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波 柴輝嬋 黃艷輝
摘要為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做好課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和課程思政建設。本文以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為例,分析確定了以勘探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融入與專業自信建設,行業相關的“標準”和“規范”意識培養,以及OBE理念根植與工程實踐能力提升為主的三方面課程思政建設內容;據此針對性的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方案設計,找準切入點將三方面的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進行銜接,切實將課程思政理念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建設中。
關鍵詞 思政元素 立德樹人 兩種精神 意識培養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3.037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Procedure Design for Geophysics
WU Haibo, CHAI Huichan, HUANG Yanhui
(SchoolofEarthandEnvironment,Anhui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uainan,Anhui232001)
Abstract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course construction is an essential mean to realize the target ofmorality education. In this paper, we chosen the course named proceduredesign forgeophysics as anexample, and attempted to conduct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exploration and craftsmanship spirits integration and major confidence construction, consciousness training of norm,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OBE) mode implantation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impr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s in three aspects, we then designed an execute project for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specifically, and combine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elementsinthreeaspectswithteachingcontentsbyfindingabestpointcut.Therefore,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 concepts and target of morality education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Key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morality education; two spirits; consciousness training
0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做關于課程思政的論述時,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3]課程思政作為發展新時代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導理念,其根本任務就是要做好“立德樹人”,核心建設思路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堂和課程教學設計各環節。[4-5]而“如何將思政之鹽融入課程大餐”,讓“干巴巴的說教”向“熱乎乎的教學”轉變,實質就是每一位高校教師如何將課堂思政理念和“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到每一門課程建設中去。[6]
“地球物理程序設計”是面向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專業主干類課程,課程作為串聯地球物理勘探理論與工程實踐中程序設計開發的關鍵環節,做好課程的課程思政顯得至關重要,不僅有利于夯實學生的基本業務水平,堅定畢業生從事專業領域工作的信心,更有利于提升畢業生的工程技術水準,強化社會建設能力。
為此,課程緊緊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從課程思政方面深究如何樹人,如何立德,如何立才三方面的關鍵問題。[6]通過結合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從勘探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融入與專業自信建設,“標準”和“規范”意識培養,底線原則意識的樹立,以及OBE理念根植與工程實踐能力提升三個方面進行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內容的研究與課程思政實施方案的設計,以求進一步推動課程思政建設的轉變,使之能夠與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內容完美融合,并實現無縫銜接,從而切實推進“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完成。
1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內容
課程思政理念強調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落實到課程的教學與實踐中,從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角度,“人”作為課程思政建設的載體至關重要,而如何做好該課程的思政建設,將思政元素融入進課程的課堂教學、實踐等方面,是落實培養德才兼備的“人”的核心問題。因此,結合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的特點,確定了本課程課程思政建設的三方面內容:
一是于課程案例教學中融入地球物理工作者的“工匠精神”和“勘探精神”,做好學生專業自信建設,牢固樹立學生從事專業工作的信心,從而盤活“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中“人”的源頭。眾所周知,解放初期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涌現出了一大批耳熟能詳的地球物理勘探人,如老一輩的傅承義、翁文波、劉光鼎等,以及當代的黃大年等;這些地球物理勘探工作者在艱苦條件下的奮斗精神,以及勘探資源、服務國家的崇高理想信念是留給當代勘探人的精神財富。這當中體現出的兩種精神正是課程思政中珍貴的素材:一是舍小家為大家,長期奮戰在戈壁灘、叢林中、海洋平臺上的勘探精神;二是對工作、對問題敢于深究,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工匠精神。在新時代的地球物理工作者專業教育與培養中,這兩種精神的融入正是增強學生專業自豪感、樹立從事專業工作堅定信念所需要的。為此,在課程理論教學過程中,立足于重力勘探程序設計部分的案例教學,以黃大年同志的先進事跡為代表性的案例,以案例分析的形式為切入點,通過將兩種精神的融入,堅定大學生從事本專業的信念,激發專業自豪感,從而保障“立德樹人”中“人”的輸入力度。
