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巧榮
【摘 ?要】 ?數學思想是數學學科的精髓,是優化學生數學能力,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重要抓手。小學數學作為學生數學學科學習的啟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思想,不僅可以讓數學課堂變得更加精彩,更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 ?數學教學;數學思想;學科素養
布魯納曾經指出:“掌握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能使數學更易于理解和更利于記憶,領會基本數學思想和方法是通向遷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可見,數學思想對學生學習和研究數學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課標也從以往的“兩基”提升到“四基”,數學思想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途徑之一。而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中,很多數學教師忽視對數學思想的滲透,只注重知識的講解,而忽視數學思想的滲透,致使學生無法透徹地掌握所學知識。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做到兩者兼顧,既要傳授知識,還要有機地融入數學思想,讓學生獲得認知的升華,不斷提升數學綜合素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一、引入轉化思想,降低學習難度
談起數學思想,想必人們最容易想到的是轉化思想,因為它是最重要的數學思想,也是常用的解題策略。在學生學習新知,遇到障礙時,教師應適時地進行幫助,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變成頭腦中已有的舊知識,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突破,實現有效的遷移,達到內化新知的目的,也有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提升思維品質。
在教學應用題時,教師出示了這樣一道應用題:“陽光小學合唱隊有男生24人,占總人數的,女生有多少人?”顯然,這是一道分數應用題,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這時就可以請轉化思想來幫忙??梢詫㈩}目中的“”轉化成比但可以轉化成2:5,即合唱隊的男生人數與總人數的比為2:5,那么男生人數與女生人數的比是2:(5-2),男生2份對應的總人數24人,那么就可以求出1份是多少人,24÷2=12(人),而女生人數有這樣的3份,就可以用12×3=36(人)??梢?,在轉化思想的引導下,學生成功地實現了問題的轉化,降低了解題難度,提升了解題效率。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面對復雜的分數應用題,不能解答時,教師融入轉化的數學思想,將分數轉化成比,按比分配的知識來進行解答,實現了融會貫通,幫助學生形成策略意識。
二、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掌握知識本質
數和形是研究數學的有效入手,脫離了這兩個元素,研究數學也就會不知所措。而數與形也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不是獨立的。在數學課堂中,教師應注重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將“數”的嚴謹和“形”的直觀聯系起來,才會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研究數學。因為數學的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但小學生的思維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教學實踐證明,數形結合可以幫助學生降低學習的難度。
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時,教師出示了這樣的一個題目:將一個邊長是40厘米的正方形紙,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的面積和周長分別是多少?題目出示后,很多學生都是先算出原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然后除以4??梢?,計算面積可以這樣算,但計算周長這樣算,就錯了,最關鍵的是學生們還不能意識到這一點。教師沒有急于點破,而是讓學生畫圖,在圖中標好相應的數據,然后觀察圖形,看有什么發現?學生們根據題意,畫出了圖形,發現每個小正方形的邊長是20厘米。在此基礎上,教師追問:正方形的周長該怎樣計算?學生們依據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得出了正確的結果。
上述案例,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沒有著急指出,而是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讓學生掌握知識本質,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了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三、運用方程思想,實現輕松解題
方程思想是代數起點,也是小學階段學習的重點。但在教學中,時常發現很多學生不愿意用方程來解答相應的題目,問及原因,是他們覺得使用方程比較麻煩,所以“敬而遠之”。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滲透方程思想,并讓學生感受方程的優勢,讓學生學會化逆為順,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在教學這樣一道應用題:一筐土豆24千克,一筐紅薯20千克,已知土豆、紅薯共有45箱,共重1004千克,求土豆和紅薯各有多少筐?顯然,這道題目,如果讓學生直接用算術方法解答,難度比較大。于是,教師引導學生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式:“土豆的重量+紅薯的重量=一共的重量”。在學生找出數量關系式后,教師讓學生分析題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學生發現土豆和紅薯每筐的重量是知道的,一共的筐數和重量也是知道的,各有多少筐不知道。因此,可以假設土豆有X筐,則紅薯有(45-X)筐,則可以列出方程,24X+20×(45-X)=1004,學生解出方程X=26,然后解出45-X =45-26=19。方程的有效運用,輕松地解答了問題,達到了“化繁為簡”的目的。
本課教學中,在學生解題出現困難時,教師巧妙滲透方程思想,讓學生通過分析題目中簡明、直接的數量關系,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構建方程的模型,體會方程的價值和意義。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提倡解題策略多樣化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活躍學生的思維,強化學生對解題策略的理解,延伸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金鳳.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數學思想和方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6
[2]楊秀蘭.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讀與寫,2019.16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清江浦區武墩鎮中心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