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靈輝
摘 要:探討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能夠幫助教師改變教學方式,革新教學理念,而針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策略,能在教師優化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提出更好的參考,從而使教師更好地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教學;解決策略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初中數學進行了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不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各種綜合能力。數學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掌握實踐能力,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認識到當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這樣才能在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基礎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的教學觀念沒有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而更新
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新課改要求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角色從課堂主導者變成課堂引導者,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通過教學活動的引導讓學生更好地獲取知識,掌握能力。
2.教學方法單一落后,沒有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
新課改提出以來要求教師不斷轉變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學生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下,能夠更加具體地了解數學學科中的抽象知識和抽象概念,而教師也能利用教學情境的創設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這也更加符合初中生的思維特征,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情境教學方法,能夠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讓學生有效掌握知識。
3.沒有深刻認識到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指導學生學習和教師教學的核心,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框架,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利用教材體現了其基本功,只有利用好教材,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從而真正提高教學質量。
二、針對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其自身的教學觀念會對教學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及時轉變觀念,在教學過程中難以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在素質教育和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應積極轉變觀念,在教學過程中以吸引學生興趣為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課堂還給學生。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時,教師還應當通過教學活動的引導,增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結合教學內容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思維發展的限制,往往很難理解數學中抽象概念的知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教學中,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利用生活經驗理解知識,也能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種雙向的互動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人教版初中數學“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相關知識點為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第一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設了如下教學情境: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如下游戲“正話反說”,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兩人一組,共同完成游戲,教師在游戲開始前為學生舉出示例:“今天早上花兩元錢買了一支筆;今天媽媽給了我兩元錢。”在接下來的游戲環節中,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示例各自進行游戲,一些學生說“甲車向東行駛3千米;乙車向西行駛3千米。”教師根據學生說出的例子對學生進行啟發式的提問“兩個相反意義的量是否要求數量相等?”并且再次給出示例“商店購進了3千克白菜;商店售出了2千克白菜。”學生又根據教師給出的事例說出“今天東北氣溫零下10攝氏度,海南的氣溫零上15攝氏度。在游戲結束后,教師進行總結,讓學生分享在游戲中的收獲,其中一些學生答道“正話反說”過程中所說的內容都是相反的;還有一些學生答道相反意義的量大多都是同類的數量;還有一些學生說相反意義的量都是成對出現的;也有學生說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數量不一定相等。在這樣的基礎上教師進行了知識的總結,通過游戲的方式創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有效地理解了“相反意義的量的相關知識點”,而且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了學習的快樂,從而愛上數學,增強了數學學習的興趣。
總之,由于初中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思維的限制,以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導致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教師深入研究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此基礎上提出合理的解決策略,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轉變教學理念,優化自身的教學方法,從而在教學活動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使學生真正掌握數學知識,培養數學的綜合能力,最終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馬金峰.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策略[J].學周刊,2017(6):59-60.
[2]張雪芬.初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8(5):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