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云
【摘要】初中英語,學生應在習得技能的同時,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比如,在情境創設中讓學生善學樂學,在高效對話中豐富口語生命,在拓展延伸深耕細作。初中英語教師,應俯下身子,關注細微,注重學情,真正把發展核心素養放在首位,以生為本,打造一個內外環境都俱佳的英語學習新時空。
【關鍵詞】初中英語 核心素養 情境創設 高效對話 “拓”字為展
都說,核心素養要具體地落實到學科教學中。的確,唯有在課堂中,在細微的教與學的互動中,在知識的生成、內化與轉換中,核心素養才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初中英語學習也是如此。關鍵就在于,英語教師是以習得技能為主,還是以核心素養的落地為主?是輕飄飄地一帶而過,還是有意識地巧妙滲透?是喊在嘴上而少見行動,還是貨真價實地加以做實?這一切考驗著英語教師。
一、在情境中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樂學善學”是核心素養十八個要點之一。如何樂學?顯然,那種以“灌輸、死記、強迫”為特征的方式,無法點燃學生的樂學之火。唯有創設濃濃的、新穎的、別致的情境,“才能尋回學習的趣味”。好的情境,具有虎嘯般的力量;好的情境,使人醍醐灌頂;好的情境,最易調動學生的樂學因子。既然如此,教師何不在情境的高效化、生動化、逼真化上下功夫呢?何不通過情境的詩意化和愉悅性去征服初中生呢?
比如,《Whats the best movie theater》的學習伊始,隨著一段舒緩的背景音樂,大屏幕上動態顯示出各種各樣的movie theaters,孩子們睜大了好奇的眼睛樂在其中,樂學的念頭持續高漲:原來電影院各不一樣呀,假如有一天我們能到其中的一家去享受享受,該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情。
或許只是一個小小的但意蘊十足的故事,或許只是一幅簡單的但余味無窮的畫面,或許只是一段優美的令人心馳神往的音樂……不知不覺喚醒了學生、激勵了學生、成長了學生。于是,向學習的深處挺進的念頭一漲再漲,向知識的高峰攀登的決心一鼓再鼓,遠處,知識的風景更加迷人,孩子們興致盎然,精神抖擻,核心素養培育之路隱約可見。
二、在對話中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新的課改視角下,英語學習中的對話不可或缺。寫一寫、記一記、背一背,如果最終反映在順暢、高效、多元的對話中,該是師生多么樂見的一件事情。英語環境或英語平臺下的對話看似簡單,實則需要師生高度的警覺和敏感。為此,英語教師首先并且勇敢地捕捉對話的每一個細微處,使之更高效、更豐富、更活潑。對話愈多元,課堂愈高效;對話愈活潑,教學愈堅實,對話愈豐富,愈能在更廣的層面上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以九年級英語“Whats Wrong,Danny”的學習為例,可以創設以下情境對話:
T:Hello,boys and girls.Now you are the ninth graders.Congratulations to you and I will be with you to achieve a great success this year!We all have experiences about being sick.If you are sick,What do you usually do?
S1:I stay in bed.
S2:I drink hot tea.
S3:I go to the hospital.
教學歷程中,教師應該更多地創設這樣的對話情境,大面積地讓更多學生包括學困生參與進來,增加“上上鏡”的機會。或許,你來我往中說了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其間孩子們自信心的提升、口語的熟練、思維的靈敏、溫馨的合作,等等才是英語學習中更值得期盼的境界,更是核心素養落地生根中靚麗的風景。
三、在拓展中讓核心素養落地生根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小小英語學習天地中,蘊藏著無窮的“大”。英語的世界何其廣博,英語學習的時空何其遼闊,關鍵就在于教師如何把“小”拓展為“大”。布置一些別具一格的作業,開辟一些值得一試的路徑,重構一些有價值的學習框架,無疑,能夠將英語學習的觸角延伸到更廣的時空內。
學習“Lesson 3 Good Food,Good Healthy”一課時,教師不妨布置一個意蘊十足的話題:同學們,一日三餐吃什么,本沒有交流的必要,但是用英語表達出來,既有難度也有必要,那么,你們能否在班級微信群中交流一下呢?注意不要求把其中的種類介紹得多清楚,而在于英語書面表達的準確與簡練。如果你們有興趣,可以點贊、轉發、甚至當一個小老師對其中的內容“指指點點”。
新冠肺炎背景下,這樣的網絡交流更有必要。的確。手機、QQ、微信群,等等。不僅僅是漢字表達和溝通的舞臺,也可以是英語學習或交流的載體。對此,英語教師應在作業的布置上、話題的引領上、思維的促進上,多一些深耕細作,以此讓孩子們收獲知識技能的同時,發展諸如“人文底蘊、探究精神”等核心素養。
英語學科教學中落實核心素養,無論是實踐的層面還是理論的架構上,都有更長的路需要探索。英語教師應該是探路者,直面這條路上的路標、拐彎處、溝溝壑壑,等等,而這,需要不一樣的耐心,需要足夠的冷靜,需要一些先見。教師,應俯下身子,關注細微,真正把發展核心素養放在首位,以生為本,打造一個內外環境都俱佳的英語學習新時空。
參考文獻:
[1]陳智峰.追求教學之“趣”[J].教師月刊,2017,(4) :19.
[2]陳俊一,程曉云.竇桂梅:站在課堂上的校長[J].教師月刊,2015,(2)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