二是以地質與地球物理勘探相關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和“規范”為導向,于學生專業思維模式建設中融入規則、原則和底線元素,夯實課程教學中“德”的基礎。“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社會生產中的各行各業均具有與其相關的標準和規范;地球物理勘探經過近百年的發展,行業、專業的標準和規范已經發展的較為系統全面,這些“標準”和“規范”正是規范從業人員技術行為,促進專業技術穩步發展的保障;現階段地球物理勘探相關專業的學生作為地球物理勘探行業未來的中堅力量,能夠熟悉相關領域的“標準”和“規范”,以這些“標準”和“規范”為規則、原則和底線,是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應具備的基本素養,也是從“德”這個源頭促進地球物理勘探在未來更深層次的發展。這就要求在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加入“標準”“規范”相關的思政元素。為此,計劃在地球物理程序設計的算法設計、參數設置等多個教學環節中,要求學生查閱相關的“標準”和“規范”,依據標準和規范進行相關的參數設置、數值計算和算法設計,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在學生專業思維形成過程中,直接融入“標準”和“規范”元素。
三是根植工程教育認證中的OBE理念于實踐教學,提升學生在“未來工程師”角色中的入戲深度,全面提升“才”的含金量。進入21世紀以來,高等工程教育發展迅猛,工程教育認證模式被廣泛認可,該認證當中的OBE理念十分重視理論教學與工程實踐接軌的問題,強調學生的學習成果產出,以及畢業生工程實踐能力的含金量,這與課程思政理念中培養德才兼備的現代化人才是不謀而合的。那么,如何能夠將這一理念根植于學生的整個培養過程中,需要在每一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和實踐環節中融入OBE理念,需要在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教學中去思考如何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新技術新方法的學習能力,以及持續學習、持續產出、持續改進和持續提升的能力。為此,計劃在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中的實踐環節中,基于典型的地球物理勘探現場案例,引入并設計相關的地球物理程序開發例題;讓學生在掌握課程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小組討論與協作等方式尋找問題解決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前直面現場的相關問題,鍛煉問題解決的能力,縮短從事相關工作后的學習或實習時間,提高成果產出效率。從而達到根植OBE理念于課程思政建設,提升“未來工程師”的工程實踐才能的效果。
2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
針對上述的三方面課程思政建設內容,以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為對象,找準三個方面課程思政元素融入的切入點,并據此設計出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思政建設實施方案。具體的實施方案如下:
勘探精神與工匠精神融入和專業自信建設方面。在重力勘探數據處理與應用章節中,以黃大年同志事跡為依托,以案例分析為切入點,將兩種精神滲入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先以海底隱伏目標和深水油氣高精度重力和磁法探測問題為引子,結合視頻、圖片等論述該問題在國家能源建設與海洋發展中的關鍵地位,以及相關技術問題對世界各國的困擾;再以黃大年同志放棄國外優厚的經費支持和優越的科研條件,毅然回國推動中國快速移動平臺探測技術裝備的研發,親自坐鎮攻破一個又一個技術瓶頸,突破了國外技術封鎖的“工匠精神”;以及在疾病纏身,身體狀況很不樂觀的條件下,仍然堅持工作,爭分奪秒,即使透支自己,也要讓人生發光,也要服務祖國勘探事業的“勘探精神”為切入口;通過剖析黃大年同志對兩種精神的踐行引發學生的共鳴,鼓勵學生在學習好專業知識的同時,更應該領悟和發揚黃大年同志身上所具備的這兩種精神;從而為學生牢固樹立良好的地球物理勘探專業形象,提升大學生專業自信,堅定未來從事地球物理勘探領域相關工作的信念,培養學生奉獻祖國、奉獻勘探事業的高尚情操,實現“立德樹人”中“人”的持續輸入力度。
在地球物理勘探的“標準”和“規范”意識培養方面。在課程教學中,以地震勘探部分代表性的案例講解和設計為切入點,在地震勘探程序設計章節的教學內容中融入部分行業、專業的“標準”和“規范”,通過引入《MT/T897-2000煤炭煤層氣地震勘探規范》《NBT 10002-2014煤層氣地震勘探規范》《DZ/T 0300-2017煤田地震勘探規范》等規范中關于空間和時間采樣間隔、最大炮檢距、記錄時間以及覆蓋次數等參數設置的規定,以及地震觀測系統的設計方法;通過對比符合與不符合“標準”和“規范”的數值模擬結果,分析論述參數設計對地震記錄的影響,突出強調“標準”和“規范”的指導和約束作用,對專業工作和技術方法的影響;通過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地球物理勘探相關的“標準”和“規范”,在學生專業思維形成的過程中打上“標準”和“規范”意識的烙印,從而在人才培養的源頭上做好“德”的建設,使得學生在未來從事相關專業工作的過程中,具備牢固的規則、原則和底線意識,為未來高標準、嚴要求的工程技術發展做好堅實的鋪墊。
在OBE理念根植與工程實踐能力提升方面。以基于典型現場案例為原型構建地球物理程序設計案例為切入點。在課程的實踐環節中,讓學生提前面對現場工程問題,為此,通過與“福州華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福淮礦山科技有限公司”“安徽惠洲地質安全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單位的軟件開發以及施工設計等部門建立了長期的問題反饋機制,以及產學研合作,在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的實驗與實踐教學內容部分,優選設計相關的大地電磁測深反演案例;將現場采集的大地電磁測深數據作為學生上機實驗的素材,直接讓學生針對實際工程問題,基于實測數據,進行相關的程序設計,解決現場的實際問題。以此在專業知識的學時過程中,直接鍛煉提升學生工程問題的解決能力。此外,進一步將大地電磁測深最優化反演問題延伸作為畢業設計的選題,在關鍵的培養環節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工程問題解決能力的提升,使得培養的畢業生在面對現場工程問題時,能夠快速的利用掌握的方法做出反應,解決問題,提升成果的產出效率,助力畢業生的快速發展。這一方案根本目的是根植工程教育認證中OBE理念于課程實踐教學環節,落實“才”的提升。
3結語
如何將思政元素完美融入專業課程教學,尤其是理工科類專業的教學中,找準切入點是做好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本文以勘查技術與工程以及相關專業的地球物理程序設計課程為例,以樹人、立德、立才為三個切入點,將勘探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融入與專業自信建設,地球物理勘探行業的相關“標準”和“規范”意識培養,以及OBE理念根植與工程實踐能力提升三個方面的思政元素融于課程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并針對這三方面的課程思政內容設計了具體的課程思政建設方案,實現三個方面的思政元素與課程的教學內容的完美銜接,從而提升課程思政建設的質量和效果,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基金項目:安徽省質量工程項目(地質礦業類專業合作委員會)(編號:2019jyxm1212,2018jyxm0854);安徽理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雙一流”背景下創新實踐平臺的構建與探索——以勘查技術與工程專業為例)
參考文獻
[1]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60-64.
[2]劉海鷹,劉昕.社會心理學課程思政教學分析與設計[J].大學教育, 2020(4):25-28.
[3]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9(1).
[4]韓憲洲.以課程思政推動立德樹人的實踐創新[J].中國高等教育, 2019(23):12-14.
[5]陳華棟,蘇镠镠.課程思政教育內容設計要在六個方面下功夫[J].中國高等教育,2019(23):18-20.
[6]楊威,陳懷琛,劉三陽等.大學數學類課程思政探索與實踐——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線性代數教學為例[J].大學教育,2020(3):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