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雙元制職業教育背景下中職英語教學模式轉變為論述要點,圍繞適用原則闡述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發展需求,從適用匹配的角度深入解讀英語教學方法,突出專業技能對口、職場情境體驗、文化認知交際和案例整合活用等策略指點,對豐富學生認知視野與思維起到不可替代的內化促進作用。從適用角度探討中職英語教學轉變是優化課堂教學的必然需求,以切實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內驅動力與激情 。
【關鍵詞】雙元;中職英語;適用;體驗;交際
【作者簡介】黃凱敏,江蘇省淮安市高級職業技術學校。
“雙元制職業教育”(Die duale Ausbildung)是指整個培訓過程是在工廠企業和國家的職業學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簡稱 BBS)開展的一種教育方式,以企業培訓為主,企業中的實踐和在職業學校中的理論教學密切結合。這種教學模式一般由行業協會、教育部門制定相應的教學標準,在培訓組織上由培訓學校完成相應的理論知識的培訓,企業完成相應的實際操作培訓。我校的模具專業便采取這樣的模式,主要是基于學生認知成長與專業技能發展需求角度開展的教育教學模式。教學實踐證明,從適用的角度探討模具專業英語教學,不僅能有效凸顯課程的適用性與差異性,還能使學生在有效參與訓練過程中獲得行之有效的認知感悟。這種認知感悟使得學生不僅能應對專業技能的發展需要,更能使學生在主動參與技能發展中生成知識與技能。
一、專業技能對口培訓,有的放矢施教
從專業技能發展的角度開展英語教學,就是要結合專業課程知識,從專業對口的角度探討英語教學的意義。在模具專業課程教學中,英語課堂知識不僅要求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專業術語,更需要學生掌握自動化英語專業知識,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加以運用。通過對專業技能的學習來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了解所學學科,使得這種教學更加富有指向性。
教師可結合學生的理解,由專業技能來探知。如,在學習“Digital mold”的時候,針對未來模具發展趨勢,從“Digital mold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mold more and more evolved into an automatic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can mak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more accurate”的解讀中找出與之相應的內容。很多學生結合“數字化模具使得模具發展越來越演變為一種自動化產生流程,能讓未來制造業發展更加精準”的內容,明確未來模具的發展趨勢。在這樣的探知解讀中收集與之相應的內容,能通過對互聯網信息、自動化和模具等專業術語的理解來找出與之相應的內容信息。
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引領學生主動融入學習探知過程中,能促進學生在準確把握專業技能時形成多樣化認知,發展學生的語用技能。在教學中,教師可引導學生根據各自的認知,建議他們查閱相應的資料,讓他們能在真正聚焦核心要點時找到更多有效破解的對策與方法,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
二、職場情境體驗感知,身臨其境感受
通過職場體驗的方式活化英語學習,能幫助學生在真正由此及彼的聯想和探知中生成多元感觸,更給學生提供了真實的情境。職場情境體驗能使學生在栩栩如生的學習環境氛圍中獲得深刻印象,能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探知激情,使得學生生發出濃郁的英語學習熱情,感受英語學習的價值與意義。職場情境體驗能使課程資源豐富多彩,能給學生創設動感十足的英語學習情境,讓學生從專業學習的角度喜歡上英語。
學生根據職場情境體驗活化英語表達運用,能切實喚醒其主動探知的激情。如在學習“Job site recommendation meeting”的時候,教師可嘗試運用模擬招聘現場會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其中有價值的信息。教師可根據“The recruitment site requires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cruit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pply and demand interaction according to their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development needs”給學生提供與模具專業相應的企業、學校、個體等情境氛圍,引導學生根據各自角色的轉變來主動查找相應的認知切入點。
學生通過職場體驗的方式深化認知,能使英語教學更有實用性,同時讓學生體會到英語運用的快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不同認知需求,主動在相應的探知中體味其中的內涵,從而使課程教學更有針對性,學生的學習更有目的性。教師引導學生融入相應的職場情境中體驗并深化理解,使得課程變得動感十足,充滿生機與活力。
三、文化認知交際活用,以文化人鍛煉
