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匯知識是外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詞匯教學在學習者學習新詞匯知識中至關重要的。項目式學習(PBL)是一種強調(diào)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的方法,旨在為學生提供一些任務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高學習內(nèi)容與現(xiàn)實世界的相關性。本研究旨在探討項目式學習在學生詞匯教學和學習中的有效性。
【關鍵詞】詞匯學習;項目式學習;大學英語
【作者簡介】古麗娜爾·吐爾遜(1978.01-),女,維吾爾族,新疆喀什人,新疆財經(jīng)大學,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學法、翻譯。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高??蒲杏媱澢嗄杲處熆蒲谢痦椖俊缎陆贁?shù)民族大學生主觀幸福感與自我和諧的相關研究》(XJEDU2013S31)。
一、引言
教育部國家外語教學咨詢委員會于2009-2010年對530所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進行了全面調(diào)查。本文報告了調(diào)查結果,討論了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未來發(fā)展的一些關鍵問題。大學英語教學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理念,自覺服務于學校的目標、部門的專業(yè)需要。它也應為學生的個人發(fā)展服務(王守仁等,2011)。從調(diào)查結果可以看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在不同地區(qū)、不同類型的高校中發(fā)展不平衡。中國教育部啟動了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雖然許多高校對教學改革充滿熱情,但由于其師資力量、軟硬件設施等因素,基于課堂和計算機的新型教學模式尚未完全建立。因此,我們需要繼續(xù)推廣大學英語新的教學模式(王守仁等,2011)。毛偉,盛群力認為,自1980年以來,大學英語教學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改革。大學英語教學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大學英語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如何深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迫在眉睫。教學設計應以提高學生的有意義學習為目的,這是當代教學設計的鮮明特點。教學系統(tǒng)設計的重點是確定教學目標、實施課堂教學策略和評價教學,這對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和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毛偉等,2016年),根據(jù)以往的研究,結合中國不同大學的實際情況,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學習者和教師面臨的問題表明,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改變是非常必要的。詞匯知識是外語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一門語言的語法規(guī)則并不一定能使人用這門語言進行交流;但是,如果一個人掌握了這一門語言的詞匯,通常是可以交流的。換言之,詞匯知識是“語言的基本組成部分,是構成句子、段落和整個文本等更大結構的意義單位”。詞匯是說話者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為其他語言技能(如說和寫)提供輸入。如果沒有詞匯,說話者就不能有效地表達意思和交流。不能恰當?shù)赜迷~,就會破壞交際。因此,詞匯至關重要,是一門語言的組成部分。此外,任何有經(jīng)驗的教師都知道,即使學生或多或少地掌握了英語語法,當他們繼續(xù)學習時,他們?nèi)匀粫媾R大量的未知單詞。由于詞匯知識是任何語言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沒有詞匯就不可能學習一門語言。此外,Rivers還提到“詞匯應該在各種活動中呈現(xiàn)和解釋,以促進更好的學習”,這特別表明,語言教師在提高學生對詞匯教學的興趣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方面,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關于如何學習詞匯的想法和一些關于學習什么的指導。因此,詞匯習得涉及幾個不同的學習過程。研究表明,有效的詞匯教學在學習者學習新詞匯知識中至關重要的。換而言之,課堂上使用的教學技巧應確保學習者不僅學習,而且獲得目標語言的新詞匯知識。
盡管詞匯學習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過程,但學習者總是感到困難和乏味。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花大量的時間翻譯和講解某一單元的詞匯。這種單向學習方法實質(zhì)上使學習者嚴重依賴教師,沒有機會進行主動學習。學習者也存在脫離語境死記硬背的現(xiàn)象。有些學者采取簡單重復的方式、機械地對詞匯進行記憶。如果學單詞時學習者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將單詞從上下文隔離開來記會導致使用時容易混淆、容易遺忘。可以想象,這樣記住的單詞,如果出現(xiàn)在一個較為復雜的語境,詞形需要有所改變,含義稍稍有所延伸,學生就會茫然不知其意,會影響其了解整個句子整篇文章的含義,是一種效率低,費是多的詞匯記憶方式。顯然,傳統(tǒng)的講授方式為知識提供了必要的基礎,但它往往限制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而詞匯習得是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活動,可以促進新詞匯習得的動機。即使科技和網(wǎng)絡迅速在發(fā)展,教學方法似乎也沒有什么改進。換言之,盡管有機會,詞匯教學策略仍然是無趣和無效的,學習者很少關注語境,缺乏主動學習。因此,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習者增加詞匯知識,對于促進語言學習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何實現(xiàn)能啟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更高效的詞匯教學,成為大學英語教師所面臨對的挑戰(zhàn)之一,也是大學英語詞匯教學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在教學與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新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克服被動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項目式學習(PBL),作為一種新的教學與學習方法,在詞匯學習過程中的有效性。
