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教學法是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英語教學活動,目的是打造快樂的學習環境。本文先介紹了藝術類學生學習大學英語課程的現狀,然后列舉了將游戲教學法應用到大學英語課程中的三個有效的方法,最后總結了游戲教學法給藝術系大學英語課堂帶來的諸多好處。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
【作者簡介】孫靜,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國際學院。
一、藝術類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現狀
藝術類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一直是英語教師的一個困擾。由于藝術類學生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特點,尤其是英語課程在他們心中的較低的排名,使得學生在面對上了大學還要繼續學習英語并且還占據重要作用的這一事實時,他們的內心是迷茫的、不安的,甚至是恐懼的。所以,對于教授他們大學英語課程的英語教師來說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如何能讓學生忘記之前英語學習路上的痛苦,如何讓學生認識到大學將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如何讓學生在大學的輕松的氛圍下喜歡上英語,至少不討厭英語,最終能讓每一個孩子都順利通過考試拿到學分,是每一個英語教師需要思考并完成的挑戰。大學英語不應延續之前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也不能完全按照之前的應試模式題海戰術來進行,而是要以重新燃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拓寬他們的眼界,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為目的的教學。在眾多的教學方法中,本文筆者主要介紹游戲教學法,它可以成為大學英語課堂上一種輔助手段,通過游戲的環節打造快樂學習的學習環境,讓那些本已經對英語絕望的學生重新燃起一絲希望。
二、游戲教學法簡介
游戲教學是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英語教學活動,通過設置游戲情境和游戲規則,讓學生以游戲角色的身份參與活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起到引導作用。教育家喬姆斯基曾經說過,教師可以通過創造與母語相似的情境,引導學生將母語習得的靈活性運用到第二語言習得中。通過有趣的游戲過程,使以往單調重復的知識學習變得生動,并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輸出。通過游戲,學生用自己的感官,肢體動作來感受英語、理解英語,最終愛上英語。教師利用游戲的自主性、趣味性、競爭性和目的性,使學生學會自然、有效、主動地學習英語,而不是被動地跟從英語。
1.游戲教學的定義。游戲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以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孩子在輕松的氣氛中,或在歡快的活動中,甚至在激烈的比賽中,不知不覺地掌握課本內容或課外科學知識。游戲教學法是將“游戲”與“教學”巧妙地結合起來,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能使枯燥乏味的英語句型練習變得簡單明了。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活潑的個性,使他們能夠掌握、復習和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幫助他們學習、增強和享受樂趣。
2.游戲教學的基本特征。作為一名英語教師,首先,在運用游戲教學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對兒童英語教學游戲的基本特征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方法少兒英語教學游戲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六個方面:
(1) 有趣。每一個教學游戲都要以激發孩子的興趣為出發點,讓孩子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保證孩子參與英語學習游戲的積極性。
(2) 在競爭力。雛鳥具有用愛表達自己和競爭的特點。在比賽中,孩子們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和鼓勵,甚至獲得獎品。孩子們的趣味也形成了輕松愉快的學習和勝利的喜悅。因此,在比賽中對小項目給予表揚、鼓勵或獎勵是必不可少的。同時,要注意公平競爭,避免孩子們在獎懲問題上發生爭吵。因此,確保評價的合理性、公平性和評分項目的明確性,對課堂紀律的管理至關重要。
(3) 時間限制。建議根據上課時間將游戲時間限制在5到10分鐘之間,否則會影響有限的教學時間。在設計游戲時,應盡量消除干擾因素,避免浪費時間。孩子們為了達到游戲的最大效果,教師應考慮集中時間的長短。
(4) 組織。孩子們在游戲中是自由和放松的,應努力在游戲中展現他們的個性。如果這種自由度過高,會影響教學效果,甚至阻礙游戲的順利進行。例如,在教“左”和“右”時,教師選擇“拔河”游戲,邀請兩個孩子參加拔河比賽,其余的孩子自愿為其中一個加油:“左,左······”或“右,右······”。為此,孩子們在課堂上大喊大叫,好的游戲就無法繼續,所以在游戲開始前,教師必須解釋游戲規則以及獎懲。在游戲中,教師要隨時注意組織課堂紀律,在游戲中逐步培養孩子的組織紀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 可行性高。一方面,可行性體現在對人和物質條件的考慮上;另一方面,體現在對科學理論的尊重上。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強迫他們去做自己不愿意做或不能做的事情,這是錯誤的,在教學中造成了師生之間非常尷尬的局面。作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因人而異,注重不同層次孩子的長處。例如,在教英文歌曲時,我們可以讓孩子們來領唱或教一首音色好的歌。