中職英語跨文化教育是課程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敏銳語言感知和語言表達交際綜合運用能力的必然需求。通過在專業課程中增強文化學習元素,引導學生在主動融入職場訓練時感受其中的內涵意義,定能使得英語學習更有趣味與意義。從文化認知的角度梳理英語教學的有效信息點,能使學生在主動融入課程時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這種以文化人的教育教學模式無疑能讓學生由傳統的被動應付接受向主動實踐探知轉變,能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深層次認知感受。
教師多引導學生從中西方文化對比中深化理解,引導學生從俚語習俗中感受其中有價值的內涵意義,定會有不一樣的發現。教師可結合西方特有的文化現象,如在學習“The different culture”的時候,針對“interesting”“strange”“specially”等的特征,引導學生結合閱讀素材思考“Do you know the culture? What did you find from the culture?”等話題,鼓勵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深入解讀其中的內涵,讓他們從中獲得有效認知感受。教師可結合學生的不同認知想法,通過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Halloween等不同節日去體味其中相應的表達元素。同時,要求學生圍繞“What ar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和What do you get from festival culture?”等話題主動構思,建議他們從節日文化習俗中體味人們的生產生活內容。很多學生從“Eat Zongzi on Dragon Boat Festival, moon cake on Mid Autumn Festival, Turkey on Thanksgiving Day and ghost on Halloween”等習俗中去體味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點滴收獲,能準確感受到其中的濃濃人文情懷。同時,可建議學生通過不同俗語,像“You can not control the weather, but you can change the mood. You can not change the appearance, but you can control yourself. You can not predict the future, but you can cherish today”,引導學生從西方人喜歡用天氣問候別人的習慣,感受到與中西方問候方式的不同。
學生通過相關文化的導入來學習和使用英語,能使自身的認知更加豐富多彩,更能使英語學習富有深度與廣度。教師可結合文化差異,多引領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深入解讀和探知,讓他們主動擴大認知視野。教師結合模具專業知識技能,從專業技能的角度去解讀文化的內涵意義,鼓勵學生從民情風俗、地理風貌、文化傳承等角度了解和掌握文化運用規則,增強學生自覺探知的好奇心。
四、案例整合活用取經,開闊眼界運用
“以案促學,以案代訓”是當前模具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點,也是學生獲得深層次認知的必然需求。從教學的認知特點角度出發,教師應該多給提供學生必要的案例引導和主動探學的機會,鼓勵他們結合自身的整體認知需求,引領學生從鮮活的案例中找出與之相應的內容,讓他們在以點帶面和深度探知的過程中活躍認知思維。通過案例整合活化課程教學與實訓,能讓學生的專業技能有深度和廣度。
模具課程的經典案例不少,都是值得學生學習和研究的內容。教師可多給學生提供相應的案例,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整體認知想法去深入解讀。如在學習“Mold design recommendation meeting”的時候便可采用此法。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推薦會的方式去解讀案例。教師可針對推薦會上的案例,引導學生從模具專業課程知識的角度去解讀,鼓勵他們從模具設置思想、方案、過程等方面去深入品味和解讀,引導他們對課程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像“How does the mold design match the product?What should die design pay attention to?Mold design should be based on what kind of product standards to modify and improve?”等。教師可引導學生結合自己遇到的案例,多鼓勵他們針對自己的理解深入解讀,歡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去探知其中的內容。很多學生在主動融入案例解讀時,能主動從案例中探尋與之相應的專業技能,能根據各自的發現深入調整對策。此外,教師可多為學生提供國外的經典案例,引導學生從說明書閱讀、設置過程中去深入探知,體味其中有價值的信息。
教師可結合學校的實訓基地,引導學生多融入相應的訓練項目中深入體會,使得他們在主動融入訓練過程中找到更多切實可行的表達運用方法。教師可結合相應的經典案例,引導學生針對自己的理解主動從案例中歸納總結相應的方法,使案例發揮以點帶面的導向性作用。
由此可見,從適用的角度去探討中職英語教學轉變,引領學生根據雙元制教學的要求特征活化認知,能使課堂教學更有針對性和趣味性。教師多為學生創設與專業相近的學習氛圍,多引導學生在身臨其境的學習探知過程中捕捉豐富思維靈感,讓學生在主動聚焦專業知識與技能發展時強化實踐運用,是提高其英語專業技能發展水準的必然需求,能滿足學生的全方位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