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永磊
摘 要:信息技術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許多行業原先的運作模式在信息技術的改造之下實現了質變,信息技術也為教育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可能。初中數學是基于小學數學知識的升華和拓寬,也是為高中數學做鋪墊,可以說初中數學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十分重要的階段。為了保證初中數學的學習效果,就需要結合實際對信息技術的應用展開探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初中數學教學;教學實踐
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通常是老師的講授占了大部分時間,以老師的講解為授課的主要內容,在這種模式之下,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較少,學生缺乏對數學深入探究的精神,而通過信息技術能夠讓老師的教學模式更加豐富,老師能夠在多樣化的技術手段的輔助下實踐自身的教學思想。和其他初中學科有所不同,在學習初中數學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因此,為了提高學習的質量,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點,進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一、信息技術和教學實踐相結合的內在含義
將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教學相結合就是利用計算機多媒體、互聯網等手段開展初中數學教學,老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通過信息化的手段能夠有效改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之下,初中數學教學不僅能夠突破老師自身的知識局限,讓學生認識到數學海洋的廣闊,還能夠利用各類媒介形式來實現知識的傳遞。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教學的結合,能夠轉變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彰顯,更加符合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的要求。
二、信息技術下初中數學教學的原則
1.實效性原則
實效性原則意味著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信息技術,而應該根據實際的教學需要來決定是否使用信息技術,以及使用何種方式的信息技術。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到,雖然信息技術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能夠為傳統教學帶來諸多突破,但是信息技術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老師依然是知識傳遞和教學的主要承擔者,只有通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才能夠以更加靈活和有針對性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而在教學過程中對信息技術的錯誤使用可能會影響到教學效果,一方面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沒有得到尊重,另一方面學生的注意力被信息技術教學手段所占據而沒有集中到知識點本身,實際的教學效果受到影響。
2.主體性原則
主體性原則意味著不管使用哪種教學模式都需要圍繞學生的主體地位開展教學,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也應該遵循這一原則。教師在使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時,應該注意給學生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充分接受知識點的內容,給學生思考、討論和提問的機會。在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中,學生主要是聽老師講和記老師的課堂內容,而借助信息技術,能夠讓教學更具實驗性,由于學生的學習不再僅是通過老師的口頭講授,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媒介形式去接觸數學知識,數學知識點能夠更加鮮活和有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也更能被激發出來。
三、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實踐的效果
1.提高學生興趣
實際教學中的難點之一在于一些學生對數學的抵觸情緒較高,認為數學科目較難,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有所不足。面對這種實際情況,利用信息技術來開展教學,能夠讓教學的形式更加有趣和多樣化,老師的教學模式不再只是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老師講、學生聽;學生練、老師講,老師和學生能夠更加有效地進行互動。比如在開展人教版教材第十八章“平行四邊形”這一部分知識的教學工作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多媒體動畫來向學生演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判定等知識點,動畫的效果不僅更加有趣,還能夠給學生留下更加深刻的記憶。
2.創設教學情境
創設教學情境即是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以往學生對數學有著錯誤認識,認為數學離自身的實際生活較遠,在日常生活中所學的數學知識得不到體現,這實際上是一種非常錯誤的觀點。數學是一門工具性較強的學科,數學的知識點在生活中能夠得到豐富的應用,利用信息技術創設教學情境能夠讓學生降低對數學的心理預期。比如在開展人教版第十三章“三角形”這一章節的教學時,先向學生展示金字塔的圖片和金字塔的修建紀錄片片段,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古老的埃及人會選擇三角形作為金字塔的基本構造,隨后安排學生動手實驗來對比三角形和四邊形之間的穩定性,通過操作和感受對知識點形成更加深刻和直觀的感知。在完成本章內容的教學時,還可以對知識點進行延展,告訴學生其實三角形的穩定性可以從數學和物理兩方面進行探究,數學層面體現在自由度上,物理層面體現在受力上,讓學生理解數學的奇妙,為學生播種數學探究的種子。
3.培養數學邏輯
數學學科的特殊性在于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這種抽象性的特征提高了學生在進行初中數學學習時的難度,學生在日常學習中難以通過自身的思維去構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此在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應該注意對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此外,學生在學習時面臨較多的幾何和空間知識點,這就要求學生能夠進行想象。在傳統教學模式之下,僅僅依靠老師的講述和平面的圖片開展教學的難度較高,而基于信息技術,老師能夠利用相關軟件繪制圖文甚至是動畫效果相結合的思維導圖,通過更加形象化的教學方式去幫助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梳理,讓學生能夠理順數學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順序,進而在解題時更加熟練。
總之,教師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對初中數學教學的推動作用,在應用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主體性原則和實效性原則,讓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有更加濃厚的興趣,為學生的理論學習創設更加真實的情境,并且注意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俞覓.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J].散文百家(下),2019(12):253.
[2]許薇.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有效應用[J].科教導刊-電子版(中旬),2019(11):203.
[3]陳鵬.初中數學教學和信息技術融合探討[J].活力,2019(20):168.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