二、理論基礎
項目式學習(PBL)是一種強調(diào)有意義的學習活動的方法,旨在為學生提供一些任務和創(chuàng)造性活動,提高學習內(nèi)容與現(xiàn)實世界的相關性。它是一種長期的、跨學科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方法。學生有機會學習課程內(nèi)容、完成課程目標、選擇自己的主題、活動或學習工具。派珀特認為,“創(chuàng)造就是學習”,這意味著使用知識的方式就是獲取更多知識的方式。項目式學習是一種建構主義的教學方法,它通過小組合作和社會互動來支持學生的學習過程,以解決問題。不僅鼓勵學生完成與個人興趣和需求相關的課堂項目步驟,還鼓勵學生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使用課堂知識的能力。PBL也會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因為學生在完成與課堂、學校及他們生活的社區(qū)有關的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并能夠提高責任感。從這個意義上講,PBL意味著通過實踐學習,學生作為問題的解決者,必須發(fā)展協(xié)作能力以應對挑戰(zhàn),并對重大問題進行研究。PBL是一種指導性的教學模式,適合所有的領域和不同類型的學習者。
三、項目式學習課堂設計流程
將研究課題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采用實驗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分析數(shù)據(jù),旨在探討PBL對學生詞匯習得的影響。如果它被證明比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更有效,那么我們會考慮將教學和學習方式稍微向PBL轉變一點。將采用實驗與控制方法。實驗組采用PBL教學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教學法。數(shù)據(jù)分析將采用定量方法。課程每周安排兩次,每次100分鐘。課堂活動和小組活動將在傳統(tǒng)教室進行,每組50至60名學生,使用黑板、電腦和幻燈片。在詞匯學習中,一個班將采用PBL教學法,而另一個班則采用傳統(tǒng)的講授和引導教學法。前者為實驗組,后者為對照組。他們的詞匯知識水平大致相當,這是在研究的主要階段之前通過測試確定的。PBL班將進一步分成5人一組;一個班有十個小組;另一個班將按常規(guī)方式授課。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教師、課本、教學大綱和課程大綱。他們在每節(jié)課上學習相同數(shù)量的詞匯,但方式不同。傳統(tǒng)的方法是,課堂通常從教師介紹話題開始。然后,將新的詞匯項目介紹給學生,并提供他們的翻譯。教材中加強生詞學習的活動將分配給學習者單獨進行。另一方面,PBL小組將被安排一個關于詞匯學習的項目并要在下一周與全班同學分享他們的成果。書面報告將在每項任務完成前幾天提交給教師。實驗組(PBL組)利用其他材料創(chuàng)建自己的學習策略。每組學生將負責一個單元的詞匯,他們設計或創(chuàng)造(在教師的幫助下)一些詞匯游戲、練習、圖片、海報等。他們將在上課前三天把作業(yè)交給教師。教師與小組成員討論這些活動,了解這些活動的目的和一般思想,然后將其納入教學計劃。活動和游戲不應超過30分鐘。如有必要,小組成員將幫助教師進行游戲和活動。每次活動結束后,小組成員都會在課堂上得到反饋。在學期結束時,這些活動和游戲將被打印出來,并制成小冊子。
四、評估
游戲和練習的質(zhì)量將在課堂上進行測量,通過做問卷星在同學之間也做評比。在目前的研究中,有兩個測試,一個是初步詞匯測試,一個是最終詞匯測試。初試將在學期開始時對控制班和實驗班進行,以了解他們是否具有大致相同的語言能力和詞匯知識水平。同樣,在學期末對兩組學生進行詞匯測試。測試結束后,用SPSS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將第一次測試的結果與同一組內(nèi)和組間的最終測試結果進行比較,希望兩組在學習一個學期后都能有所改善,但為了了解與初試相比所取得的改善的意義,本研究將兩組的前測結果與后測結果進行了比較。
五、挑戰(zhàn)和限制
在實驗過程中需要克服以下幾個挑戰(zhàn):
1.PBL的主要焦點是學生解決問題或完成項目。顯然,課堂不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這是語言教學中的一個挑戰(zhàn),幾十年來,語言教學一直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盡管現(xiàn)在一些地區(qū)和學校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但由于一個班的學生人數(shù)很多,并且學生對新的教學方法不熟悉,這對師生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因此,在項目學習中,學習是建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學基礎上的,在這種教育學中,學習者需要在被動等待教師提供答案的內(nèi)在意義上進行協(xié)商。
2.對于課堂的動態(tài),教師需要寬容和靈活,但仍然需要確保學生不失控。
3.學生課堂上設計大量的游戲和活動可能太難管理,教師應意識到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并將這些挑戰(zhàn)告知學生,如果可能的話,應盡量避免。
4.教師可能不熟悉一些活動或游戲。在這方面,教師需要小心,并要求學生至少提前三天提交他們的項目,以便教師熟悉主題和活動。
六、結語
正如吉里斯建議的那樣,PBL為學習者提供了獲得許多重要技能的機會,例如,向同齡人學習、相互負責以及設定和實現(xiàn)學習目標。學習者的互動學習,將幫助他們通過探索來構建知識。學習者通過與同齡人的談判和交流來反思他們的想法,這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促進他們獲得新知識,并幫助他們實現(xiàn)目標。學習者開始與小組成員分享想法,以便在以后以演示文檔演示或口頭報告的形式寫作時找到信息、材料、視頻和工具的最佳來源。在參與方面,學生的參與可以通過互動的課堂活動來促進,包括交際任務和團隊合作。由于語言不是孤立的,如果學生意識到自己的能力,他們可以在學習中表現(xiàn)良好,也可以積極參與其他的語言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柴玉.大學英語詞匯教學翻轉課堂的可行性研究[J].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04).
[2]毛偉,盛群力.聚焦教學設計:深化我國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J].外語學刊,2016(01).
[3]王守仁,王海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調(diào)查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方向[J].中國外語,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