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思嵐
摘? 要:隨著高職教育的持續性發展,關于德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要求也在隨之提高。近些年受到各種外界因素和網絡的不斷發展,高職生生活的社會環境更加復雜,導致學生基礎素養處于相對降低階段,此時做好德育教育便顯得格外重要。對此,該文簡要分析新時期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者提供理論性幫助。
關鍵詞:新時期? 高職教育? 班主任? 德育工作? 挑戰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5?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15-03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of Class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Era
DOU Silan
(Yangzhou Tourism & Business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2500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ethods and method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also increasing.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various external factors and network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life is more complex, which leads to the students' basic literacy at a relatively low stage, so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do a good job in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faced by class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period,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help for relevant workers.
Key Words: New er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lass teacher; Moral education; Challenges and strategies
行為德育主要是借助對學生行為習慣的改變,從而導致學生的思想發生轉變,并形成對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在具體教學期間,有許多教師都認為德育教育工作難度較高,尤其是認為德育教育存在認知和行為脫節的問題,在“教”與“授”方面存在較大的脫節問題,雖然可以記住、說出來,但是并不能履行。對此,探討新時期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策略具備顯著教育價值。
1? 新時期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
高職高專教育屬于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其屬于培養高素質社會適應性人才的重要途徑,是一種以適應服務、管理、建設以及生產等一線工作需求的教育模式,教育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性人才,這也是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時代變遷,關于德育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改變。目前來看,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在市場經濟指導之下,基于市場競爭以及市場發展的需求等因素,實現高技能、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對此,在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注重對學生的專業技術與技能的培養,對于學生的品德教育關注度也非常重要,這也是良好道德情操、教書育人的基礎,同時也是所有教師、相關工作者的重要職責。對于高職教育而言,班主任的存在對于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德育行為習慣的養成都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為傳統教育習慣以及環境方面的因素,當前德育教育的現狀并不理想。對于目前高職教育中德育模式主要問題在于下面幾點:(1)理念落后。教師一貫以自身的道德價值觀去要求與教育學生,忽視了學生真正的需求,這樣的德育模式很難走進學生的內心,讓學生處于被動地位接受教育,沒有真正理解道德素質,更談不上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了,從而使得德育模式沒有實質上的效果[1]。(2)德育內容不完善。在新時期環境下,隨著近些年網絡化技術的持續性發展,關于德育教育過程中也衍生出了大量的信息化元素。在網絡化環境之下,搜索與整合德育相關信息變得更加快捷與方便,網絡上有許多相關的信息以及知識,這一些內容不僅可以更好地引發學生的興趣以及好奇心,同時還可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新時期環境之下,網絡的影響直接導致德育教育在理念、方法以及內容等多方面發生改變,學生也可以從被動學習身份轉變為主動探索身份,學生可以在網絡當中搜尋各個地區發生的好人好事,同時也可以自由表達意見和觀點,但是當前仍然有許多教師無法適應新時期環境,在教學模式方面堅持傳統說教形式,不僅嚴重制約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教學理論與實踐沒有有效結合,導致學生無法合理掌握與應用德育相關知識,甚至失去德育學習興趣,認為德育教育屬于一種形式、一個過場,從而導致德育教育質量較差[2]。(3)社會環境。伴隨著社會改革的持續性深入,人們的價值理念也在不斷地改變,其中不乏存在許多與學生價值觀發展需求相悖的價值觀。在這一環境之下,高職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與影響力會隨之突出,例如拜金主義思想,這一些負面的風氣都會導致德育教育行為與價值體現遭受影響,這也是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阻礙。
2? 新時期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創新策略
2.1 明確教育現狀與目標
按照目前高職教育現狀,德育教育必須圍繞著學生的特征、教育的目標等進行制訂,高職德育教育的工作目標必須納入為多個重點,也就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遠大的理想、身心的和諧、道德的規范、職業素養、家庭理念以及法律意識的思想修養。對于愛國主義而言,其屬于基礎性的政治要求,而遠大理想則是教育學生應當立志高遠、立志發展為主,身心的和諧屬于對學生提出的德育工作達成目標之一。道德規范則是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的一種道德要求。職業素養則是職業道德、創新精神與合作意識的一種培養。家庭理念則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礎條件。法律意識則是培養學生知法、懂法、守法自覺性的重點。在教育中必須圍繞著上述目標開展教育,這也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之一。
