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良 陳國榮
【摘 ?要】 ?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的培養,直接決定著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更是學生綜合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在新物理教學標準當中,對于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也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探究性物理實驗,更是可以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當中不斷加以反思,進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 ?初中物理;批判性思維;物理實驗
比起物理理論知識,探究性物理實驗開放性更強,更是可以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展開探究,所得出的最終結論也沒有唯一性,以及在學生探究過程當中所分析的問題、采取的方法、信息的收集,都是基于學生客觀評判的基礎之上加以調整的,這個過程無疑對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十分重要。
一、解讀探究實驗問題,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
批判的基礎是理解,要想實現對某一個問題或知識點的批判,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對于這個問題或知識點展開全面、深入、徹底的理解。但是探究性實驗當中的問題一般而言都十分復雜,且有著很強的開放性,不同的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加以理解,這就造成了分歧,而通過將這類分歧作為教學素材,可以使學生對于問題和知識點展開進一步的深入解讀,并加以反省,得到更加全面準確的理解。
例如,在SMTP當中的實驗——pulling glasses apart中,這一實驗主要就是在兩片玻璃之間放一層薄薄的水,研究影響玻璃分開所需的因素。在學生實驗過程當中通過探析,學生得出了以下兩個結論:
結論一:如果液體表面是彎曲的,那么液體內外的壓強有差異,進入產生壓強差,那么在水質量不變的情況下,拉開玻璃的力與水膜厚度的平方是成反比的;
結論二:由于液體彎曲處表面存在張力,那么液體內部將產生附加壓力,存在壓強差,進而拉開玻璃的力與水膜面積成正比,與水膜厚度成反比。
以上兩個結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入手,但是其本質是否一樣呢?哪一種理論更加準確,可行性更高?兩個結論之間是否可以相互參考?以上三個問題,其實都需要學生通過批判性思維的引用,來達到一個更加客觀科學的評判,以得到一個更為理想化的實驗方案展開實驗。另外,物理探究實驗當中其實還存在著與生活常識不符的地方,比如說在fast chain實驗當中,由若干根鏈條組合而成的木棍兩端由兩根線連接,懸掛之后使其自由落體,結果發現,相比較于自由落體而言,鏈條掉落更加快速,由此來引導學生對于影響自由落體運動因素的探討。這與學生原有的理論認知是具有一定沖突的,這類實驗可以幫助學生打破原有的思維模式,探索更深層次的理論,實現對原有知識的批判性認識,最終達到對學生批判性意識的培養。
二、通過對探究實驗中信息的收集分析實現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在展開傳統的物理實驗當中,學生會將實驗結論中有偏差的實驗數據直接歸納,而沒有意識到對于偏差外的數據內容進行再一次的反思探究。但是探究性物理實驗具有創新性,對于各種數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最終的實驗數據卻不會準確的出現,因而,為了增加實驗探究的可信度,就需要對于實驗原理、實驗方法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反省,加以不斷調整,從而使自己所收集到的相關信息更加符合預設。
例如,在物理實驗boiled egg當中,在不剝開雞蛋的情況之下,判斷雞蛋是否成熟,以及判斷其成熟程度。有學生設計了這一實驗方案:根據強光源的照射,基于雞蛋的透光強度加以判斷。在學生的初次實驗當中,學生拍攝了很多張雞蛋透光度的圖片,且結合煮的時間制作了相關的表格,不難發現,隨著水煮時間的增加,雞蛋光學參數不斷下降,由此可以看出這一方案是可行的,但是也可以發現,其中會存在著一定的波動,偏離了預設的理論。基于這一點,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展開再次的反省,對于出現波動偏差的原因加以分析。通過學生的反思,再次采用PHOTOSHOP對于所記錄的雞蛋圖片展開了分析,對其通道紅、綠以及平均值再次進行了計算,組中發現,在剛剛水煮時,雞蛋內部的凝固速度非常快,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雞蛋逐漸變熟,內部凝固速度隨之下降,雞蛋的透光能力也是處于這種邏輯規律之下。通過這一反思過程,給予了學生展開批判性思考的機會,實現了對學生批判性意識和能力的培養。
三、通過科學的評價實現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的批判性思維依舊出現萌發階段,很多學生都缺乏一個科學的批判方向。對于這種現象,作為教師就有必要引導學生對于探究性實驗加以反思,思考自己的實驗步驟是否科學完整,是否全面客觀,科學合理。比如說在magnetic hills這一探究性實驗當中,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展開自我評價:
問題一:是否理解鐵磁流體在外加磁場當中的磁化過程?
問題二:是否理解磁山結構形成原因?
問題三:是否理解本次實驗測量峰高的含義?
問題四:磁山變化有根數變化和形狀變化,是否考慮過測量根數的方法?
問題五:可能導致本次實驗出現誤差的原因有哪幾個方面?
……
通過引導學生思考以上問題,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反思自己實驗過程,并在這個過程當中真正的實現對自身批判性思維的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發展,不僅是自身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提高,更是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
可以說,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對于學生物理學科的學習而言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更是對于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和意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有著更大的價值。批判性思維培養,需要教師在長期的物理探究實驗當中實現。教師更是需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創新,促進自身批判性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運保.我國初中物理學生輔助用書的結構與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07.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