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潔
摘要: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應該注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積極創新和探究科學的教學方法。小學低年級到高年級的過渡階段學生的學習成績會發生較大的變化,尤其數學教學中,隨著課程難度不斷加大,許多小學高年級學生出現許多“學困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轉化學困生。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學困生;策略研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隨著年級的增加,數學知識中的抽象特點表現得越發明顯,對于一些基礎知識比較薄弱的學生來說學習數學知識顯得十分困難,久而久之淪為“學困生”。這部分學生對學習數學缺乏興趣和信心,思維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空間想象能力。所以,學困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很難集中注意力,對基礎的數學概念知識缺少正確的認知,很難從問題中提出有效信息。因此,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應該采用多種多樣的方法對學困生進行轉化,幫助學生找出斷層的知識并進行彌補,為學困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一、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學困生由于長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體驗不到成功的喜悅,對所學的知識很難進行正確地分析和整理,導致這些學生對學習數學沒有興趣,甚至部分學困生會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需要不斷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讓學困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的無窮魅力,積極做好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貫徹落實“雙減”政策要求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生動有趣的數學游戲、豐富多彩的圖畫等方式,逐漸端正學困生的學習態度,讓這部分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和飽滿的情緒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學困生只有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會投入更多時間和更多精力學習數學,有助于教師做好轉化工作。小學高年級的數學知識更加抽象,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學困生來說在學習過程中很難理解其中的知識內容,教師需要合理地運用教學方法開展教學活動,將抽象難懂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直觀、形象,從而吸引學困生的注意力,使他們可以對數學知識產生直觀的理解,從而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比如,學生在學習“圖形的平移、旋轉與對稱”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發現一部分學困生沒有掌握基礎知識,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基礎知識沒打好,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平時做作業總是拖拖拉拉,長期以往出現血學業落后、成績不好的現象。這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學生對色彩和圖畫的喜愛,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生活中關于平移、旋轉、對稱的現象,例如電梯、旋轉木馬等,通過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圖形變換特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要求學困生進行回答,及時學生回答得不夠全面和準確,教師也需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認同學困生的進步,使學生更有信心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從而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充分利用游戲、故事等方式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興趣,根據這部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靈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逐漸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能力。
二、設計層次化練習
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活動過程中需要重視學困生,教師應該尊重并理解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大多學困生的思維認知能力有限,很容易對抽象的數學知識產生盲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密切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引導學困生進行練習鞏固,防止知識盲區逐漸擴散。教師在要求學生進行練習鞏固時,不能一味地采用“題海戰術”,需要遵循“雙減”政策要求,有層次地設計練習題,幫助學困生逐漸掌握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比如,學生在學習“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發現有一部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夠,很難將知識銜接起來,過于注重練習,思維沒有得到拓展,這就不能采用傳統“一刀切”練習模式,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推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理解并掌握面積公式的內涵,教師在設計練習題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對于學困生,教師需要讓學生靈活地運用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算出問題答案,對于回答正確的學困生教師需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在看到后進生吵其他同學的作業時,教師不要責備,要在作業本上寫一些鼓勵性的語言,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進行單元測試時,要對有進步的后進生進行表揚,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一些后進生反應慢,對一個簡單問題講解幾遍還不理解,這就需要教師采用各種方法,用淺顯易懂的語言來進行教學,有耐心的對待學生,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多給后進生一些耐心與挨訓,要讓每個學生都充滿信心,這樣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教學目的,積極鼓勵學生,和學生友好相處,與學生成為師生朋友。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教師不能一味地讓學困生進行反復練習,這樣只會讓學生越來越不喜歡學習數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困生,積極培養學困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有針對性地設計不同的練習題幫助他們提高數學學習能力,積極發展學困生的數學思維,縮減與其他學生的差距,為學困生今后的學習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佳燕.借助小組合作有效轉化數學學困生[J].小學科學(教師版),2020,(8):84.
[2] 胡明鋒.有效轉化數學學困生之我見[J].讀與寫(上,下旬),2013,(20):167-167.