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君
摘 ?要:中職學生屬于青少年群體,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時期,通過法制教育的開展和法學知識的學習有利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培養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關鍵詞:法律意識;中職學生;少數民族地區
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律現象的思想、觀點和心理的總和,內容包括對法的本質、作用的看法,對現行法的愿望和態度,對法律的評價和解釋,以及對人們行為的法律意義的評價。中職學生屬于青少年群體,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形成時期,通過法制教育的開展和法學知識的學習有利于中職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從小培養遵紀守法的好習慣。
一、中職學生法律意識調查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凱里市第一中等職業在校學生為對象,共發出問卷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34份。調查學生年齡為15-19,男女比例為56:44,比例均衡,其中少數民族占78.7%,漢族占21.3%,能夠充分體現黔東南少數民族地區狀況。
調查目的
提高少數民族地區中職學校辦學水平,提升少數民族地區勞動者素質,維護校園安全,維護社會和諧安定,促進國家法治建設。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以問卷方式進行。
二、法律意識調查反饋
(一)中職學生對法律的認識程度調查
在問卷中,當問到“你覺得學習法律知識是否對你的生活、學習以及將來工作有幫助?”結果為
據此可知,對于法律知識的重要性學生是認可的,但是當問到 “校園欺凌行為由于都是未成年人,所以最終實施傷害行為的人都不會收到法律制裁”的說法是否正確時,63.3%的學生都給出了錯誤的答案。由此可見,中職學生雖然能意識到法律的重要性,但是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識。
(二)中職學生家庭背景與法律知識的獲取途徑調查
在對中職學生父母文化情況調查中顯示,中職學生父母文盲率為2.1%;小學未畢業的半文盲為16.3%,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者為69.4%,高中或中專畢業者分別為7%和3.6%,大學及以上文憑者為1.6%。以上數據顯示,黔東南中職學生父母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學生無法從家庭教育里獲得更多資源,因此,學校的法治教育對中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顯得尤其重要。
從中職學生學法途徑的結果來看,學生獲得法律知識92.2%來源于學校,26.9%來源于電視和網絡,13%來源書刊雜志,0.5%來源于其他形式。以上數據充分的說明了學校教育在全民普法教育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首先,中職學校學生是社會初級技能勞動力的最大輸出單位,他承載著社會法制化進程普法教育工作的第一關,其次,絕大多學中職學生是他所在家庭里最高文化者,他們又承擔著家庭普法者的角色,因此學校對學生實行系統化的普法教育,對于少數民族地區普法教育工作有著重要意義。
(三)中職學生對于網絡犯罪行為情況調查
在對網絡信息調查中,筆者發現中職學生對于網絡信息真實性缺少分辨能力,但同時又極負正義感。在調查問到“網絡上看到有人偷盜小孩,販賣人口的信息或視頻,你會怎樣做”4%的學生選擇了點贊,77%轉載,11.76%的學生選擇評論后走開,6.8%的學生選擇不管。還有類似網絡暴力等問題,學生對于不問因由的轉載都給予了很大熱情,對于轉載后得法律后果卻一無所知。以上結果說明網絡型犯罪在學校法制教育中屬于急需填補的教學空白。
三、增強中職學生法律意識的對策
(一)做好法律課程設置,推進法律教育
合理設計法律課程,充分認識法律教育在中職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從教材選擇、內容設置、授課形式、教學資源等方面做好課程設施,詳細制定教學大綱與總體教學計劃,引入“熱點問題”,拓展學習載體,使學生能夠利用法律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并積極提前為學生未來就業做好法律知識培訓,提升學生在就業實踐中的法律應用。
(二)妥善處理矛盾,加強法律應用
在日常學校管理中將法律作為前提,做到按章辦事、依法管理,對于出現的打架、斗毆、學生糾紛等不法事件,要通過法律渠道解決,實現處理的公平、公正,維護法律的權威。
(三)加強教師建設,強化法律教育
教師是中職法制教育的傳播者,教師在學生中的形象是高大的,正人先正己,教師只有先強化自身的法制意識,注重自己的形象,才能較好地完成對中學生進行法治教育。
(四)加強社會輿論的影響
目前社會中存在一些虛榮和金錢至上的不良風氣,導致未成年仁受其影響而誤入歧途。面對這些負面影響,我們的社會應該樹立正確的社會評價體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們的媒體應該多提倡個人的正當努力,而不是投機取巧,建議社會上的仁不應只是一味的追求物質享受,還應該重視精神世界,不應只想著自己的所得所失,還應更多的想著奉獻社會。
四、結束語
加強中職學生法律意識教育有利于社會法制建設的進步,全民法律意識的提高,特別是學生家長及親朋好友的法律意識的強化,因此,加快我國立法進程,完善執法手段,鏟除執法領域消極腐敗現象,切實維護法律公正,在全社會建立起法律公正神圣不可侵犯的理念。中職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只有置于全民法律意識增強的大背景中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王紅.中等職業學校法律意識淡薄及改進措施.——文學教育2013.03
[2]靳艷玲.簡述中職德育課程學習興趣的培養途徑——廣西教育,2009(9):41-43
[3]宋公志. 我是怎樣讓學生喜歡上德育課的.——中國職業教育,2004,(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