2.2 優化德育教育內容
在行為德育理念之下,德育教育的內容也會隨之改變,必須及時補充和完善相應的德育教育內容。首先,在新時期環境下需要有意識地融入網絡化元素,借助學生經常接觸互聯網這一特性,讓學生在網絡中搜尋相關資料,同時也可以在網絡中實現同學之間的相互溝通,規避網絡中不良信息的負面影響。此時,教師需要高度重視并有意識強化網絡德育教育的內容,促使學生逐漸掌握德育規范,同時也需要在德育教育內容方面適當拓展,促使其滿足網絡化教育的特征。教師可以開展關于網絡主題班會,例如瀏覽什么網站、獲得什么類型信息、堅持抵制不良網站等各種能力的培養。另外,教師借助網絡途徑開展德育教育的同時也需要充分發揮網絡的資源價值,搜尋網絡人丹事件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分析,掌握相應的德育教育理念,從而構建正確的價值觀。
2.3 豐富德育教育方式
伴隨著網絡技術的持續性發展,新時期環境之下德育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斷改變。雖然借助互聯網可以提高整體教學質量,但是其中也不乏存在劣質的信息。對此,首先教師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接收以及篩選能力,充分理解網絡中的優與劣,借助網絡技術開展德育教育。可以借助網絡途徑開展班會,或者是借助微信群等方式討論德育信息,將某一個德育相關事件當作是討論對象,讓學生圍繞著這些事件進行分析、討論并最終總結出相應的德育信息與知識,從而促使學生的德育品質得到提高[3]。另外,在德育教育活動中還可以借助各種機體活動進行開展。例如,在運動會等活動中,文藝委員可以帶領女同學組建啦啦隊,并為參賽的同學鼓勁。無論是參賽結果,都應當以激勵性行為為主,讓學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團體意識,借助學生、班級這一團體實現德育教育的拓展,提高德育教育質量。
2.4 引入家庭教育
除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對于高職生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模式不僅限于學校與課堂,家長也需要積極配合教師,主動參與到對學生的教育教育工作中去,提高德育模式水平與質量。行為德育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交流變得容易,可在網絡平臺上隨時隨地進行溝通,因此教師要加強與學生家長的聯系,了解學生在家中與日常生活中的表現,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在德育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并與家長合力探討解決對應的問題。首先,學校可在德育教育網站上設置家長專欄,讓家長明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家長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其次,高職教師利用網絡平臺及時與家長聯系溝通,共同探討學生的德育教育方式,深化對學生的教育[4]。班主任在保持與家長積極溝通的同時,需要盡可能掌握學生生活情況以及家長對于學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看法以及態度。在家長會交流期間,可以引導家長表達自己對于班主任管理工作以及學生品德培養方面的看法、建議或要求,此時班主任應當了解家長的真實想法,并基于家長的想法以及提出的看法、建議的合理性進行適當的采納。針對家長的德育教育工作理念所存在的誤區,也需要及時進行糾正,預防家庭導致德育教育開展受阻。在家長會以外,班主任可以定期開展家訪等拉近溝通距離的方式,到學生的生活環境中探訪,掌握生長環境并以有的放矢地開展德育教育。
2.5 優化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屬于高職教育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開展的基礎,伴隨著高職教育的持續性發展創新以及教育范圍的不斷拓展,學生的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學生思想理念的多元化發展趨勢也會越發突出和顯著。對此,在新時期環境之下,教師和所有的學生都應當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以良好的師生關系作為基礎開展德育教育,促使德育教育的價值、效果得到更好的體現[5]。在具體教育中,教師需要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形成了解,在學生的基礎情況之下開展班主任德育教育。以當前的高職教育現狀來看,許多學生的家庭環境差異比較突出,尤其是經濟條件方面的差異會導致許多學生出現心理落差,此時內心壓力會比較大,再加上畢業與就業方面的壓力,導致學生心理狀態往往會過于緊張。對此,在教育中教師需要基于學生的心理狀態提供相應的指導幫助,真正發揮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價值。另外,還需要做好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幫助,按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注重對學生日常行為模式的關注,并促使學生可以逐漸養成良好的行動力與意志力,注重對學生思想交流能力的培養,真正掌握學生的真實感受,在這一基礎上做好對學生的心理溝通,促使德育教育工作可以順利實施。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環境的不斷轉變為高職教師的德育模式帶來了挑戰,也帶來了機遇,高職教師應深入認識并正視當前德育模式存在的問題,尋找對策,切實提高德育模式水平與質量。高職教師應當堅持行為德育,借助不同教育途徑提高德育教育實效性,例如掌握網絡知識,消除對網絡的偏見,更新德育教育理念,應用網絡技術來豐富德育教育內容、拓寬德育教育方式,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從而來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現代性,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品質,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肖紅娟.網絡時代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9(17):147.
[2] 丁瑞靜,楊平.信息化背景下高職班主任管理班集體的策略研究—— 以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9,6(63):183-185.
[3] 林璐.五年制高職班主任德育教學評價創新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28):169-170.
[4] 袁家榮,朱迎雪.論高職班主任教學管理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J].福建茶葉,2019,41(7):182.
[5] 鄧麗娜.新課改下高職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探究[J].高考,2019(8):23.
[6] 侍紅梅.信息化條件下高職班主任工作探析[J].品牌,2014(7):28,30.
[7] 徐星.淺談五年制高職班主任德育工作[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