(6) 方向性。游戲的方向性是指游戲的過程不能盲目進行,必須有針對性。換言之,所有的內容都必須與游戲的主體相關,并且必須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連。游戲結束后,幼兒園教師也要多和孩子們交流,讓孩子們正確認識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并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相應的表揚和生活上的安慰和鼓勵。此外,幼兒園教師可以設定合理的評價周期,在一定時間內總結幼兒的表現和提高情況,從而制訂相應的教育措施。
三、游戲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
對大學生來說,雖然已經不再是孩子,但是誰也不會拒絕快樂的課堂和快樂的學習,好玩兒的游戲作為系統學習的補充,對提高興趣、鞏固記憶、調動學習積極性是非常有益的。針對藝術類學生的特點,畫畫是他們的強項,如果能利用好這個強項并讓它輔助我們的英語教學就是畫龍點睛之筆。以下將以筆者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藝術系所用教材“新起點大學英語綜合教程1”為例,具體介紹游戲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1.聽英語畫圖:在每個單元的教學任務中,挑選出一個適合繪畫的人物、景色、物體等,在單元學習任務開始前完成聽英語畫圖。例如,在第一單元,我們將會學習有關大學新生初進校園的內容,這一單元的教學目標設定為“方位”的學習。在開始學習前,教師會用英語簡單的介紹校園里各個建筑的方位,學生則根據教師的描述畫出我們的校園。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出他們的畫作,邊展示邊描述。這個過程可以作為課前的導入,且內容較為簡單,故而不需要占用太長的時間,5-10分鐘為宜。
2.看圖說英語。在看圖說英語板塊中教師還可以有很多的游戲方式,例如大家熟悉的“你來比劃我來猜”游戲、Yes/No游戲等。在第一單元中,首先,教師可以挑選出10個左右的重點單詞來玩“你來比劃我來猜”游戲;其次,這個單元中我們會了解到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那么就可以給學生普及這方面的知識,多介紹幾個中國古代,近代以及現代的教育家,然后提前讓學生畫出這些人物的畫像,在課堂上就可以用這若干個人物來玩Yes/No游戲。
在第一個游戲環節,要求學生必須提前完全掌握挑選出來的10個重點單詞,并且能用英語順利地進行描述和表達,以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在第二個游戲進行前,學生要跟著教師一起來了解這些歷史人物并抓住他們的鮮明特征,學習這些內容的英文表達,以確保游戲的順利進行。
3.用英語進行表演。藝術類學生有著鮮明的特點,他們個性張揚,崇尚自由;他們感性,喜歡幻想。在課堂教學環節中,如果加上表演,就可以營造出充滿情感體驗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表演欲,從而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在本冊書的第二單元,我們會學習到著名古典音樂“高山流水”這個曲子由來的小故事。當學習完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相遇相知的故事后,可以讓學生把這個故事改編成兩個人之間的對話,然后進行表演。學生自己改編的過程就相當于復習并鞏固了所學的內容,而課堂上的表演更是讓學生深刻體會了中國的古代文化。
在這個表演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表演,并評選出不同的獎項,這樣的比賽可以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值得注意的是,要讓每一個參與的人都能得獎但是獎項要有所差別。進行的畢竟是游戲,教師要鼓勵全體學生的積極參與,所以要每個小組都要有獎可拿,還要確保每個組員都能分到獎品,所以獎品的選擇要用心。
四、結語
大學英語的學習目標是,培養具有聽、說、讀、寫技能的綜合性人才,要更加注重英語作為一種語言的交流作用。通過游戲,學生們可以鍛煉自己的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技能,在玩的同時完成學習任務。在游戲中,學生需要用智慧來完成任務,理解英語,這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突破,增強獨立探索和思考能力。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融入游戲的環節,可以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游戲教學法的應用,使學生在課堂上占主導地位。教師通過和學生一起設計,準備和參與游戲,體現師生之間的平等關系,從而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增強師生的親和力。
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下,老師和學生的溝通會更暢通,提高學生對任務的執行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其次,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藝術類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興趣是最大的障礙。他們對于英語的感情大多是失望,更有甚至是絕望。所以,游戲在課堂中的融入就是要讓學生對英語學習有一個全新的認識,要讓學生最起碼不討厭英語,不討厭英語教師,不討厭上英語課。慢慢地,當他們能在英語課上找到快樂,就找到了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
最后,提高學生英語溝通水平。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的最終作用就是讓我們可以用英語進行溝通交流。與傳統的教學方法相比,游戲教學法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獲得了足夠的表演機會,使他們的能力得到有效的發揮,在不知不覺間提高英語語言的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劉紅輝.淺談藝術類大學英語現狀[J].求知導刊,2014,09.
[2]劉亞東,謝穎.大學英語中的課堂游戲教學[J].
[3]郭堅志.外語教學中的角色游戲[J].國外外語教學,1990,02.
[4]郭大樵.英語課堂的教學游戲[J].國外外語教學,199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