放,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提前知曉課堂的具體教學內容,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一定的趣味等,讓學生能有一個基礎鋪墊的過程。教師可以選擇課前預習的視頻,也可以選擇更深化的視頻和重點,進行難點的提問或者深入剖析,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因為這種圖像、文字、聲音一體化的學習方式將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多種器官,激發他們對于數學的興趣。
3.利用微課程鞏固及復習
就鞏固及復習而言,除鞏固有一部分在課堂完成之外,鞏固復習內容是學生課后應獨自完成的部分。因此,老師可以將本節課的重難點單獨錄播,對知識點進行深入講解,也可以將重難點升華,與實際解決問題相結合,讓學生結合微課程及課堂的筆記,再進行系統的復習及鞏固,這更能加深同學們對于知識點的理解與記憶。
總之,微課程能夠更好地輔助教師進行授課,但是它并不能完全替代傳統的教學方式,因為還含有學生自主學習性缺乏的因素,所以其只能作為一項有力的輔助手段,通過課前預習、課堂導入以及課后復習來對課堂授課作一定的補充。在以后的教學中,微課程會全面滲入中學數學教學中,助力教學效率的大幅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艷,唐利利.微課程在輔助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9):134-135.
[2]陳國珠.淺析微課程在輔助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224-22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