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的素質教育已經由培養知識技能向核心素養方向傾斜,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是當前每位英語教師面臨的重要挑戰。英語教師應從核心素養理念角度出發,熟練運用各種創新閱讀教學方式,圍繞閱讀教學能力的培養,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為出發點。本文就英語閱讀教育的重要性,結合目前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教育的明顯問題,提出的相關培養方案,來助力英語閱讀教學。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閱讀;教學優化
【作者簡介】蘆玉梅,銀川市實驗中學。
引言
英語閱讀教學是學生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渠道,在以往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生對于閱讀策略方法的掌握,短時間內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有初步提高的效果,但對于學生英語的長期發展有很大的阻礙。在當今應試教育不斷被抨擊的背景下,傳統重閱讀的教學理念很難適應當今社會的發展,所以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刻不容緩,核心素養的建構已經成為當代英語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要將英語閱讀學習與學生的素質教育相結合,著重發展核心素養,使英語閱讀成為學生適應社會發展前進不可缺少的一環。
一、英語閱讀核心素養的重要性
隨著國際經濟的發展,全球化在不斷深入,英語的重要地位日趨明顯。英語教育發展迅速,但實際教學發展并不理想,對于英語核心素養的認識差距很大,缺少核心素養的很多問題在教學課堂中慢慢涌現。在教育的不斷改革進步中,核心素養教育已成為課程改革的新焦點,英語閱讀教育中的核心素養已經慢慢成為教師教學的準則。但就目前高中英語核心素養教學來看,進度十分落后,效果也很不明顯,在核心素養的發展上嚴重不足。因此,教師要盡快轉換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1],將能力和素質作為核心素養教學的目標理念,要知道英語閱讀對于語言學習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對于英語核心素養的提升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國閱讀專家吉姆·崔利斯曾說過“你讀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那么你就越聰明,未來的發展就越有利”。英語閱讀的重要性不僅僅在于詞匯量的積累,更在于通過英語閱讀所建立起的英語的初步語感和思維模式的運轉。學習英語的學生很少能明白,只有讀得比較多的人,才能真正學好英語。好的英語能力是讀出來,讀出來的英語語感、思維結構方向都是地道的,自然的,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必須重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建立一個圍繞核心素養方向的、系統科學的英語教學模式,以英語核心素養為切入點,優化英語閱讀途徑。英語閱讀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全面穩定的發展,促進其在學好英語這門語言的同時培養語言能力。
二、英語閱讀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1.單向教學。孩子核心素養的思維品質是不斷成長的,不要過分喂養,而要慢慢地引導。《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句“萬人操弓,共射一招,招無不中”。這就告訴我們,教師與學生是相互配合與成就的。傳統教育中,老師一味地向學生輸出知識,學生一味地全部接收,這是完全錯誤的教學理念。老師講解為主,學生記憶為輔的方式,缺乏互動和共鳴,耗時耗力,成效很低,也不利于辨析思考能力的提示,導致學生閱讀教學實踐缺乏,閱讀水平也很難提高,完全違背了英語核心素養的發展要求。
2.選材固定?,F階段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所選閱讀材料主要以課本、練習題為主,閱讀量偏大且缺乏趣味性,與當代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脫軌,其乏味枯燥的閱讀內容無法吸引學生,導致學生閱讀只為了完成訓練而草草了事,甚至大量的閱讀訓練還會讓學生慢慢地產生抗拒心理,無法達到核心素養下文化品格的培養,也磨滅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熱情。要知道英語閱讀的重點就在于了解探索各國文化作品中的內涵,比較每個作品之間的差異,是需要廣泛閱讀學習的,這就意味著在選材上就要多樣化。
3.模式單一。在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最喜歡采用逐字閱讀、反復品讀、摳細節等方式進行教學。要知道閱讀理解是一個心理思考的過程,學生對于閱讀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來源于猜想,概括。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核心素養下的學習能力就排在最低端,閱讀速度自然而然就慢了下來,對于意思的理解也不夠充分,一篇文章讀完什么都不知道,完全沒有體現出閱讀能力的優勢作用,忽視閱讀本身所帶來的意義。
三、以英語核心素養為切入點的英語優化閱讀路徑
