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梅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要求不斷提高,學校對于青少年的教育方式從單一傳統的言語講解漸漸變化成引導學生自己研究知識,倡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建議越來越強烈。自主練能課堂目的是改變傳統教學中單調而枯燥的教學方式,使教師不再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機械灌輸,把小學語文課堂打造成學生快樂學習、自由發展的天地。本文結合案例闡述了教師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合理進行自主練能課堂實踐。
關鍵詞:農村教育;小學語文;自主練能;課堂實踐
前言:學生親身體驗到了愉悅的、有效的、輕松的自主練能語文課堂,便能夠在練能教育的模式下實現語文成績的快速提高,并通過練能實踐模式帶動整個小學語文授課體系持續不斷的發展。本文以小學語文課堂為例,研究關于農村小學自主練能課堂的實踐方法,核心目標為培養主動學習意識和知識運用能力。
一、深入了解學生,優化教學質量
語文學科的教學是以文字的形式給學生傳遞知識與信息,文字內容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思想觀念。以小學語文課堂為出發點,教師想要讓課堂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就必須對同學們語文科目的具體情況有所了解,然后根據實際打造出具備系統性、完整性以及有針對性的練能教育方式。只有教師更確切地知曉了學生的真實學習狀況,才能把學生主動投入語文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幫助學生在文學閱讀中主動創造出更好的自己。教師需要依照小學階段各年級學生的思維水平和成長狀況來安排教學,在日常教學之時,要給學生們更多思考、討論、記筆記的時間,不能急于求成而忽略語文知識的講授效果和學生的聽課質量。
教師要運用合理的手段吸引學生,如多推薦一些情節曲折、富有吸引力的小學讀本。教師不能僅僅把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看作任務,不要把閱讀素材的范圍禁錮在教材當中。在語文知識中融入學生熟悉的事情,讓文章內容更貼近農村的生活。教師可以基于信息技術視域和生活教育理念來豐富教學模式,結合過去的教學實踐經驗和現代教育理論,從小組合作法、任務教學法和課外拓展法等多個維度出發,綜合地開展自主練能的農村小學語文課堂的具體實施路徑。
二、通過合作課堂,進行練能實踐
以小組為單位的合作交流是踐行合作課堂較簡便且效果良好的一種方式。小組合作下的語文課堂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增加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機會,鍛煉農村小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是一種事半功倍、科學落實練能教育的學習方法。學生們在合作中比拼、在協作中共贏,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創造力。教師可以超越教材里的內容,結合社會熱門事件提出一些思考題,引導學生更加關注時事,從小培養其視野和格局,將課上學到的知識真正聯系到實際中。小組模式與開放習題相結合能夠達到良好的練能效果,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為他們創造一個自由的思想空間,讓小學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舞臺。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一課時,有這樣一組問題,“讀課文前,你對課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讀課文后,你對哪些人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這個問題前半部分難度較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文學常識來回答,而后一個問題涉及到文章情節的分析,存在一定難度,教師不妨讓學生進行合作討論,鍛煉學生對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和人物形象概括能力,并引導組員間共同討論對周瑜、諸葛亮、曹操等人物的印象。同時,教師可以進行知識拓展,給學生講授更多《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章節,激起學生的閱讀熱情,讓學生在課下也能保持對經典文學的興趣,自發的進行課外書籍的閱讀。
三、任務課堂模式,自主探究創新
應用任務型教學模式能夠給學生的自主學習以明確的方向。教師在課前或者講解完基礎知識后給學生下發課堂任務單,讓學生根據自學任務進行知識探索,并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檢查、提出疑問、總結重難點從而提升自學效率。任務課堂是貫徹自主練能教育理念的良好方式,它將所學的知識落實到習題應用中,可以有效推動學生真正成為小學語文課堂的主體,有益于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問題意識,鍛煉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
對課堂任務單的設計是否恰當關乎著任務型課堂能否起到引導自學、引發思考。為了達成綜合發展學生的目標,學習任務單的排版應該與課文緊密聯系,突出小學語文知識體系里的重難點,讓學生根據任務單中的題目順序來進行自主學習和文章閱讀。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上冊《巨人的花園》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的任務單內容:(一)巨人對待孩子們的前后態度一致嗎?(二)巨人為什么強烈的趕走孩子們?請你概括一下巨人的性格特點。(三)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表現巨人行為及情感上的變化?課堂任務單內容的導向性設計加深了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使文章通篇的結構一望而知,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效率。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實踐練能教育確實對于其教學質量和效率有重要作用。要想使自主練能課堂效用最大化,教師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教師要不斷豐富教學知識,以富有變化的形式來推動學生的文學素質提升及邏輯思維的培養。
參考文獻:
[1] 熊生貴,劉詩珍. 對話:全程自主扎實“練能”[J].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2013(6):4-6.
[2] 劉希忠,李鳳鳴,林穎,等. 小學自主互動式作文教學實驗研究[Z]. 赤峰市寧城縣天義第二小學. 2001.
[3] 實施”自主練能”教學做享福型語文教師-著名特級教師熊生貴老師專訪[J]. 語文教學通訊(小學)(C),2013(3):10-13.
[4] 黃正萍,熊生貴. 教學設計讓學生站在練能的角度展示[J]. 小學教學設計(語文),2015(4):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