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艷萍

摘要: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在環保知識、環保相關工具中,也能充分應用到數學知識,而這一系列工具是環境監測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環保數據的重要途徑。要深入挖掘數學教材內容,適時進行環境教育;結合習題作業和環保數據,適時進行教學;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關鍵詞:初中數學;滲透;環保意識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學科,在環保知識、環保相關工具中,也能充分應用到數學知識,而這一系列工具是環境監測的重要手段,也是提供環保數據的重要途徑。在日益重視環保教育的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講授教科書上已有的環保題材,而且要結合學科特點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點出發,努力挖掘生活中的環保問題,把它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將環保知識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在實際教學中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并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環保知識,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又是解決生活問題的鑰匙,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趣味性。
一、深入挖掘數學教材內容,適時進行環境教育
學校是進行環境保護教育的大舞臺。學習階段是培養一個人是否形成一定的環境保護意識的關鍵時期。因而老師就應該充分利用課堂,利用好教材,利用課堂教育這個主渠道,適時、適量、適度讓學生自覺養成環境保護意識。數學這門課程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是緊密相聯的。因此,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學數學,在生活中解決數學。所以,在環保教育中也離不開數學。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教材中挖掘,把日常有關的環保教育與數學教學進行相結合。在中學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環保教育功能,選擇大量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和數學史料,向學生進行愛護環境、節約能源的環保教育。
如,某種摩托車的油箱最多可儲油10升,加滿油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y(升)與摩托車行駛路程x(千米)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一箱汽油可供摩托車行駛多少千米?(2)摩托車每行駛100千米消耗多少升汽油?(3)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小于1升時,摩托車將自動報警,行駛多少千米后,摩托車將自動報警?議一議:一元一次方程0.5x+1=0與一次函數y=0.5x+1有什么聯系?通過函數圖象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和熱愛生活的意識。
二、結合習題作業和環保數據,適時進行教學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的信息量和信息傳遞的速度是按指數規律增長的,但教科書由于編寫時間和容量的限制,一些對學生有影響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來,因此,要在數學教學中自覺地、有目的地進行有效的環境教育,善于利用習題作業和搜取當代社會與數學緊密聯系的新穎信息,適時進行環保教育,顯得十分重要。在中學數學教材中有大量的教育素材,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充分發揮教材本身的環保教育功能,選擇大量有說服力的數據、統計材料和數學史料,向學生進行愛護環境、節約能源的環保教育。城鄉規劃,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樹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長和分布、合理配置生產力等。這些內容是數學知識與環保知識兩者的交匯點。
如,在“節約用水”這個應用題的教學中可列舉2005年13日,中國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后半個多月造成的松花江嚴重污染。還有一些著名事件,如馬務事件,倫敦煙霧事件等。這些事件的列舉會給學生以思想震動,觸發環境保護意識。從而使學生明確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
三、開展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滲透環保教育
當學生對環保話題認識達到了一定水平后,就要帶領他們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加深他們對環保問題的認識,進一步喚醒孩子們熱愛生活、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熱情,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養。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從教材中挖掘,把日常有關的環保教育與數學教學進行相結合。
在數學實踐課中我們依據學生渴望對課本以外知識的吸收與理解,我們組織了“搜索綠色世界”活動,去搜索綠色世界,通過調查、總結、反饋以后,使學生驚奇地發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覺不自覺地在制造著污染,破壞環境,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統計由于人們環保意識的淺薄所造成的損失與危害。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節約資源,減少垃圾,防止廢棄物污染環境。再如,探討全自動洗衣機在洗衣時用水設計中的數學原理:①當用水總量不變時,是否把水分得越均勻,洗衣粉的殘留物越少?是否洗得次數越多,洗衣粉的殘留量也越少? ②當用量不確定時,每次漂洗m千克的衣服,用水量多少千克為最佳?讓學生通過網絡、圖書館、專家訪談等形式,收集資料,作出一個詳細的報告,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調查收集數據,分析解決問題。這樣,通過一個個課題的研究,既能使學生重視生活中的環境問題、又能學習科學研究的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通過合作學習和研究、學生們可以取長補短,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來關心環境、治理環境、樹立環境意識。
參考文獻:
[1]薛麗雅.“低碳”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深度學習的幾點思考[J].數學教學通訊,2018(23).
[2]張家福.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環境教育[J].新課程學習(中),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