1.激活興趣,問題導向。黑格爾說過:“一個深廣的心靈總是把興趣的領域推廣到無數事物上去。”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首先就要把握學生興趣,以培養學生英語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學生當做一個獨立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鍛煉其核心素養下的思維品質,包括思辨、分析、判斷、表達的能力。例如在教學高中人教版英語“Life in the future”中的health and medicine這篇文章時,學生對未來生活高科技充滿興趣,那么我們就可以從這方面入手,先用問答的形式針對性切入話題“What is life like in the future,Those things will appear in the future,How will people' s jobs change”。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進行大量的暢想,展示出各式各樣新奇的想法,在無形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方面的邏輯思維能力進行一個初步鍛煉,并在調動起課堂氛圍的同時進入下一階段:利用多媒體設備給學生展示一些高科技產品的圖片以及一些未來電影的片段,讓學生在被這些事物所吸引時,對未來生活產生向往。在此基礎上,我們再讓學生自主閱讀這篇文章,學生們會展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態度。在自主閱讀之前對文章的結構、特點、內涵進行深入的剖析,告訴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推斷,總結每段的關鍵內容和關鍵詞,盡量不使用詞典,這樣做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時,開動自己的大腦,靈活調動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進行閱讀分析,加深了學生對于這篇閱讀的印象,在理解閱讀作品內涵、差異等方面也鍛煉了學生的閱讀思考和全面解決文章問題的綜合素質能力。
2.自主探究,思維引領。波利亞指出:“學習的任何有效途徑都需要自己去發現?!币耘囵B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特別是閱讀理解能力為目標,就必須使英語教學朝著自主探究方向進行,要知道學生不可能一直依賴教師的幫助?,F代學習的中心環節就是自主探究學習,英語核心素養下的學科教育,就是讓學生用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實際生活中熟練運用英語語言,培養其優良的心理健康素質和道德品質。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和自主學習技能為主要目標。就如在對高三英語選修課中的“king lear”這篇戲劇進行教學時,由于這篇戲劇內容較多,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將主動思考權交換給學生,培養其對閱讀信息的建構、概括、分析的能力,教師只需要進行簡單的引領,如給學生提出探究的問題:“Why did? King Lear expel his little daughter? Why is King Lear a tragedy? Why did King Lear give up his kingdom?Who is defending Cordia and what happens when he speaks it out?”帶著這些問題,學生在自主閱讀探究中會更加有方向性,效率也會提高。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時,教師要給學生一些時間限制,讓學生在緊迫感和壓迫感下避免時間的浪費,提升效率意識,防止學生開小差情況的出現,無形之中提高了學生的閱讀效率。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對于“king lear”這篇戲劇的了解會更加深入,核心素養下的學習能力也會有很大提高,對于閱讀英語作品中的交際、認知、情感策略也會有初步的判斷。
3. 擴展訓練,提升學生思維品質。魯迅曾說過:“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太好的,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得如蜜蜂采蜜,廣泛吸收,才會有成效。”拓展閱讀是高中英語閱讀教育中不可缺失的一方面,學生在拓展學習中會了解到多類型的文化和習俗以及一些從未見識過的新鮮事物,對學生知識面擴展有很好的幫助,對于核心素養中文化品格方面有著很強的塑造作用,通過英語閱讀掌握西方禮儀文化,感受西方文學底蘊,在核心素養培養方面不僅僅強調了文化意識,還讓學生學會通過英語閱讀學習西方先進的文化,所以教師要緊緊抓住英語閱讀突出文化品格這一基本內涵展開一定的拓展訓練,要注意避免英語閱讀選材老舊,抓住時下西方文化新聞的熱點,同時也要與課程緊密聯系。以高中英語“Enjoying novels”這單元為例,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以西方話劇為基礎分小組進行話劇演出,在創設出便于英語學習的情境時,不斷引導學生反復進行英語閱讀,使學生在重復閱讀中掌握到西方話劇文化的精髓,在話劇演出的過程中對于核心素養維度中的語言能力有較大幅度的提升。演出在說的同時既鍛煉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和語言技能,又讓學生對語言的情感表達有了一個充分認識,在閱讀英語劇本過程中對于核心素養下的思維品質有了創造性的思考探究,鍛煉了核心素養的思維深度,積極啟發和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性探究,在培養學生交流溝通能力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創造中探索自己的情感,培養了學生核心素養中的創新學習能力。
四、結語
總的來說,在核心素養的切入下,教師正在逐漸改變傳統灌入式的教學模式,轉而從多角度、個性化的方面制定科學教學策略,深挖學生英語閱讀的潛力,在傳授語言知識和閱讀文本處理中,注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下的創新思考、探索學習以及思維品質方面的能力和特點,激發學生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在這樣的方式下,我相信只要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引導學生,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核心素養也會有很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艷.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視角下高中英語閱讀課的優化設計[J].新課程評論,2019(03):82-89.
[2]李城鳳.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路徑[J].英語畫刊(高級版),2019(12):27.
[3]萬鵑.探究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優化措施[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