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夢
【摘? ?要】? 高中的政治課程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同時也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背誦和記憶的能力,在高中政治教材中,教材的范圍廣、涉及的內容多,學生需要掌握《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四本書的知識以及相關的社會應用,一些概念思想性較強,抽象難懂。思想政治課不僅是一門知識性的課程,更是一門注重學生德育培養的課程,對學生具有重要思想教化作用,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積極進行課堂創新模式的探究,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本文以高中政治為載體,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探究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策略的這一論題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 高中政治;核心素養;問題現狀;教學策略
高中政治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讓學生在掌握基礎政治知識的同時,具有參與政治的能力,因此,教師要設置更科學的、民主的以及高效的教學環節, 構建多媒體教學情景,開展小組合作,探究重點知識,講解時政難點,進行實踐化活動,提升學生的政治素養。
一、高中生在政治課程中出現的問題分析
政治學科的特點是知識性較強,一些高中政治教師在教學的時候缺乏創新精神,采用的是一種“照本宣科”的朗讀式教學,導致學生在理解上缺乏理解深度,難以真正進行教材概念的理解,學生的記憶效果就會下降,因為,背誦是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對于一些課本中出現的法律原理與常識,教師應該進行深入講解,不應是機械的灌輸,那樣會造成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倦怠情緒。法律知識對于學生而言是難點,因此一些學生出現畏難情緒是正常的,教師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動向,讓學生感到學習中的樂趣,知道政治學科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二、探究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策略
1.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調動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
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構建合理的教學情景,運用多媒體使課堂教學更生動,使政治知識更容易理解。情景化課堂即運用圖片、視頻、動畫、錄音等形式進行教授,將課本中出現的事物、景物、人物以圖片的形式展出,播放與政治知識有關的視頻,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多媒體設備的有效運用可以讓學生更快身臨其境,有聲有色的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刺激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感受到其實政治學科與自己的生活距離是很近的,讓學生感受到理解并掌握知識的喜悅。
例如,在講解《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一課時,教師就為學生構建了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唯物辯證法的核心是“矛盾”,這一課主要講解的是“矛盾”的相關原理,要求學生理解矛盾是對立統一的關系。在講解“矛盾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個原理時,教師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成語為學生進行講解,首先播放了一個小動畫,畫面中生動地展現了古代塞北的一老漢家和馬“一波三折”的故事,駿馬的失而復得、孩子的因禍得福都發人深思,學生看得很認真,并展開了積極的討論,體會深刻哲理。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調動了學生的政治學習熱情,提升了課堂教學質量。
2.小組合作探究重點知識,形成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構建小組合作教學,指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重點知識。小組合作探究式,即學生在學習政治課本知識時,教師僅給出少量例子,通過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自由結組、提出質疑、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總結提升等一系列活動完成對知識的分析探究,歸納總結,加深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激發了學生的思維,形成了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3.時政化講解難點概念,提升學生的文科理解能力
高中政治教師要為學生多進行時政講解,增強學生的政治敏感度,讓知識的學習變得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不再是空洞的學習。當時政加入到政治課程中時,教師便可有效運用政治事件,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時事作為案例進行課堂教學,運用學生們熟知的社會時事與教材理論進行知識建構,考點整合。“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學生對政治抽象概念會理解得更到位,分析問題會更辯證,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科素養。
4.開展實際活動,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高中政治教師要在班級和校園中多開展實踐活動,學校可以開展文化講壇的活動,邀請知名學者進行演講,擴寬高中生知識面,展開“讀書分享會”,搭建“精讀書房”等活動都可以打造趣味性的政治課堂,從而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還可以開展不同主題的辯論賽,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不同的場合下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與訓練,從而營造優質的高中政治課堂氛圍,拓展學生的眼界,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
例如,在講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一課時,教師就組織學生開展了實踐活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定義,即反映先進生產力發展規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源于人民群眾實踐,為人民大眾服務的文化,其特點是具有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教師首先進行啟發式提問:“現在的網絡文化發展日新月異,這是我們文化教育事業的進步,可是這其中卻是良莠不齊,比如一些‘網紅文化、內容低俗的電視劇,各種app手機軟件讓許多人著迷,尤其是年輕人,你們認為這些文化都是積極向上的嗎?大家是如何分辨的呢?”隨后,組織小組進行辯論,學生分成正方和反方,在針鋒相對的討論中大家得出自己的感悟,分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內涵,為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做好應有的準備。實踐活動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將單一的政治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而且教師要努力將學生的生活與課本知識相映照,擴展學生的知識邊界,拓展高中政治知識的外延,深化學生的學科素養與能力,將政治課堂打造得更具有綜合性、高效性,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溫馨.關于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的哲學辯證思考[J].黑龍江教師發展學院學報,2016,39(10):64-66.
[2]張清,冉秋霞.找準“四個聯結”,提高復習質量[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