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玲
摘要:合作學習在數學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合作探究、勇于創新的重要途徑,而合作學習應從小學課堂開始培養。本文開篇先闡述了在小學數學課堂中進行小組合作的目的和必要性,分析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過程遇到的困難和挑戰,接著從方法論的角度,以人教版新課標教材為案例來分析與思考如何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數學;優化課堂教學;應用實踐
新課程背景下,合作學習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大主題,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能有效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
1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和必要性
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通常是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然后做練習鞏固知識點。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以灌輸式為主,在這種 “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較為被動的狀態,學習上缺乏主動性。新課改的實施要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在學習上由被動改為主動,培養其學習的自主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生能與小組成員一起探索、分享交流、共同分析論證,進而達到學習目標,既能培養探索精神,又能有效實現取長補短,互相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合作學習的開展能優化小學數學課堂。
2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中遇到的困難
第一,小學生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在實際開展合作學習時與預設存在一定差距,學生在課堂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討論不夠熱烈,合作缺少積極性,部分學生甚至覺得沒有討論的必要,沒有認真傾聽小組成員的想法。小組合作沒有真正落實,成為一種表面形式。第二,即使看似進入合作的氣氛,合作學習的效果不明顯。部分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不牢固,包括對公式概念等的理解不深刻,因此不能有效深入地進行合作交流。第三,一些學生存在“渾水摸魚”的現象。有些學生精神不集中,發呆走神,或者雖然表面上看似在認真地討論,但實際上談論的是與學習內容無關的話題,造成課堂散漫,紀律性差。
3如何在數學課堂中有效應用小組合作學習
3.1有效分組,形成小組互助合作力
合理有效的分組是合作學習在數學課堂中順利進行的前提。如果僅是靠按座位進行隨機分組,合作效果可能不明顯,不能讓學生互相學習,且如果分到的小組成員都是學習較為落后的學生,合作學習可能進行不了。因此應該根據其學習成績高低,智力,性格,能力等因素,進行異質分組。先以座位相鄰為基礎,再結合各種因素進行搭配,男女生搭配也要均勻。各取所長,充分發揮小組作用。比如善于計算的學生,能將訣竅分享給組內其他學生,共同提高計算能力??偠灾?,分組既要在人員數量上合理分配,同時也要保證小組成員在認知結構和情感結構上合理搭配[1]。
3.2 創設情境,激發合作學習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為它能驅使學生自發地學習。要想讓學生自主自覺地參與合作學習,學生本身要對合作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產生主觀上的行為。而要激發合作學習的興趣,重中之重就是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因此要從備教材和備學生上多下功夫,根據小學生特點來合理地創設情境。
3.2.1創設故事情境
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愛聽故事的年齡段,通過一個故事來導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好奇心。例如,在學習“0除以任何數都得0”這一知識點時,我以西游記里“豬八戒吃西瓜”這個故事導入,引發思考:四個西瓜都被豬八戒吃完了,其余人還可以吃到西瓜嗎?學生們表現出對故事濃厚的興致,整堂課氣氛非常好!
3.2.2 創設問題情境
在啟發式教學中,設置有趣并且切合學習內容的問題,能夠在課堂上制造懸念,激發起學生的認知欲望,讓同學們心中存在疑問且必須解決的求知心理。例如,在教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這一課時時,我先引導同學們復習了整數的加減法,再拋出疑問:小數的加減法又該如何計算?激發了學生求知欲,效果極佳。
3.2.3創設生活情境
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數學從生活里來,又回歸生活,在數學課堂上創設生活情境,能讓學生們體驗到學習數學的作用和樂趣,便于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學習《認識小數》這一課時,我在合作學習活動開始前創設了“到文具超市購買文具”這一生活情境,使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小數,把知識融入生活,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興趣。
3.3布置主題任務,提高合作效率
小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自主性較弱,通??赡軙恢雷约涸撟鍪裁?,為了讓學生們的學習更有針對性與方向性,教師可以給各個小組分配主題任務,使他們在主題任務中去展開合作。例如,在教學《運用乘法解決問題》這一內容時,我開展了一個課堂合作學習活動。課堂上,先引導學生理解要解決的問題,提出合作任務,明確合作目標。學生先獨立思考解決方法,做到心中有數,再集體在小組中交流。在學生充分交流后,由小組派出成員匯報,其余組員適當補充。在學生的匯報中,有的學生解決方案不夠完善,也給予肯定和鼓勵。由于每個小組任務明確,小組內成員分工協作,合作效率提升。
3.4 檢驗合作學習成果,做出合理評價
評價是合作學習的引導棒,教師的評價應該貫穿在整個小組合作的過程,通過非正式提問進行師生交流,對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進行檢查。評價可以豐富化,除了教師評價還要實行成員自我評價和組內成員互相評價。在評價時多使用積極性的語言,對成員在合作參與度和小組的總體表現上也進行評價,獎勵優秀小組。
4 小結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應用小組合作這一模式能讓學生們從“做”中學,體驗分享的快樂。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也需要不斷實踐和改進,讓合作學習更加科學有效,使學生成績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3]。希望通過不斷地實踐,在未來的小學數學課堂中能更好地融入小組合作模式,真正優化數學課堂!
參考文獻:
[1]曹建河.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實施[J].學周刊,2015(26):92.
[2]葉寧.“小學數學教學法”課程中合作學習模式的探究. 教育與職業.2014.2.11.
[3]隋洪星.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6(3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