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門話題,針對學生而言,核心素養是學生一生發展當中最為關鍵的基本素養,而核心素養主要是由后天所形成。初中地理學科的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地圖辨別能力核心素養、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綜合思維核心素養、地理基礎知識、地理使用技能等內容,而要想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發展,那么教師就必須要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課堂教學等各個方面進行。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初中地理教學
一、 前言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至關重要,通過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夠使得學生形成終生發展以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以此能夠使得學生更好地獲得全面發展。基于此,本篇文章將針對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地理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究,意在使得有效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好發展,同時有助于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率,讓初中地理學科能夠立足于學生發展以及健全學生人格的基礎上開展教學。
二、 教師及時轉變教育觀念,重視核心素養培養
想要能夠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單單從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課堂教學、教學內容等方面進行遠遠不夠,更多的還是取決于教師本身。簡單來說,教師是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者,是引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引導者,教師直接決定著核心素養的培養效果,因此應重視從教師的角度上出發。在此基礎上,首先,需要教師及時轉變以往傳統的教育觀念,從以往的應試教育觀念轉變成為能夠促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而開展教學,這種情況下能夠做到從意識上帶動行動。其次,教師要注重轉變以往傳統教學理念,進而從以往以知識為本轉變成為以人為本,這種情況下能夠促使教師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在學生發展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價值,進而重視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這種情況下還能夠使教師在實際開展地理教學過程中堅定地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并積極主動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做到不僅重視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傳授學生地理學習方法,還重視學生的地理情感體驗。
三、 利用多樣化手段培養學生核心素養
其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重視基礎教學,強調知識存在的關聯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之前,充分挖掘地理知識之間存在的內在關聯,然后開展地理課堂教學。處于初中學習階段的學生剛剛接觸地理知識的學習,地理基礎知識較為薄弱,并且不具備良好的地理學習能力,教師應注重做好知識以及知識之間的銜接工作,這樣學生才能夠分析地理知識當中存在的邏輯性,以此實現學生橫向以及縱向的知識延伸和拓展,進而幫助學生搭建地理知識體系,在此基礎上對于培養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十分有利。
其二,傳授學生地理學習方法,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傳授學生地理學習方法,使得學生在掌握地理學習方法的基礎上實現自學,以此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對地理知識學習感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夠獲得有效發展。
其三,重視學生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在現代化教育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不僅僅要重視傳授學生地理知識,更要重視培育學生。教師應注重充分挖掘地理教學當中存在的育人作用價值,在此基礎上與學生在以往地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真實情感體驗充分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將學生個人發展與國家、社會以及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這種情況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 依據學生核心素養開展教學質量評價
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評價是重要教學環節,如果能夠開展科學有效的地理教學質量評價,將會提高教學質量,但是在如今的教育環境中并沒有提供明確的標準。建立在現代化地理教學質量評價原則基礎上進行分析,教師在進行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不應僅是體現在針對教學結果進行評價這一方面,更要針對學生從整體方面上展開動態性評價。建立在教學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教師在開展地理教學質量評價時可以分為三大層面,分別為: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質量以及教學環境質量,并且這三大層面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開展教學質量評價時,為了能夠使得學生的核心素養獲得有效培養,教師應注重建立在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教學評價,具體而言就是指將核心素養融入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當中,進而在教學質量評價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同時還能夠針對核心素養的培養結果進行有效評價。值得教師注意的是,為了能夠在教學質量評價環節中使學生核心素養獲得有效培養,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例如:教師在開展教學質量評價的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自我評價,讓學生針對自己的學習結果以及學習過程進行評價,以此調動學生評價積極性以及主動性。
五、 運用地圖比例尺教學法培養地圖辨別能力核心素養
針對初中地理教學而言,地圖是基礎,地圖不僅僅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與此同時也是引導學生將地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進行實踐的重要途徑。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地圖辨別能力核心素養能夠為學生今后高效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還能夠使學生通過地圖有效地獲得地理知識。比例尺教學法是非常適用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方法,通過比例尺教學法進行初中地理教學能夠使學生地圖辨別能力核心素養獲得有效培養。例如:在進行初中地理比例尺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應注重為學生搜集各種各樣比例的地圖,如:1∶7000000、1∶60000000、1∶900000等,然后組織學生針對不同比例尺地圖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觀察比例尺地圖的特點,并在此過程中與學生一起總結比例尺地圖的作用價值。不僅如此,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要求學生通過直尺或者是比例尺等學習工具針對比例尺地圖上存在的直線進行測量,使學生的地理運算能力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發展。在當學生掌握比例尺相關知識之后,教師應注重建立在培養學生地圖辨別能力核心素養的基礎上開展教學,引導學生掌握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地圖方向,并且建立在地圖的基礎上讓學生與實際地理位置相互結合進行辨別地理方向。
六、 地理教學與生活相結合培養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
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是初中地理學科的基礎核心素養,其主要是指人類以及地理環境之間形成協調關系的可行性認知以及必要性認知,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正確認識地理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并且還能夠使學生結合現實生活當中存在的人類以及地理環境矛盾分析問題,在此基礎上學生還能夠提出相關改善意見以及建議。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時,教師應注重將地理教學以及實際生活相互結合開展教學,這種情況下能夠有效培養學生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例如:在進行初中地理《水資源》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我國水資源短缺的實際情況,并讓學生能夠針對我國水資源分布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然后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針對太湖流域水資源污染的案例進行分析探究,在此過程中組織學生討論太湖流域水資源污染的原因以及相關解決方案,在完成此項討論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列舉生活當中造成水資源污染的實際現象以及水資源浪費的實際現象,然后引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相關現象,這種情況下還能夠促使學生產生節約用水以及保護水資源的意識。經過以上教學實際,學生能夠針對水資源的保護以及節約水資源等方面產生更加清晰的認知,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學生的人地協調觀核心素養獲得有效培養。
七、 引導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核心素養
綜合思維是學生進行地理知識學習的基本思維方法,與此同時綜合思維核心素養也是初中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的綜合思維就是指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動態地以及系統地認知地理現象以及地理事物的思維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核心素養能夠使學生建立在全局的角度上針對地理現象以及地理事物進行分析探究,更加明確地理知識以及地理知識之間存在的關系,并且還能夠做到在一定程度上解答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以及演變過程,這種情況下能夠使得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地理現象特點,對學生進行地理知識的學習十分有利。而想要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有效培養學生綜合思維核心素養,那么教師就一定要注重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組織學生展開相關討論,并在此過程中注重問題的提出,這種情況下就能夠使學生綜合思維核心素養獲得有效培養,與此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地理知識學習效果。
八、 總結
總而言之,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的重點教學目標,同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教育任務的有效舉措,對于學生一生發展以及今后地理知識的學習存在著十分重大的影響。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積極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學策略、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在確保初中地理教學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同時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田靜.以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為指向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20(S1):8-9.
[2]張軍.探尋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問題與策略[J].讀寫算,2020(6):121.
[3]陳貞釵.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探微[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0,3(4):58-59.
作者簡介:
林眉,福建省南平市,福建南平邵武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