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藝娟
摘要:隨著我國基礎教育的改革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小學數學教師開始注重在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可以有效幫助小學生釋放數學思維,從而提升其數學思考能力。從我國目前的教育情況來看,可視化思維工具主要是指思維導圖。可視化思維工具的使用對于中國基礎數學教育而言意味著一種具有創新性的改革。故而本篇文章將主要探討如何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來釋放小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幫助小學生培養起數學思考能力。
關鍵詞:可視化思維工具;小學數學;數學思維;教學改革
隨著中國的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也逐步地在小學數學的實踐教學中開始運用,可視化思維工具就是其中之一。具體而言,可視化思維工具主要指思維導圖[1]。所謂思維導圖就是將復雜的內容利用可視化的手段進行梳理,然后將其生動地呈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實際上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是從美國傳入中國的。美國的高等教育較為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由于學生在大學階段的學習任務較為繁重,于是思維導圖的學習方式就應運而生。現如今,這種可視化思維工具的使用不僅出現在高等教育階段,在基礎教育階段也開始逐漸出現。隨著中國的科技水平不斷提升,許多移動客戶端的應用都開始開發有關思維導圖的內容,以此來吸引學生群體的注意力。對于小學數學教學而言,采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課本的知識,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1可視化思維工具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對于廣大的小學生而言,在基礎教育階段中并不用學習過多的知識,因此小學數學教師的主要教學任務應當是培養學生的各類數學能力,其中就包括了思維能力。為了響應核心素養培養方案的號召,數學教師應當利用多種教學方式來幫助小學生建立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在這中間可以利用上可視化思維工具來幫助學生進行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能夠讓小學生以縝密的邏輯思考數學問題。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小學教師往往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式忽略了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不利于提升小學生的主動思考的能力,對于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也具有消極意義。在進行小學數學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首先應當改進的是這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的教育理念。不同于初中階段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小學階段的教學內容較為基礎,因此實際上小學數學的教學任務并不繁重,在課堂上有足夠的時間幫助小學生消化課本上的內容。故而在充足的教學時間內,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提升自我的數學能力,換言之,也就是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學生為主的教育觀念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在數學課堂的參與欲望,進而實現小學數學教師和學生的有效互動,讓小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思考問題,從而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只有在這種教學理念的影響下,小學數學教師才可能運用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幫助小學生去培養自我思考的能力。同時為了有效提升班級學生的整體數學能力,針對不同情況的學生,小學數學教師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多樣化教學,切實考慮到每一位學生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利用可視化的思維工具能夠讓不同層次的小學生去建立自己的知識框架,然后對照教師給予的完整框架去進行查漏補缺。例如在學習難度較大的數學知識時,小學生容易產生對知識點的混亂,采用可視化思維工具則可以讓小學生縷清知識的體系,進而尋找到自己的不理解的地方,小學數學教師也可以及時根據小學生的反饋來進行針對性的輔導。
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應當成為小學階段的重點培育目的之一。
2 可視化思維工具釋放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策略
2.1把握內容夯實理論基礎
如果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有效提高課本教學內容的利用率,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小學數學的內容進行創新。首先是數學概念的教學。在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學習數學的基本概念時,可以采用分類式的思維導圖模式[2]。具體而言,為了能夠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和學生學習的效率,可以將不同單元中的數學概念按照一定的規律進行總結和整理,例如與圖形有關的概念形成一個思維導圖,與分數相關的概念形成另一個思維導圖等等。這種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類型數學概念的具體內容,也能夠幫助其更好地抓住數學概念的重點。例如,在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中實際上有關圖形的概念所占比重最高,因此可以首先掌握與圖形相關的數學概念。在完成這一教學過程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自己創建一個思維導圖,在完成對相關內容學習的基礎上創建自我的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學習到的數學概念。總而言之,在學習基本的數學概念的時候可以借助可視化的思維工具來幫助小學生理清課本上的數學內容。除了數學概念的教學可以采用可視化的思維工具,在進行錯題總結的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鼓勵學生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進行錯題梳理。錯題整理對于小學數學學習而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現代小學生對于可視化思維工具的利用依托于互聯網和移動設備,他們能夠較快掌握可視化思維工具的使用技巧。因此在進行錯題整理的過程中利用此工具,不僅能夠節約時間,同時也能夠幫助小學生及時進行查漏補缺。
2.2 建立數學學習的環境
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共同進行思維導圖的創建工作,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輕松的數學學習環境。除此之外,數學教師還應當盡量將課堂的主體地位歸還給學生,讓小學生自己去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進行知識點的總結。為了提升課堂運用可視化思維工具學習的效率,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采用競爭的教學形式來激發起學生的勝負欲,從而幫助其更迅速地建立起思維導圖。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可以選擇一節課專門作為競賽課[3]。在課堂開始之前,小學數學教師需要將小學生分為幾個人數均等的小組,然后規定出具體的數學知識的范圍,鼓勵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進行討論,共同思考如何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進行思維導圖的制作。此種方式能夠讓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發揮群體智慧共同總結數學知識點,并且與其他學生的思維碰撞,也能夠幫助學生開闊自己的思維,培養數學思維能力。
3結語
利用可視化思維工具能夠幫助小學生釋放數學思維,切實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為其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芊芊. 小學數學思維可視化課堂教學的調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9.
[2]張雪娟. 思維可視化在圓錐曲線復習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7.
[3]李夢瓊. 利用思維導圖提高小學生數學單元復習能力的實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